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二年级语文教案部编版教案大全(14篇)

二年级语文教案部编版教案大全(14篇)

时间:2023-12-15 03:32:06 作者:QJ墨客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准备了一些趣味性的学习游戏。对照以下二年级教案,思考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需要改进。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联系字音,熟读课文。

2、充分利用图片和多媒体教学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培养学生多种渠道地采集资料的能力和兴趣,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通过对太空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师课前寻找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多媒体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引入课堂。

1、引入课堂,同学们请看,这是哪?(出示美丽的太空景色图)。

对,这就是美丽的太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有着“上天”的梦想;而今,这一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上天”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20xx年10月,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叔叔在这美丽的太空中活了二十多个小时(板书:太空生活),现在,彭老师就要邀请孩子们和我一起去了解了解咱们中国的航天史。

2、媒体播放,师讲述:。

3、创设质疑情景。

……。

(2)点击播放:杨利伟鼓励学生的话。

4、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孩子们可要仔细观察了,待会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5、学生谈感受,师板书:趣事多。(齐读课题)。

过渡:太空生活中究竟有哪些有趣的事呢?课文中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想读读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书要求:孩子们,你们读书时想给自己提点什么样的要求?

1、看来你们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了,那赶快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好每句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昨天学习生字情况。

(1)读带音节的生字。

(2)读去掉音节的生字。

(3)读带生字的词语。

4、读文。指名6个孩子接力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太空生活写了哪些有趣的事?

三、学习课文。

1、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你最喜欢哪件趣事的段落呢?

(1)学生再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

(3)齐读。(喜欢哪个段落就站起来读哪个段落)。

(1)课件出示:在太空中,宇航员-----必须-----,不然-----。

(做什么事)(怎么样)(会发生什么)情况)。

(2)小组内说说——全班交流。

3、的确,在太空生活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那么,太空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有趣的事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1)孩子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2)交流。出示相应句子: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板书:失重)师介绍:在太空中,由于摆脱了地球引力,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任何东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飘浮起来。

4、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的趣事吗?我准备聘请几个太空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介绍,可以介绍书中的趣事,也可以介绍你搜集的趣事,先自己练习练习。

(1)出示练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互助完成。)。

a、运用书上的内容把话说完整。

b、用了解到的内容把话说完整。

c、联系生活,大胆想象,把话说完整。

大家好!我是太空小导游---,欢迎大家来太空旅游。由于。

(姓名)。

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所以游客们------必须----,不然-----。祝大。

(做什么事)(怎么样)(会发生什么情况)。

家在太空度过美好的一天!

(2)自由练习说一说。

(3)全班交流。

(1)点击播放:杨利伟叔叔说的话。

(2)你们听清楚杨叔叔给我们提的要求吗?孩子们,从现在开始,为你们成为宇航员的梦想努力吧!

四、兴趣题(三选一)。

1、画一画: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2、说一说:把你了解到的太空生活趣事说给朋友、家人听听。

3、写一写:根据手上的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假设自己在太空会发生什么趣事,以“我在太空中生活”为题目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睡觉。

(失重)走路。

洗澡。

五年级语文教案部编版

1.认识“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三首古诗,分别是什么呢?(生答)这三首古诗,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但是,你可曾想过,在这种和平宁静生活的背后,有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我们把表现这些内容的诗,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

1.齐读三首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

(1)学生交流识字,轮流读词,师正音。

(2)注意区分形近字“摩”和“磨”。

3.分小组再次齐读三首古诗。

1.同学们,读完三首古诗,再与前面我们所学的三首关于童年的古诗相比较,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语言比较严肃,注重环境描写。)。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从军行》,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吧!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王昌龄。

(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题“从军行”,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3)(齐读古诗第一、二句)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第一、二句,集中写了边塞之景,诗中描写了哪些边塞的景物呢?(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奇丽壮阔,苍凉雄浑)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讨论探究:抓住重点词“暗”“孤”)这两句诗突出了什么呢?(环境恶劣;战争惨烈;戍边将士的孤立无援)现在我们已经抓住了这两句的主要情感,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从这座孤城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

