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全面深化改革(精选17篇)

述职报告全面深化改革(精选17篇)

时间:2024-02-19 12:02:10 作者:LZ文人

在写述职报告时,应清晰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职责,并体现出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我在过去一年中的工作总结,希望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指导。

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

为确保全镇各基督教堂和信教人员在平安夜、圣诞节期间的安全和稳定,使广大的信教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经研究,特制定《20xx年平安夜圣诞节安全防范工作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以安全、有序为工作目标,各责任单位要严格遵照工作预案,强化责任意识,通力合作,严格要求,确保在平安夜、圣诞节期间不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三、具体分工。

党政办:主要任务是负责平安夜、圣诞节安全防范工作总体方案的制订,灵通信息,及时掌握各场所的情况,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力做好辖区内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点的安全防范工作。

司法所、维稳办:主要任务是负责平安夜、圣诞节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对各基督堂点的安全设施进行一次安全大排查,要疏导好人流,确保不出现拥挤、踩踏现象。

派出所:主要任务是防范恐怖袭击、境外宗教渗透,杜绝拥挤、踩踏、重大火灾事故等重大治安事件的发生。同时,做好天主教、基督教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防范及治安防控工作。

交警三中队:主要任务是对24日夜、25日辖区内天主教、基督教堂周边交通进行疏导,防止车辆拥挤和交通堵塞,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禁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进入警戒区内,并指挥车辆有序停放,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严格履职。凡是参加此次安全防范工作的单位和人员,要充分认识此次防范工作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事,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坚守工作岗位,依法有序管理,密切协作配合,防止各种不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全体参与防范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务必于12月24日晚6时30分前到达各自工作岗位,工作中要文明执勤,严格执法,热情待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三)互通情报,灵通消息。领导小组各部门负责人要随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动态情况,以便统一协调指挥,确保庆典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

奋斗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98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奋斗史。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永远保持奋斗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1.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精神的重要向度。

接力奋斗。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这个远大理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坚持不懈接力奋斗。接力奋斗既指围绕一个共同奋斗目标接续努力的状态,也是一代人接一代人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正如所指出的:“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

共同奋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同奋斗,即团结奋斗,是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伟大事业一起努力奋斗。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的根源所在。

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从事的是为人类求解放的崇高事业,这一过程充满了各种风险,需要发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顽强奋斗就要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要有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钉钉子精神。

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指在任何条件下都不怕困难、不辱使命,反对铺张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党的xx大以来,多次强调艰苦奋斗,指出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永远奋斗。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并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只有每一名党员终身奋斗、永远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实现。

2.奋斗精神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人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冲锋在前,发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经过长期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xx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3.新时代继续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

经过长期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奋斗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党员为之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

弘扬奋斗精神要高扬理想信念旗帜,树立高远志向。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98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新时代弘扬奋斗精神,就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弘扬奋斗精神必须发扬实干精神,反对形式主义和不作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身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发扬实干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初心和使命奋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弘扬奋斗精神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一定要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坚决反对任何破坏统一和团结的分裂活动。要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弘扬奋斗精神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要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弘扬奋斗精神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以只争朝夕、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全面深化改革主持词

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只有通过在不断更新、积累、实践中的学习,才能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

学习在于更新。要想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勤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结构,提升档次。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它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因此,面对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我们不能固守早已过时的工作方式方法去处理群众的态度,群众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而应该不断地更新知识,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理论,用新的群众工作方法与方式,真正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把学习作为砥砺人格、丰富人生的重要需求,挤出时间多学习、减少应酬多读书、持之以恒多钻研。唯有如此,才能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学习在于积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党员干部学习积累中要注意两点:一要扩展知识的广度。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多。既要学精本职的,又要大胆涉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时代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不经意间擦起绚烂的火花。二要延伸知识的深度。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只重视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陷于迷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和消化。那么,党员干部要面对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的改革时,只能是束手无策。

学习在于实践。“知”与“行”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把知和行的关系表述为“知行统一”。“勤于思则理得,勤于行则事治”。因此,我们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根本目的是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党员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推进好、处理好收入分配、行政体制、民生保障制度、医药卫生和户籍制度等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要在不断的更新、积累、实践中学习,深入践行“为民务实清廉”,提升驾驭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的能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党的事业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

全面深化改革主持词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要点》和《县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要点》确定的工作任务,我会以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主线,抢抓残疾人优惠政策叠加机遇,持续突破瓶颈制约,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推动残疾人工作领域创业创新,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任务落实机制。

为确保残疾人工作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实效,我会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面深化改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领导。同时,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将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目标、新要求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干部职工,并尽快梳理工作任务、细化工作职责,形成了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二、抢抓政策机遇,积极谋划主动作为。

(一)创新服务,全面提升康复服务水平。

一是开展重点服务。认真组织实施“七彩梦行动计划”、“残疾人彩票公益金”项目,使14名残疾儿童得到了科学高效的康复训练,并开展残疾儿童家长培训5场(次),培训家长60人(次),家长满意率达100%。同时,建立了内容详实、格式规范的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档案,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点从辅助器具发放转移到了康复机构管理上,实现康复工作治标更治本。

二是开展专业服务。充分挖掘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专业康复资源,在全市开设了首个残疾人心理咨询室、治疗室,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各领域同步协调发展。

三是开展信息服务。针对残疾人行动不便的问题,利用网络、电子设备等现代化信息工具,为残疾人提供网上办事、政策咨询、康复讲座、预防保健、档案管理、社区交流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扩大残疾朋友的接触面,为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专属平台。

(二)创新模式,积极构建就业创业平台。

一是将更新观念放在首位,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正面引导,促使残疾人和残疾人亲属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努力营造残疾人个个想创业、敢创业、争创业,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的积极氛围。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在广泛开展畜禽养殖、设施农业等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风潮,借力“互联网+”实施残疾人网络创业培训项目,组织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愿意接受网络创业培训的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成员,开展网络创业培训,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新的平台。

三是在全县残疾人工作会议上,积极争取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对全县残疾人创业创新标兵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残疾人创业创新的激情。

(三)创新方式,推动建立社会化工作方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残联出台的《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残疾人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均提出将残疾人服务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重点内容。因此,我会在政府购买残疾人公共服务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今年我县的脑瘫儿童康复项目就是省残联通过购买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服务来实施的。经过这半年的运行,我们发现通过政策撬动、示范带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社会化工作方法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更充分、更优质、更规范的服务。即将建成的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也将采取公助民办的形式运行,即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后,就交由民间组织负责管理,县残联履行监管职责。

(四)抢抓机遇,用项目载体拓展服务空间。

近年来,我会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以服务项目化、项目多样化的实践,使项目建设渗透和惠及残疾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上半年实施的集善工程助残系列项目中,我县残疾人获赠电动轮椅35辆、普通轮椅100辆、儿童轮椅15辆、服装25000件、助听器60台。近期,又争取到价值600万元的拉夏贝尔服装捐赠项目,捐赠物资已到位。与此同时,今年向上争取的xx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也已全部到位。至目前,今年上半年我会已累计争取到1275万元的项目。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残疾人工作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并表现为三个不适应:一是认识不适应新形势。个别镇和一些单位对残疾人工作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认识不清,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任务的艰巨性把握不准;二是观念不适应新思路。个别单位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在全面落实残疾人法规政策时存在不到位和打折扣的现象;三是队伍不适应新任务。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在残疾人集中托养、无障碍设施改造等项目实施中,探索开展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推动优化服务流程,培育购买承接主体,放大政府投入和残联项目的带动示范效应,提高项目实施质量,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深入开展“双联”行动和基层党组织帮扶贫困残疾人工作,积极争取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项目,多渠道帮助贫困残疾人脱贫。将各部门提供的各项保障和服务同每个残疾人实现充分对接,整合社会各界的帮扶资源,培育残疾人致富带头人、“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和“阳光助残创业示范基地”,重点扶持培养50名残疾人创业创新标兵,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通过多种经营脱贫致富,实现残疾人全面小康目标。

三是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年审程序、明确征收主体、加大征缴力度,积极督导用人单位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四是不断规范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结合残疾人基础信息调查工作,建立全县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基本情况和就业需求信息库,并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多层次、一站式服务,全年完成残疾人技能培训450人(次)。

五是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以专业康复机构和医疗单位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家庭康复为依托、村卫生室为补充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整合建立镇、村(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点,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为城乡残疾人提供综合性的康复服务。

六是继续以“强基育人”工程为抓手,落实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选配管理工作规范,突出抓好镇残联理事长和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作用发挥,鼓励、支持社区专职委员、三分之一的村残协专职委员参加中残联举办的专职委员网络在线培训班,全面提升专职委员工作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主持词

根据xx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文件精神,关于报送《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的通知,石农改组〔20xx〕3号,我场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开展了总结,现将总结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认真总结。

xx县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历时2年,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为做好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我县成立了专门的改革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林业局局长、县政府办副主任任副组长,编办、发改、财政、人社、国土、规建、交通、水利、林业、群工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xx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并由县林业局组织实施。

(二)、改革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林场布局整合优化到位。

在稳定原xx县王岗坪森林经营所林权面积的基础上,将县林业局持证、分布在各乡镇的零星国有林由xx县国有林场代为经营管理,其经营范围为王岗坪林区、黄草山林区、白水河林区、混合山林区等,整合调整后的xx县国有林场权属清楚、四至分明,经营管理面积94.078万亩,其中:国有林地面积88.7759万亩,区划界定公益林面积80.20xx万亩(国家公益林80.0926万亩,地方公益林0.1078万亩),商品林及未区划界定面积13.8766万亩。

2、林场属性界定到位。

xx县国有林场主要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等生态公益服务职责,县编委以《关于调整县王岗森林经营所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石编发〔20xx〕27号)确定xx县国有林场为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3、编制岗位核定到位。

根据xx县国有林场区域特点、管护难度、原有编制、现有人员等因素,县编委以《关于调整县王岗森林经营所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石编发〔20xx〕27号)核定xx县国有林场事业编制15名。按照核定的事业编制,县人社局以《关于核准xx县国有林场岗位设置的复函》(石人社函〔20xx〕11号)核准xx县国有林场管理岗位3个,专业技术岗位6个,工勤技能岗位6个。

4、人员安置到位。

按照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和以人为本、确保稳定的原则,妥善安置xx县国有林场28名职工,符合政策纳入国有林场事业编制人员8人;通过国有林场购买服务参照事业管理人员2人;解除劳动关系国有林场给予经济补偿10人,安排到天保工程从事森林管护工作;退休人员8人采取退休金不足由财政补差方式解决,全面妥善安置了职工。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国有林场性质、职工身份和安置渠道,将全部国有林场职工按规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职工社会保险全覆盖。落实国有林场职工住房公积金政策。

6、转换经营管理机制。

落实国有林场法人自主权,实行场长负责制,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和森林资源离任审计制度,xx县国有林场管理逐步完善。

7、财政保障。

按规定使用各级改革资金。上级拨付xx县国有林场改革资金172.4万元,我场严格按规定使用上级拨付的改革资金,目前已支出改革资金87。15万元,剩余改革资金已列为xx县国有林场未来工作预算改革资金,主要用于清偿债务。

8、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xx县国有林场作为县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参照县政府对县林业局的考核机制,20xx年按县林业局绩效考核方案执行,目标考核兑现到位。

9、林场基础设施建设。

20xx年底协助县交通局完成xx县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结点23.6公里四级公路的申报相关工作。

10、清偿国有林场改革前的债务。

11、国有林场改革验收情况。

20xx年10月24日,xx县国有林场改革通过省级验收。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xx县国有林场经营管理面积92.5905万亩,根据县编委核定xx县国有林场事业编制15名,实际xx县国有林场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只有8名,社会购买服务参照事业2人,现正在实施招聘购买服务管护人员6人。

1、因工作需要林场应设置内部管理机构,现没有设置内部管理机构,空编7人,按林场工作需要设置的岗位出现有岗无人。

2、由于管护面积大,森林管护人员不足,现只能实施以站为主的定点守护,管护林区内还无法开展有序的巡护、巡查工作。

(二)、办公场地及设施不足,

国有林场现只有一间12左右平方米的办公室。岗位设置工作人员无办公场地。

(三)、王岗坪工区森林保护站基础设施差。

王岗坪工区森林管护站属80年代的小青瓦房,砖木结构,墙体为单砖12墙,属于危旧房范围面积500平方米。站内使用小水电输电线路,经常停电、饮用水质差,通讯网络信号差,电信、联通基本不通。