(4)如果你是戍边将士,此刻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想些什么?(快点回家)那么,诗中的`将士又在想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齐读第三、四句)第三句主要写了什么?(战士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然而,即使战争如此惨烈,他们还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败敌人,誓不返回家乡。突出了戍边将士为了保家卫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大敌当前时决心奋战到底的豪情壮志。

诗人在描写战争时,先描绘边塞风光以渲染战争气氛,再集中概括戍边战士长期战斗的艰苦生活及誓死破敌的豪情。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将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军行》,在那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中,感受到了戍边将士誓死破敌的决心和爱国热情。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背诵这首诗,体会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2.接下来我们要来学习另外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板书课题)。

1.(出示资料)了解诗人陆游。

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内容。

3.这首诗的诗题很长,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时间:秋夜将晓。地点:篱门外。事情:迎凉有感——一阵凉风吹来,心中产生一阵伤感。)所以简单来说,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景?(漫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巍峨的华山直上云天。)从句式上看,你发现这两句诗有什么特点?(句式一致。)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对偶)。除此之外,这两句诗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2.这两句诗写了奇伟壮丽的山河,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美丽。然而,如此大好河山,却沦于敌手,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写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宋朝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满怀希望地望着南方,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如此一年又一年。)。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人民的伤心欲绝?(泪尽)大好河山,沃土千里,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然而,他们的愿望却一次次落空,这是多么令人心碎啊!

4.自由读诗,体会其中的情感,并背诵全诗。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诗,一首写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另一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后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看看这首诗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吧。(板书课题)。

2.(出示资料)了解诗人杜甫。

3.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

(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763年春天。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史称“安史之乱”。763年,“安史之乱”结束。流落梓州、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消息,想到终于可以返回日思夜想的家乡,不禁满怀欣喜。于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4.反复诵读,感悟诗情。

(1)感悟“悲喜交集”。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被迫流落他乡,艰苦备尝。而这时突然传来捷报,诗人回想自己漂泊辛苦和黎民疾苦,不禁“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让我们试着体会这种情感,再读诗歌。

(2)探寻“喜欲狂”。

师: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

生1: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师:杜甫是一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书人,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反常的举动啊。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中,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生2:从“放歌”“纵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

师:杜甫当时已经52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又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

师:诗人是为何事、何人而“喜”呢?

生1:他为战争结束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

生2: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

师:他为战乱平息、国家安定而喜;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在这“喜”中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忧国忧民之情。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看到了古代边关的烽烟四起,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到了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

教学反思。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容,在学最后一首诗时,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并体会情感,做到读思结合。

二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课件、动物图片和头饰。

一、导入

1、猜谜揭题。

小朋友们,老师说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吃虫叫“呱呱”。(蝌蚪)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和小蝌蚪有关的科学童话--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回答:为什么找?怎样找?找到了吗?)

二、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三、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词。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再指名学生开火车带读,要求每个词语读一遍拼音,读一遍词语,读对了全班跟读,读错了举手帮助他。

(2)去掉拼音再开火车读。

(3)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4)学习多音字“教”。

(5)学习“皮”字,讲解皮字的演变过程,给皮字组词。皮字加一个提手旁就是“披”,把兽皮盖在肩背上就是披。

2、检查和巩固生词。

游戏:我会读。

四、教学第一自然段

1、这群小蝌蚪忍不住想见大家了!播放视频,它们生活在哪里?

2、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就是这样写的?(第一自然段)

3、谁来读一读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指名读)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小蝌蚪的样子?(从头到尾)

4、课文中这两个词语是用来形容小蝌蚪的,给你什么感觉?(生答)对,用来强调小蝌蚪的脑袋特别大,尾巴特别长,这样的词叫叠词。

5、句子中哪个词写出了小蝌蚪长长的尾巴特别好玩?(甩)请你用一只手臂做一做“甩”的动作。

7、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蝌蚪样子的可爱,在池塘里过得很快活。

五、整体感知

过渡:这群快活的`小蝌蚪要去找妈妈,它们为什么要去找妈妈?

1、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时,在路上遇见了谁?

教师板书:鲤鱼、乌龟。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图。

(2)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它是怎么做的?(迎上去)假如我是鲤鱼妈妈,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就是面对面主动打招呼,你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小蝌蚪。所以,你有什么问题就说吧!

(3)小蝌蚪是怎样问的?鲤鱼是怎样回答的?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4)教师引读,学生分男、女角色,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在这段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生答:长出两条后腿)

板书:长后退,贴小蝌蚪图。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图。小蝌蚪继续向前游,接着它又遇到了乌龟,它是怎么做的?(追上去)假如我是乌龟妈妈,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就是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为什么是“连忙”追上去呢?(小蝌蚪很着急)

(3)看图理解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4)教师引读,学生分男、女角色,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一至三自然段。

(1)四人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一至三自然段。

(2)戴上头饰进行一至三自然段的表演。

六、小结

1、小蝌蚪还没有找到妈妈,不知道它又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一找小蝌蚪和青蛙的科学知识。

二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

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1、德: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挂图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凶猛?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指名读。学生练习。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

五、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细读课文。

1、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

(3)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4)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

(5)“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不是指一千和一万,说明什么?

(6)“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

(7)“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说明什么?

(8)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什么苦?

(9)知道朗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

(3)这些数量词强调什么?表现了什么?

(4)知道朗读。

3、细读第4段。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齐读课文。

三、练习背诵。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习。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多音字组词。(出示小黑板)

2、口头扩词。

治()()()久()()()

理()()()伟()()()

二、教学生字。

1、教学字形。

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指导“伟、雄”的笔顺。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读一读,抄一抄。

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地形引导父亲伟大英雄

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三画是()

理:有()画,第十画是()

姓:有()画,第三画是()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二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情景教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课件播放,少先队员举旗吹号去旅游的活动场面)

1.交流场景,出示词语。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2.理解词语,识记生字。

(1)辨析比较“队”和“对”。对、队。

()号入座()员()不起排()

(引导学生先认真)

(2)铜号:丰富语境识记“号”。

看图认识“铜号”,出示长号、短号、小号、圆号的图片;结合一年级课文《青蛙写诗》,引出“逗号、句号、省略号”,复习不同的标点符号。在认读中巩固生字“号”的识记。

二、初读课文,了解场景。

1.配乐听读,感知课文。

教师:“红领巾”们,我们的旅游马上开始了!先来听导游的介绍,了解我们这次旅游的安排(配乐播放课文录音)。

2.初读课文,交流场景。

教师:借助拼音,读读儿歌,读完后想想这次旅游要去哪些地方?

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沙滩:读读词语,说说这两个字的.相同点。

艘、舰:比较发现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引导学生明白,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

帆:看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左边的巾表示的意义。

4.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

垂柳:看图感受柳条的“垂感”,理解“垂柳”。春天,柳树长出了碧绿碧绿的枝条,像无数绿色的丝带挂在枝头,微风吹来左右摆动,唐朝诗人贺知章是这样描写这些垂柳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背诵儿歌,积累运用。

1.拍手游戏,背诵积累。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在田间休息一下,做做课间操,玩玩拍手歌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海鸥展翅飞。

你拍二,我拍二,一片沙滩在眼前。

你拍三,我拍三,一艘军舰真好看。

你拍四,我拍四,一条帆船向前驶。

你拍五,我拍五,一方鱼塘许多鱼。你拍六,我拍六,一块稻田庆丰收。

你拍七,我拍七,一行垂柳燕子戏。

你拍八,我拍八,一座花园开满花。

你拍九,我拍九,海滩边上走一走。

你拍十,我拍十,乡村风光真美丽!