(四)、林场无工作巡护、巡查车辆。

国有林场管护区地处我县边远林区,管护面积大,区域广,无工作巡护车辆(现暂借用林业局工作车一辆使用)。

三、20xx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林场内设机构设置、人员聘用管理。

统一机构设置,林场原则上设内设管理机构2个办公室,1是综合办公室(含计划财务办公室),2是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办公室。明确划分各科室的工作职责,避免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按经营区域的分布情况和经营面积大小合理设置王岗坪、黄草山、零星国有林3个工区。实行公开招聘编制内人员。以完善人员配制不足现象。

(二)、进一步落实办公场地和通过政府采购办公设施用品,

(三)、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省级关于国有林场森林管护站标准化建设项目。尽一步完善王岗坪森林管护站建设,水、电、通讯、20xx年路纳入十三五规划。

(四)、进一步明确车辆使用情况。

根据县上事业单位车辆改革精神,符合事业单位车辆使用制度,落实国有林场巡护、巡查工作车辆。

xx县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自20xx年8月开展以来,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各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理清了国有林场管理体制,保障了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不流失、资源不破坏、监管不缺。

全面深化改革主持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充分认识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严格遵循育人规律,不断创新路径方法。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就必然要求培养与之相符合的时代新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进入新时代的迫切要求,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有培养一大批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各方面与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时代新人,我们才能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能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培养时代新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补足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理想信念动摇,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理论的清醒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努力创新理论武装新途径,提高理论传播有效性,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培养时代新人,必须遵循育人规律。一是要立足“长”“常”。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摒弃急功近利念头,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恒心,久久为功,抓长抓常。二是要注重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信息接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效果导向,创新育人的理念、手段、载体、途径,在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上同向发力,取得实效。三是要把握关键时期。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做事做人的基本道理融入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中,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培养时代新人,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涌现了无数先进模范,他们身上汇聚了感人的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建功立业。比如,湖北推荐的两位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和吴天祥,黄旭华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隐姓埋名三十载,为国防建设奋斗终身,影响带动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默默付出、科技报国;吴天祥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事,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湖北诞生了2万多个“吴天祥小组”,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为群众服务,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我们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以英雄榜样的高尚形象、感人事迹、精神力量去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

培养时代新人,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好的社会风尚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熏陶人、感染人、引导人,起到成风化人的积极作用。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要深化“五大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推进移风易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力建设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新时代乡村文明新气象。

【思想宣传范文】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实践性、人民性、创新性、开放性、时代性、真理性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品质及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思想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管用实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握“顶天”和“立地”两个维度,真正体现创新理论的思想性和行动指南作用。

从“顶天”来看,要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和价值;要让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从理论认识变成行动自觉,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和力量源泉;要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经验,进而上升成为系统化的理论总结;要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价值引领、舆论引导、国际传播等价值功能和实践指导意义,真正体现这个创新理论所具有的高度、深度和宽度。

从“立地”来看,要围绕当代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转化,进一步强调创新理论的实践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现实问题;要坚持以“思想引领,凝心聚气”为抓手,坚持“管用、实用”和“务实创新”的态度,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既有科学性又能接地气,进而推动创新理论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

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话语。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大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创新理论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入推动思想宣传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成就,值得我们深入总结。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来源。实践证明,西方的话语体系、西方的概念体系、西方的学术体系,无法真正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发展规律,更无法有效解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我们要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第一,要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的实践发展、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为来源和基础,不断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

第二,要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功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发挥价值功能和引领作用。

第三,要正确处理学术思想创新、内容创新与方法创新的关系,以高质量的学术思想为引领学术体系创新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根本所在。

第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体现学术创新价值、实践指导价值、舆论引领价值,确保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问题、需求和效果导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之一就是创新传播手段。要综合运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各种工具、手段、方法,全面推动创新理论“飞入百姓家”,进而入心入脑。为此,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传播手段创新,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技术、移动工具等相互融合,深刻影响并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进一步传播创新理论,需要学会综合运用新媒体手段,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走深、走细、走实,不断扩大创新理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深入全面调查研究,形成系统化政策建议和工作方案。要以实际效果立足点,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增强创新理论的诠释力和引领力。

三是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增进创新理论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中国和世界走向深度融合发展,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方案,需要在世界上发挥作为发展中大国应有的作用和担当。一方面,要向世界更好地说明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另一方面,需要向世界阐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案和积极作用,说明中国为何以及如何为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出新的贡献。

四是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选拔人才,帮助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新本领,打造并形成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思想文化工作者队伍。

【思想宣传范文】三。

改革开放40年来,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接力奋斗,实现了由“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书写了在新形势下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新篇章。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生动体现。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初就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制度改革和创新,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强调知行合一。他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

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将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人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依靠人民结合起来,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要求鼓励地方和基层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治理、创新创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积极探索,从而把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都聚焦到改革和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上来。

灿烂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花,结出了造福人民的丰硕果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至,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党的十八大前的10.2%下降到3.1%。我国已织就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棚户区住房改造2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上亿人喜迁新居。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以更宽广的视野进行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担当意识。

从推进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看,改革的总目标是全面的,定位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覆盖的领域是全面的,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改革的同时,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等;指导改革的战略布局是全面的,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的奋斗方向也是全面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在改革,重点在全面,关键在深化。而深化又主要体现在改革的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上,也体现在重大改革举措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上;还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同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联动上,即主动塑造政治关系友好、经贸规则有利、发展空间广阔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为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从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看,习近平同志敏锐把握世界大势,强调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要做参与者、引领者。他提出“三个共”的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提出“四个共同”的全球治理理念: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习近平同志还阐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三个推动”的基本主张,即推动二十国集团完成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变,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新变化,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所有这些,对于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影响深远。

全球治理内涵广泛,涉及经济治理、卫生治理、气候治理、国际和地区安全治理等。其中,全球经济治理是关键。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同志阐释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同时,他还提出全球经济治理的四大重点: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全球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这一系列重要主张体现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具有引领时代的鲜明特点。