三、比较发现,指导书写。

观察“巾、队”,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字巩固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教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二、情境教学解读课文。

1.看图说话,合作探究。

(2)小组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3)学生看课文,对照自己的答案思考,为什么答案是这样的。

2.解读课文

(1)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2)教师逐一展示课文中的各个场景,分别进行讲解。

如:一只海鸥,海鸥是一种鸟,用于描述鸟的量词是只,如一只小鸟。

一片沙滩,沙滩远远看去是一片一片套,所以是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军舰是大型的船,如一艘船。

一条帆船,帆船的个头比较小,量词用条。

(3)教师引导学生对最后一节的量词进行理解。学生从事物的特征入手理解“面、把、队、片”。

3.知识延伸

(1)学生说一说“一群海鸥”和“一只海鸥”的区别。

(2)学生讨论、回答。(“群”指很多,一只就是数量是一)

(3)师:通过课本课,你学到了什么?为什么课文标题是场景歌?

(4)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指名回答,(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事物所用的量词不同)

园、孔、桥、群、旗、铜、领、号。

四、课堂小结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指名认读。

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五、拓展活动

学生查一查《场景歌》中哪些量词可以用其他的量词代替。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桐掌枫松。

柏装桦耐守。

疆银杉化桂。

5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3.结合课件,边读句子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树木。

4.指导背诵。

四、课后理解。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句意: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意思是:就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五、课后作业。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儿歌讲了几种树木,用“—”画出。

“梧桐树叶像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的披绿装”,用“绿装”来比喻松柏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发现春天的特点,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惊奇地发现春天“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特点,孩子们在童话般的春天里,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并想象春天的特点。

1、出示“春”字:认识吗?轻声读。

2、能用“春”字组词吗?(春天、春风、春雨、春花……)。

3、能说说有关“春”的成语吗?(春暖花开、春光明媚……)。

4、小结:春天多美呀!今天我们一同去寻找春天好吗?

引出课题:找春天。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想象:

(过渡语:这篇课文老师很想把它读给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因为,他们会一边听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文中的画面,你愿意做这样的孩子吗?)。

2、学生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如:课文写得真美……春天真可爱……。

老师读得真好……。

我也想读……。

3、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文中需要认读的9个生字。

4、把圈出来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5、指生汇报在文中哪句话中找到了哪个字:

如:我在“春天象个害羞的小姑娘”这句话中找到了“羞”字……。

6、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组成了哪9个词呢?请用直线画出并和同桌一齐读一读。

7、大屏幕出示9个新词,练习读准确:“音符、嫩芽、杜鹃、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探出、触到、喜鹊)”

8、这些生字从文中跳出来了你还认识它吗?

指生读字卡上的生字。

9、这些生字换地方了,你还能读准吗?

大屏幕出示:

一把遮阳伞。

害羞的她躲在门后探出头来。

喜鹊站在嫩绿的柳枝上歌唱。

我会用标点符号了!

10、交了九个生字朋友,让我们再来观察本课需要写的生字,和同桌交流这些生字在结构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1、学生汇报观察中的发现,指出应该注意的地方。

12、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两类字。

(左宽右窄:“野”;左右均等:“解”)。

13、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练写。

1、学习小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评一评:

过渡语:我们结交了生字朋友,可别让“找春天”的小朋友等得太久了,让我们再回到课文,这一次读文有生字朋友的帮忙,一定能读得更连贯流畅。

2、指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过渡语:找九名同学每人读一自然段,其它同学不要甘当听众,我们认真地听她们读,在心中随着读,这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式。

3、分组分自然段读课文。

1、小朋友们“找春天”,看到、听到了什么?

快速浏览课文把相关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生汇报(结合课文中的句子):

如:看到了小草发芽了,课文中写: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3、随机进行美训练:

如:读出小草的可爱……用“丁丁冬冬”的声音读“小溪”这个自然段……。

4、象“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这样的句子把春天写活了,小朋友们多富有想象力呀!这样的句子你能再说出几句吗?如:(柳条随风摆动,那是春天的小辫子吧?)。

5、学生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6、指生背诵展示。

7、师生分工合作,美读全文。

在朱自清的笔下春天是个刚落地的娃娃,春天是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找来《春》读一读。

唱春天的歌,画春天的画,作春天的诗,写春天的文章,开一个春天的汇报会。

本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常规教学的要求而精心设计的,有实效性,易于操作且简单可行,虽无形式上的“花草”却有真实的可贵,适于第一课时的教学。其亮点有三:

1、开课即营造出“春味”来:

学生们在组词“春雷、春燕、春雨……”中已触摸到“春”的点点滴滴,随后扩大信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随着信息的涌入,“春”的轮廓逐渐清晰。这一设计,看似平常,但就在“平”中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积累,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创设了“春”的课堂,出奇制胜。

2、“认字”过程清晰:

在初读课文,读得“正确”这一环节,教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设计得巧妙,训练得实在。使“认”落在了“实”上。

采用“在文中找字,随文认字,借拼音读准字,随词认字”之后过渡到“单字出示认读,不同语言环境中认字”的办法,来认读来巩固认读。遵循了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同时这一过程的呈现教师是巧妙地使其融为一体,以“交生字朋友”为主线,使学生们认得轻松,记得扎实。

3、把握教材,巧设精练:

本课的又一精彩设计是在第三环节中的“仿说部分”。

仿说练习是在学生充分读,读充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课文理解感悟的个体内化,更是对课文人文内涵的感受升华。

由于有了多次读的准备,加上本课写法特点突出:就是象“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这样抓住事物的共同之处展开丰富想象的句子有多处。学生们就很轻松地仿说出类似的句子来。

说这一设计“巧”,“巧”在给了孩子们大胆想象的空间,“巧”在使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巧”在把孩子们引入了童话般的春天。这种“给”,这种“引”自然地成为孩子们的需要。

同时,教师很难得之处是重视教课书的使用,如:在文中圈出生字,用直线画生词,用波浪线画句子,在田字格中练写……很好地利用了课程资源。

这节课的设计“实”中有思考,“实”中有新意,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年级语文《拍手歌》教案部编版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拍、靠、蚕、插、根、棍、把、掰、苞、鸣、闯、匹”12个生字,会写“拍、合、豆、谷、蚕、匹”6个生字。学习新部首“提手旁、人字头、虫字旁、三框儿”。

2.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4.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5.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重点:

掌握生字,能读准12个新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难点:

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造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

1.听儿歌。

2.播放《幸福拍手歌》。

3.生回答:这首歌名叫《幸福拍手歌》。

4.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拍手歌》这首儿歌。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反复拼读。

师:同学们,老师已经布置你们圈出课文中会认和会写的字,你们都做好了吗?(出示课件:课文生字。)。

生:汇报读字情况,教师纠正。

3.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儿歌里面去了,它们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一起读儿歌,互相正音。

4.检查读文情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古诗》教案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难点。

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人夜宿山寺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一、新课导入。

2.这座楼就是山西悬空寺的藏经楼,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儿游玩,写下了一首诗:《夜宿山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导读“宿、寺”两个字。

4.(再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作者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想象一下,白天,人们到庙里参拜、进香,很热闹,那么,晚上的寺庙呢?(安静)我们应该怎么读?(轻柔、缓慢)(再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师:听老师读一遍古诗,注意古诗的节奏、停顿。(师范读)。

2.自己读一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读古诗,学生圈出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出示生字:宿、寺、危、辰、恐、惊)这些生字宝宝相信你们已经认识了,谁能说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5.师: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好吗?老师读前两个字,同学们读后三个字。(师生共读)。

6.我们交换角色,你们读前两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7.自己练读,然后齐读,最后请个别学生读。