在习近平同志关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系列主张中,都有一个不犯颠覆性错误和不搞颠覆性改革的重大命题。他强调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强调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他指出,现行国际秩序并不完美,但只要它以规则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以共赢为目标,就不能随意被舍弃,更容不得推倒重来。可见,中国主张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是对现行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格局的改革和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这不但是中国共产党内政外交逻辑内在一致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利益和世界发展利益高度负责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顺应当今世界是创新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时代潮流,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他科学把握改革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为创新拓宽道路,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这些重要论述打通了改革与创新的内在逻辑,激发出强劲的创新力,促进改革与创新同向发力,推动现代化建设内外联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动的全方位创新,不仅体现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而且体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创性实践中。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相贯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在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特别是中高端供给,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平衡。经过几年来的艰辛努力,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改革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新时代改革创新与发展创新紧密结合的鲜明特征之一,就体现在由发展出题目、靠改革做文章。习近平同志创造性提出并坚定不移贯彻的新发展理念,从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的创新发展,到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协调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的绿色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的开放发展,再到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共享发展,都是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确立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价值导向,都彰显出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相互促进、改革创新和发展创新的同向发力。

经过不懈努力,现在我国已逐步构建起各种创新要素发挥集聚效应的广阔平台,不论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不论基础设施还是经济业态,不论商业模式还是消费方式,都日益迸发出创新的澎湃动能。仅从科技创新来看,目前我国科技实力已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一些前沿方向的创新已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慧眼”卫星遨游太空、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复兴号列车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这些创新成果,都是在我们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创新创造伟力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推动的创新还呈现鲜明的内外联动特点。在20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中方把创新增长方式设定为杭州峰会重点议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目的就是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他强调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在新科技带来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要抢抓机遇,加大创新投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消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这体现了中国改革创新和发展创新同世界的联动。20初,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总体目标相契合,同样体现了改革与创新的内外联动。

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还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各领域的改革和改进、联动和集成,都必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强调坚持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积极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增强改革的穿透力;强调把我们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强调在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中,都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强调我们党在新时代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既要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又要把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等等。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思想宣传范文】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选人用人规律的深刻揭示,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道德风范,体现了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一、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

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就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10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各个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尽管不同,但忠诚干净担当是始终不变的选人用人标准。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

忠诚干净担当是对党员干部的普遍要求。忠诚是政治底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忠诚,首先是对党中央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干净是做人底线。必须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做事,严守纪律规矩,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担当是做事本分。要时刻牢记肩负的使命,尽职尽责、尽心竭力,自觉投身到火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忠诚干净担当是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

二、加强党性锻炼,安定为政之魂,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一要忠诚于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要求每个党员干部任何情况下都要时刻想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任何时候都与党组织同心同德,忠贞不贰。当前,特别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要忠诚于党的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党员干部要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

三要忠诚于祖国。在当代中国,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忠诚于党同忠诚于国家内在一体,忠诚于国家就是忠诚于社会主义中国。忠诚于国家就要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选择面前,毫不犹豫地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牺牲自己、服从大局。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忘我的奉献精神,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四要忠诚于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首要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主人,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父母官”,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忠诚于党同忠诚于人民有机统一起来。

五要坚决反对做“两面人”。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是好的,能够做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想、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但同时要看到,少数党员干部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口头上大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内心却存有疑虑,甚至求神拜佛、迷信西方;有的口头上大谈党的宗旨、群众利益,实际上却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信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有的不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即使学了也是用来应付场面、装点门面,更无心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有的忙于造声势、出风头,把精力用在做表面文章上,而对落实工作则不了了之,等等。这些就是表里不一的“两面人”。党员干部必须坚决反对这种“两面人”现象,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三、加强道德修养,坚持廉洁自律,打牢个人干净的从政之基。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党员干部若不能守住个人干净的“底线”,就会像大厦失去了支柱、大坝动摇了根基,必然带来政治上的腐败、生活上的腐化、道德上的堕落、法纪上的失范。做到个人干净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努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自古以来,欲明德于天下者,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则以正心为要。作为党员干部,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官德”,应该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正心正己,常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通过自省、自责、克己、律己,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不仅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还要慎微慎独,解决好小节小事小处的问题,既要大处着眼又需小处着手,防止“温水煮青蛙”。

二要用好手中权力。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确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坚持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纪律,在各种诱惑面前,一定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做到不该要的东西坚决不要,不能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全方位管理,加强党内监督,建立从严管理体系,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特别是要把一把手管住管好。

三要严守党纪国法。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更是自觉的纪律,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明显的标志。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筑牢廉洁从政的法治屏障,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习惯在党纪国法约束下作决策,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办事情。要把党纪国法当作带电的高压线,努力做遵守法纪、廉洁自律的楷模。

四、明确从政本分,牢记干字当头,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要干字当头。这既是职责要求,也是从政本分”;“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有职务就有责任,有责任就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首先,敢于担当要克服不作为的错误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党的干部是人民选出来为人民服务的,更应该勤政敬业、以上率下,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如果只想当官不想作为,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就当不好领导,也不会受群众拥护。当前,党员干部担当尽责,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确立的行动纲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实施新时代各项战略,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其次,敢于担当要勇于应对各种矛盾挑战。现在,我们党正带领人民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需要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直面矛盾问题,敢于冒风险、涉险滩、攻坚克难,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工作。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亮剑、表明态度,绝不能有了困难就逃避、遇到挑战就退缩。

第三,敢于担当要不断增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能力。敢于担当,还要善于担当。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按照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本领素质,解决本领恐慌问题。高素质专业化,通俗地讲就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高素质着重讲政治素质,专业化着重强调在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较高领导能力前提下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树立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要真情关爱干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关注身心健康,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让多干实干的干部“不白干”,流血流汗的干部“不流泪”,受到误解的干部“不委屈”,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思想宣传范文】五。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总结经验中,坚持、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无疑是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不可或缺的“罗马大道”。