三、品读古诗。

1.自己读,看看能读懂多少。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认真思考,还可以求助其他同学,实在不懂的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楼周围云雾缭绕;楼上的人很渺小。)。

(平地而起的大楼看起来已经很高了,何况这是一座建在山上的楼,就更高了。)。

3.齐读“危楼高百尺”,体会这一句诗还有哪儿表现了楼很高。(高百尺)真的有一百尺吗?这是夸张的写法。李白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比如他在赞美庐山瀑布时,曾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在他的眼中,庐山瀑布有三千尺高,可以想见他性格中的大气和豪爽。

4.学生练读、指读这一句诗。

师:我听出来了,你重读了“危”字,为什么这么读?

这首诗第一个字就是“危”字,和后面的“高”字巧妙结合,看来这座楼真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

5.还有哪句诗让你感觉到这座楼很高?(手可摘星辰)。

6.“摘”这个字我们认识吗?谁能给它组个词?(摘抄、采摘、摘葡萄……)。

读一读,说说你是用什么样的感情读的。(轻松、高兴)为什么感觉轻松?

(因为一伸手好像就可以把星星摘下来,说明楼太高了,离天很近。)。

7.(播放视频)现在我们和李白一起登上了这座山上的一座高楼上,抬头看,你看到了什么?(繁星点点,一轮明月……)星星离我们那么近,似乎我们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多美的夜空呀!多么高耸入云的高楼呀!读出李白此时的心情吧!

8.再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诗。(齐读、指读)。

(前面我们说过了寺庙的夜很宁静,万籁俱寂,楼很高,距离天空很近,所以怕大声说话会打破这夜的宁静,惊动天上的仙人。)。

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声音小一点)。

10.山中宁静的夜色,让人的心也如此沉静,让我们齐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1.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时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加上动作。

四、背诵古诗。

1.(看课文插图)背诵这首古诗。

2.回家我们可以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谁想背给爸爸听,老师来当爸爸。(师生表演)。

3.如果我是妈妈,让你说说这幅图,你会说吗?(指名说,以鼓励为主)。

五、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危、敢、惊)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2.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笔画。如:“危”的第四笔是竖撇;“敢”的第七笔是提。

3.学生在书中的田字格里描红、临写,教师指导,及时评价。

六、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夜宿山寺》这首诗,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学会这首诗的?(反复朗读、背诵,结合插图想象,求助老师和同学,预习时查字典了解字词意思……)。

同学们,希望大家课后搜集一两首李白写的其他古诗抄在本子上,并用今天学到的这些方法来学习。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场景歌》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9个生字,会写“沙、海”两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学习重点:

1、认识“海、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2)谁会读?指名读。

(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

(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4、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的愿望是什么呀?

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

(2)谁愿意来读?

(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范读)。

(4)请同桌一起读。

(5)起读。

(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课间操《火车开了》。

四、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

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能够自觉主动地读准字音,学会生字,读通句子。

教学难点:

能够灵活并能很好地采用记忆和学习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二、整体感知,初读文本。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三、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预设方法如下。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四、指导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五、指导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1、培育口语交际力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巡游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存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一样,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美丽的诗句。

5、乐观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现。学习收集资料。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5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固然奇妙,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寻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沟通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沟通一下。

二、在小组沟通。

2、推举代表,预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沟通。

各小组派代表沟通,提示: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争论。

依据学生的汇报沟通,总结所把握的状况。

五、延长拓展。

盼望小朋友们把今日我们沟通的状况讲给父母听。

其次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漂亮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肯定想把它登记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根底上,围绕自己巡游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依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示: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晰或把事情的过程想认真再写。师巡察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觉问题,进展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忙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精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晰。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现台。

1、学生自读展现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现内容。

2、展现自己想展现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现。

(2)在全班展现。

第四课时。

我的发觉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觉。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觉了?