从发展进程而言,中国的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阶段,由以往浅层次、碎片化和非均衡性向深层次、整体性和全面性转变,这必然是一个伴随着阵痛和机遇的阶段。改革拒绝反复性、拒绝一叶障目,更拒绝隔靴搔痒和蜻蜓点水,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新阶段、新问题、新视野要求改革者唯有提升危机意识,冷静清醒面对挑战,扎实推进改革,避免改革反弹和走进误区,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综观古今中外之改革,无不是思想先行。中国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当下的“顶层设计”,表明了改革的主动性更强。思维是思想的导向,思维变则思想变。房子需要经常打扫,人们的思想同样也需要经常打扫。改革就好比一座房子,必须不断进行打扫,才能处处整洁有序、焕发光泽。辩证法讲究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改革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改”要求改革者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和自我纠错的意识,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失误甚至错误勇于反思、敢于承担。“革”则警醒改革者要对不利于改革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规则制度进行变革和剥离。建一座楼需要几年,可拆除一座楼几天就够了。不破不立,我们不能轻视“破”,但更应该重视“立”。不同于社会发展具有某种自发性,我们的改革具有目的性、主动性。这要求我们既要避免社会惯性思维的驱使,又要积极主动变革各种守旧思维。变还是不变,什么可变,什么不可变,朝着什么方向变,都要有清醒的认识。改革就是要变,就是要破除教条主义思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思想一旦转变为物质力量,就会成为摧城拔寨、破除守旧阻碍势力的巨大力量。

改革,不进则退,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看问题关键是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认清改革的本质,我们才能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回溯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我们强调道路自信,改革的进退与这条道路息息相关。中国的改革是一条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史无前例。中国道路抑或改革不是托古改制,不能臆想古代所谓的“黄金时代”,而是要把眼光注视未来,奋力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改革之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方向、原则问题。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不改革,就是维持现状,甚至退到改革之前。不管是赞成改革还是反对改革的人,他们都看到了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只是他们看待这些问题的角度不同,前者认为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改革在某些领域浮于表面,没有进一步深化造成的结果;后者则认为这些问题是改革带来的,应该回到改革之前。视角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看待问题的落脚点迥然相异。除了这两类言论,还有些人希望维持现状,这种人毫无疑问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接受更多人来分享利益。改革的目的是为绝大部分人的利益着想,如果放任问题发展,必然会危害到改革,最终损害最广大人民利益。逢改必反,来者皆拒,这是懒人思想,更是既得利益作怪。事实上,这些利益本应由更广泛的人群享受。每当改革进一步深化时,就会出现利益调整问题,所以这些既得利益者是维持现状的天然拥护者。不可否认,改革中诸如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浮现,但这不是改革本身带来的问题,恰恰是改革把原本就存在的诸多问题揭露出来。正如苏联解体,不能把责任附加于马克思主义身上一样,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绝非改革所引发。实践中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做好顶层设计,细化操作层面,切实深化改革,进而推动正视和解决。

反思改革不是反对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坚定推进改革的后果显而易见,苏东剧变前车之鉴足以警示后人;无正确方向推进改革,也会把改革带进死胡同。革故鼎新,必是天翻地覆。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改革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破除一切积弊,把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系于改革一身,但中国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是坚持惯性思维抱残守缺,还是进行思想解放推陈出新?改革开放40年历史业已证明了改革正确性和必要性。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下,中国改革到了要狠推一步、猛击一掌的历史时刻,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是中国当下必然之选择。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最终要付诸实践。改革不是推倒重建,采取简单取代或彻底否定,都是在改革旗帜下摒弃改革,这种改革往往是在“重建”掩护下的消灭。邓小平曾深刻指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改革是对原有不适应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的改变,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具体体制。很明显,改变的是具体体制,坚持的是根本制度。体制和制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改什么或不改什么,这既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所支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苏东剧变已经告诉我们,放弃四项基本原则、放弃社会基本制度,放弃意识形态,最终只会走向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改革进程中的成果和教训并不是改革的单纯试金石,不是仅仅验证、说明改革正确与否的新例证,而是改革更加锋利的磨刀石,既是对改革的实践检验,又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剧,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等。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更大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时代,必须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全面深化改革主持词

今天,通过对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展开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入新时代的改革果敢抉择、指引方向。科学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更快地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三点:

一、把握决定主题,深刻领会改革理论和政策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

三、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首先,把握决定主题,深刻领会改革理论和政策的过程中出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如敢于动利益,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动关系等。在以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改革的目的是让多数甚至全体民众共同富裕共同享有改革成果。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就要敢于动既得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的目的深入人心,才能使百姓全力支持改革。敢于动关系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健全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机制、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这次改革中,对于关系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市场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

其次,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对于我们中国社会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是我们中国的面貌彻底改变,人民的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就业条件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如进一步发展的难题以及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把握时代背景,要紧紧抓住发展的内外部的机遇与挑战,继续深化改革。

最后,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的部署。但不论从哪项措施看都是以民生为主。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整个部署中,充分突出了人的重要性。六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其实就是六位一体的总布局,在以往的六位一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内容,那就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这说明生态环境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个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指国家经济组织的形式,它规定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调控或影响社会经济流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等。可见,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想使中国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改革经济体制,使经济体制能促进经济发展。

四条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是深化改革最基本的原则。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思想上应该遵循的原则,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成千上亿的变化,如果固守思想,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则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又何谈发展?何谈改革?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在思想上指导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近几年来,我党我国的发展对更注重人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也是在整个继续深化改革的部署中所体现的一个特点。

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一直以来在发展过程中所强调的,改革是目的,发展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所以这三者的关系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所谓三性方法: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改革只有循序推进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改革应从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着手,实现三维度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主持词

尊敬的党组织:

改革既是过去成功的法宝,也是今后克服困难进一步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通过改革,构建起能够支撑科学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这不仅需要在经济体制方面继续创新,也要在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以及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总论》部分讲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讲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两句话是:总结过去,“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向未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也就是如何理解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我想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角度、从比较大的历史视野上为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提供一个背景。

大家知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社会文明程度方面,中国都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估计,在公元18之前的3个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直到鸦*战争发生前的1820年,中国经济占全球的份额还在1/3左右,其经济总量比整个欧洲要高出约20%。但在之后的大约160年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持续下降,辛亥革命前后降到9%左右,新中国成立前后降到4.5%,而改革开放前甚至降至不到2%。经济的落伍使得国家和人民饱受欺凌和屈辱!赶上世界潮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鸦*战争以来全体中国人的不懈追求。

截至目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下一步面临什么样的任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79到20的34年间,gdp年均增长9.8%,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7.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10%,人均达到5440美元,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成功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

有两条国际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高度重视。第一条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现象。近现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众多的落后国家都曾经或正在进行着后发国家的追赶式现代化过程。结果怎么样呢?一个十分有趣但非常令人深思的现象是,绝大多数国家在现代化的起步阶段进展都相当顺利,并很快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但此后的发展却出现明显分化:少数国家成功地将发展进程保持下去,并最终实现了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转变,最成功者当属日、韩;而大多数国家,典型的如拉美的阿根廷、智利等,亚洲的印尼、泰国、菲律宾等,都陷入了长期的停滞、徘徊,迟迟难以实现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跨越。

他们选择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并用一套指标对这100多个国家的制度优劣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很值得我们今天深思,他发现,当人均收入在11000美元之前的时候,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制度的优劣关系不大,不太密切。但到了11000美元之后,经济增长的绩效和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与制度的好坏则密切相关,凡是高收入国家都有比较好的制度安排。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中等收入国家将难以跨越11000美元的高墙而进入高收入社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中等收入陷阱”和“制度高墙”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后发国家追赶型现代化的过程中,从低收入社会向中等收入社会的转变,与从中等收入社会向高收入社会的转变,是两个性质上不大相同的发展过程,面临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不同,需要的发展模式和体制保障也是不同的。在前一个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主要依靠低成本、现有成熟技术等后发优势,这时对经济体制好坏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基本的政治社会稳定就能够启动工业化的进程,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但当经济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不仅之前的许多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比如低成本优势等,也会面临更加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比如居民政治诉求提升等。

从各国的经验看,成功实现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跨越的关键,是要实现两个方面的创新和转变,一是增长动力的创新,即从低成本要素投入推动的增长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增长,二是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即从传统的国家、社会治理模式转向现代治理模式,以有效协调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不了这两个方面的创新和转变,现代化进程就会停滞甚至逆转,大多数掉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是在这两个方面出了问题。

然而,实现这两个方面的创新和转变绝非易事,因为它们对体制的好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国家之所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因为过不了体制改革和发展模式创新这个关。从我们自身的情况看,过去30多年我国的发展相当成功,但是过去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今后的成功。我国现行发展模式的弊端和不可持续性已经十分明显。然而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为什么迟迟难以转变?最关键的还是体制模式没有转变。因此,关键是通过改革,构建起能够支撑科学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这不仅需要在经济体制方面继续创新,也要在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以及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所以说,改革既是过去成功的法宝,也是今后克服困难进一步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

汇报人: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和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县供销社自觉服务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紧紧围绕促进农村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始终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现将今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

年计划新增土地托管面积1200亩以上,目前初步确定在xx年的基础上,继续在党江进一步开展试点工作。

2.本年度计划向县政府争取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10万元以上。

(二)农村电子商务。

1.本年度我社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在原有“供销e家”平台基础上,进一步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协议开展合作,并抽调专门人员协助电商办工作,目前电商物流仓库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当中。

2.本年度计划向县政府争取农村电子商务项目资金10万元以上。

(三)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

1.合浦县供销社把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供销社体制创新、促进资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本年度计划新增农民合作社5个以上,新增联合社3个以上,目前已进入协商环节。

2.本年度计划向县政府争取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扶持资金10万元以上。

(四)基层社改造。

1.计划对三个以上基层社改造,盘活土地资产并进行综合开发,目前已进入县社内部讨论环节。

2.本年度计划向县政府争取基层社改造扶持资金10万元以上。

(五)农村综合服务社。

从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以“两店”为核心,以整合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载体为抓手,计划新增村级综合服务社13个以上,新增乡镇综合服务社3个以上,争取县政府扶持资金16万元以上。

(六)社有企业。

争取实现设有企业净利润8万元以上,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资产增长率4%以上,目前正在努力恢复企业正常经营。

(七)农村现代流通。

xx年目标任务销售总额91112万元以上,利润总额107万元以上,农副产品购进总额以上,目前全系统商品购进总额41384.4万元,商品销售总额42228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8725.2万元,日用消费品零售额17380.8万元,生产资料销售额20876.4万元,全年任务完成过半。

县社理事会主任、党组书记石浩同志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根据《合浦县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我社综合改革工作的落实进行深入指导,多次在大会小会上强调供销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对合浦供销系统进行高度整合,积极协调县各有关部门关系,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我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

县供销社自身人才队伍老化,基础设施薄弱,历史包袱沉重,导致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不够,措施不多,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积极争取县财政支持,努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财力保证,进一步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1、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要从基层实际出发,重视引进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改变供销社队伍的人员、知识结构。

2、要十分重视供销社员工专业化、职业化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农业产业化知识等,为供销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加大政策宣传,加强舆论监督,激发职工的维权意识和唤醒企业的重视与责任,扩大制度影响力;完善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流程及实务,推进住房公积金缴存强制执行的司法合作,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将更多群众纳入建缴,增加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量。

2、完善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

围绕我市经济大局,完善房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合理配置资源,探索拓宽使用范围,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效能,发挥住房公积金政策优势,保障首次购房,支持改善性购房,禁止三次贷款购房,发挥政策功能推动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同时逐步削减债务规模,消化存量借款,存贷率逐步回归正常比值,保持资金使用率稳定可控,预计到20xx年,彻底消除我市住房公积金资金流动性风险。

3、构建管理体系,保障工作有序运行。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根据新的工作要求梳理风险点、预警机制并落实相应的流程制度,明确各类风险管理的责任部门,建立风险管理的持续与改进机制,保证风险控制的有效落实;建立科学的分析决策体系,从机构、职责、制度方面完善业务管理决策体系,保障住房公积金管理决策科学、执行有序、效果明显。

4、加快住房公积金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提升住房公积金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建立全市住房公积金业务数据集中互联,完善网上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工作全面发展。加快推进与市政大数据平台的接入,实现与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业务管理效能。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县社理事会主任、党组书记石浩同志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根据《合浦县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我社综合改革工作的落实进行深入指导,多次在大会小会上强调供销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对合浦供销系统进行高度整合,积极协调县各有关部门关系,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我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