2、说说自己的发觉:

其次句话加上了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存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

(3)小组竞赛,说说发觉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觉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4)男女生竞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第五课时。

一、趣味语文。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2、读读记记。

3、听写词语。

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

文档为doc格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

教材简说: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从哪里找到的?怎样找到的?激发学生多读书吧。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9个,读音难点主要有“遮、触”(翘舌音,“遮”读一声)、“嫩”(韵母是en不是un)。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课文的内容。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描写春天景物的语句,懂得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童谣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唱得真好听!歌词中描写的春天是在哪里的呢?(指名同学回答)。

二、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文,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有几个问题,你们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

1、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寻找春天的呢?

2、小朋友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3、小朋友在哪些事物身上找到了春天?

三、细读课文,深刻理解。

1、小组合作解决第一小题。

(先分小组朗读第二自然段,在朗读前提示学生从动词“脱”、“冲”、“奔”入手去思考第一小题)。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组的小伙伴一起根据老师刚才提示的那三个动词去讨论解决第一小题,然后各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

(根据各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答案:急切、激动的心情)。

现在有哪位同学尝试一下把课文中的小朋友寻找春天的那种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出来?

(先指名个别同学读,再分小组读,与没解决问题之前的那一次小组朗读进行比较,目的是要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体会课文中小孩子欣喜的心情)。

2、师生共同解决第二小题。

(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指名同学回答第二个问题,根据他们的回答板书)。

同学们真聪明,找到了春天的眉毛、眼睛和音符,听到了春天的琴声,那你们说春天她美不美呀?(此问题的提出目的使学生开始对春天产生热爱的感情)。

既然大家都认为春天美丽,那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四个自然段,透过我们优美的朗读去展示春天的美。

(老师和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3、解决第三个问题。

现在同学们自由朗读最后一段,仔细看看小朋友在哪些事物身上找到了春天,用笔把那些事物标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文中的小朋友找到春天了吗?他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指名回答)。

除了柳枝、风筝、鸟儿和花儿,想想我们还可以在哪里找到春天的影子呢?(此问题在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

(指名同学回答)。

(指名同学回答)。

(先指名读,然后分男女读,最后全班齐读)。

四、通读全文,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进发。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现在,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小朋友那种先是急切激动后来高兴开心的心情读出来。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以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要懂得保护环境。

五、作业园地。

1、把这篇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爸爸妈妈听。

2、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如果你去寻找你最喜欢的那个季节,你会去哪里寻找呢?你寻找到什么了呢?请把你寻找到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看到了小草、野花、树木。

听到了小溪的水声、杜鹃和喜鹊的叫声。

闻到了花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小黑板出示生字)。

二、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写的9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除“野、解”二字外,其余的又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可以把书写指导的重点放在“左窄右宽”的字上。指导时重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规律,如可以把左窄右宽的字集中一起,引导学生先观察其结构特点,让学生自己发现左窄右宽的规律后,再指导他们临写。

“探、躲”二字是本课新认读的生字,建议重点指导。

指导写“躲”字,要注意提醒第七笔撇不出头,“朵”字写得瘦长一些。“探”字比较难写,除提手旁外,右半部分可以一笔一画地细致分析、指导:秃宝盖不宜太宽,“小八”的右边是点,“木”字横要短,撇捺要舒展。此外,“溪”字右边比较复杂,也要作细致的指导。

三、朗读感悟。

朗读本文,要注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营造一种童话般的情境,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体朗读感悟。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一定会体会到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一定能感悟出“冲出、奔向”等词语蕴含的意思。

2.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也可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可让学生用富有童真童趣的声音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从课文结尾的省略号出发,以“我的发现”的形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课前找到的春天。然后老师可用课件显示不断找到春天的情景,最后形成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画面。

四、巩固练习。

1.词语积累。

寻找柳枝嫩芽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丁丁冬冬。

2.找找说说,看谁组词多。

(1)做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

(2)照样子,填一填。

遮掩遮遮掩掩认真。

躲藏躲躲藏藏。

3.读读记记。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4.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五、实践活动。

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自己发现的春天,准备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课上交流。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眼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