全面深化改革心得体会

党的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思考党和国家的奋斗历程和前途命运,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xx届三中全会研究和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根本启示,更加坚定地承担改革开放的历史责任。

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革命,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改革开放是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实现综合国力由弱变强的历史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成功实现由低收入经济体向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历史性跨越。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跃升到20xx年的近52万亿元。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xx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xx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xx年的11.5%。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xx年的5680美元,已进入上中等收入经济体行列。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经济的繁荣局面。

改革开放是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社会保障从低水平到建立制度框架再到全覆盖。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7917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分别比1978年增长10.5倍和10.8倍,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明显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xx年的2688万人,平均每年脱贫544万人。20xx年我国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按照20xx年不变价计算)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将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改革开放创造了改善人民生活的雄厚物质基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改革开放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和内陆,从制造业到农业和服务业,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xx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8671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86倍,货物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位。20xx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17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净额878亿美元,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319亿美元。我国通过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制定国际经济规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

35年来的伟大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定不移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富民强国之路走下去。

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根本启示。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使我国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而且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启示和宝贵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35年来的改革开放就是不断摸石头、找规律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大国,重大改革不能出现根本性失误,一旦出现就无可挽回、无法弥补,所以改革必须试点先行,在实践中摸规律。比如,当前财税体制改革领域正在推进的“营改增”,就是在上海先行试点,然后再扩大试点范围,条件成熟了在全国全面推开。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我们要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我国国情复杂,地区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层次特征,这就要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到实践中去“摸石头”、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整体推进,才能防止顾此失彼。回顾35年来的改革历程,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农村改革,还是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推动城市改革,再到今天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改革行政体制,都是循着从局部到全局、从重点到整体的路径推进的。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让亿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就需要联动推进土地、户籍、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又比如,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也需要配套推进财税、国企、资源等领域的改革。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和协同配合。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历史反复证明,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和发展就难以推进。过去35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有序推进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就是因为牢牢把握住了稳定这个前提。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使各种社会矛盾愈发凸显,保持社会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从群众最期盼最关切的领域改起,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我们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最大的创造力在基层、在群众。过去35年,很多改革成果都是由基层创造出来的。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群众首创的典型范例,由此推动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我们面临的矛盾日益复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诉求,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充分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并使改革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更加坚定地承担改革开放的历史责任。

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的党中央制定的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重大改革部署,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不失时机推进深层次矛盾的攻坚克难,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承担起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责任。

围绕推动经济转型深化改革。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只有加快财税、金融、科技、土地、户籍等领域的改革,破除原有发展方式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质增效上来,才能推动经济转向科学发展的新轨道。

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改革。近年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只有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才能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围绕不断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和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的课题。只有加快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领域的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使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亿万人民群众,朝着共同富裕方向迈进。

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改革。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只有建立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亿万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只有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当前媒体竞争激烈、传统的广播节目已不再适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改革节目编排、设置,创新制作时尚、另类的电台节目,提高收听率,让节目拥有更多忠实听众,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为县百强县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节目创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占领受公市场,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前提是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节目品位。节目理念要创新主要是树立以下四种理念和意识:

1、“对象”理念和意识。

2、领先理念和意识。

3、变动理念和意识。

4、品牌理念和意识。

节目创新的核心和灵魂是内容创新,节目内容要创新,要遵循前瞻性原则、关注性原则、典型性原则。

在节目延展上创新。

2、利用网络平台上的各省市电台网站,借鉴片头、片尾、片花,实现节目包装新颖化;

3、抓住最大电台市场——汽车听众,汽车是电台这个媒体与听众沟通交流的最好载体。

在节目编排形式上创新。

2、新开辟《读报》、《我是女主播》、《吃喝玩乐大搜索》、《每日一招学英语》、《看电影》、《车行路上》等节目板块,,娱乐类节目《麻辣乡音》、《娱乐大巴》、《开心茶馆》继续精化,使节目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赢得更多听众,给广大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赢得了广大听众的认可。

3、把广播服务渗透到节目中,让听众得到最新的信息、较多的知识、有益的休闲。

1、加强主持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召开研讨会,每位主持人根据自己的主持风格定位一档节目,分管局长负责督促落实,节目成型后由局领导班子审听,确保节目质量。

加大电台自创节目的创优力度,打造老百姓心目中的电台主持人形象,以提高广播电台知名度;加强栏目的选题策划和内容包装,在美容饮食、健康养生、衣食住行等方面选好着力点,把电台栏目办得丰富多彩;注重电台节目主持人的培训,提高电台员工的整体形象。

全面深化改革讲话稿

同志们:

根据工作需要及时间安排,今天我们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刚才,大家听了县改革办就全面深化改革有关内容的汇报,并进行了逐项讨论。待归结讨论意见,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以文件印发执行。下面,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鲜明主题。1月22日、2月22日,分别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二次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为我们抓好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基本遵循;2月8日,书记秦光荣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就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了重要讲话,对我们抓好全县各项改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3月24日,书记高劲松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迅速行动起来,切实抓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两次会议和省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特别是要深入学习、深入思考、深刻领会、秦光荣书记和高劲松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的精神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取得成功;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担当,结合实际,紧紧围绕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

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对全县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重要举措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组织开展了多个专题调研,为推进全县深化改革进程提供了决策依据,最终初步形成了我们刚才讨论的几个细则及实施意见。总体来说,我县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精神的态度坚决、行动迅速、措施有力,符合中央和省的要求,切合实际,顺应了群众期盼。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有的对改革认识不到位,缺乏紧迫性和责任感,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有的谋划改革就事论事多、放眼全局少,局部考虑多、整体把握少;有的对改革艰巨性、长期性估计不足;有的改革调研不够深入、改革思路不够清晰、改革措施不够有力,等等。在下步工作中,要针对这些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引向深入。

一要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精神,牢牢坚定改革信心。习说过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深入、持久地学习中央和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论断、新观点和新要求,加深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强化对新理论的掌握和应用,坚定改革信心,凝集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使全面深化改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增强改革活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是我们党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在改革中正确应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应吃透上情、把握方向、明确任务;应吃透下情、保证有的放矢,处理好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真正把情况摸准吃透,做到对本地或本部门的经济、资源、区位等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胸中有数;应与时俱进、正确决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公道正派、用活干部,苦干实干、确保决策落到实处。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肩负起“改革推动者”的重任,用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法宝,以自我革新的勇气破除思维定势,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举措谋求突破。三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和把握改革重点。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依据问题选择改革路径,用解决问题的成效来评判改革成果,真正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从问题最集中的领域入手,来谋划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要把群众期盼的事情作为调研重点,找准突出关键问题,大胆改革。四要始终坚持发动和依靠群众,全面汇聚改革力量。要增强群众意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愿望,畅通群众参与改革的渠道,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保障群众对重大改革举措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要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结合起来,激发群众的改革热情。五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积极探索改革新路。推进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对社会高度关注、实践中条件成熟的改革事项尽早推进不拖沓,争取率先突破;对需要经过试点逐步推开的改革事项要深入研究、周密安排、慎重把握;对暂时条件不成熟的改革事项要密切关注政策走向,搞好衔接沟通,争取掌握主动,该得到法律授权的改革事项不悖法推进,切实做到既积极又稳妥、循序渐进,并且有重点突破。六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辩证统一,切实提高改革实效。领导工作实际上就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工作。领导方法是如何做好矛盾转化的方法,做好矛盾转化是研究领导方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矛盾转化状况是衡量领导方法水平高低的标志。改革的过程也是开展领导工作和应用领导方法的过程。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做好矛盾的转化工作,特别是要重视矛盾的“自己运动性”,注重发挥社会中介和第三方组织的作用。要抓好普遍与特殊的结合,把上级精神具体化,外地经验本地化;要抓好中心工作和一般工作结合,学会“弹钢琴”;要注重对立面的结合,创造条件促成对立面的转化。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作出改革决策,对认准的改革目标,对确定的改革任务,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

为切实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已经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农工部。这次会议决定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项小组,同时对改革办的工作细则、内设机构等事宜提出了明确要求,领导改革的组织框架已经搭建起来。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抓好全县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各专项小组要各司其职、扎实工作,认真研究职责领域内的'重要改革问题,协调推动有关专项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改革办要切实做好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工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推动的作用。各牵头单位、参与单位要加强联系、协调配合,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

一要吃透精神,把握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都很强的工作,决不允许出现颠覆性的错误。领导小组成员、各专项小组、改革办要带头学习好、理解深、消化透中央和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做到精神实质熟记于心、指导实践融会贯通、实际操作运用自如,确保我县改革实践与上级部署保持一致。要结合实际,在找结合点上下功夫,自觉从全局出发,思考和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不断优化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各项改革,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执行政策不走样、紧贴实际有创新。

二要敢于担当,作好表率。改革靠行动,群众看干部。要切实拿出舍我其谁、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勇气,自觉把自己分管的工作摆进去,把自己牵头负责的改革领域摆进去,把自己本人摆进去,以自我较真、自我革新的模范行动,为全县全面深化改革作表率。对布置的工作,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矛盾,都要拿出“钉钉子”的精神来,推动改革任务一项一项落实,一步一步推进。

三要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繁重而艰巨,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必须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搞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等工作,领导小组要亲自抓,专项小组和改革办要具体抓。

四要调动各方,形成合力。要聚合强大正能量,凡涉及到改革的内容,都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各族群众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聪明才智聚合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尽最大可能增强改革动力。要鼓励和引导各地各部门根据中央和省市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打造改革亮点、推出改革经验。

五要遵守规则,注重程序。要自觉遵守《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专项小组工作规则》,确保各项活动符合规则要求,形成靠规则办事、靠规则议事的良好氛围。要坚持分工合作,凡是议定的事情,要分头落实、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地抓出成效。

我们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担当意识,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做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

一是组织机构要有效运转起来。要及时组织各专项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实际研究各专项小组的重点工作;改革办要加强协调,及时通报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二是领导小组要及时明确工作要点。要加快研究制定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要分清轻重缓急,从最急迫的事项入手,从百姓最期盼的领域入手,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入手,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的事项入手,提出2015年可以完成的、今年完不成但必须启动的、需要试点探索的改革清单,不断增强工作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三是部分重大改革工作要立即进行。要立即组织力量,对中央已经明确的领域进行改革,如单独两孩政策、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制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领域,要立改立行,搞好对接,立即启动相关工作。按照中央和省的安排,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服务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机构管理、金融服务“三农”等一些领域的改革试点及要求,要加快步伐,及时赶上,不能掉队。

重点突出八个方面的改革任务:一是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平台,促进土地有序有效流转,推动农村农业工作,推进“三权”抵押贷款;二是减化行政审批,推进联审联批制度机制建设;三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四是建设科技金融示范县,推进金融服务“三农”工作;五是强化生态**机制建设,全力争取省市对生态县创建工作的专项或优先支持;六是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常态长效机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七是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全面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八是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同志们,我们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县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创新,苦干实干,力争改革见实效、结硕果!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求,我局认真对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要点》和《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台账》,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狠抓改革举措落实,切实推进20xx年县委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现将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要点和工作台账任务中涉及我局的改革事项主要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中的“制定创新政务服务监督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和“制定xx市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办法”两项内容。我局高度重视深化改革工作,将其纳入单位年度工作安排,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对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改革的新目标、新要求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干部职工,并将责任分工逐个分解到相关科室进行实施。针对改革事项,进一步明确改革重点、任务和举措,着力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xx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行动实施方案》(xxx发〔20xx〕34号)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办法(试行)的通知》(xx办规〔20xx〕1号)等要求,我局负责起草了《xx县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办法(试行)》,通过征求县委编办、县招商局、县发改局等各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反复修改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xx年12月15日下发了该办法。

因目前省、市级未出台《创新政务服务监督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因此我县尚未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待省、市级出台后,我局将及时跟进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报县人民政府审定。

统筹创新工作机制,逐步形成重大项目建设全过程服务体系。通过制定《xx县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办法(试行)》,积极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围绕一支专业队伍负责招商引资、一支审批队伍负责项目审批落地,一支服务保障队伍负责一站式服务的制度设计理念,努力构建一流营商环境。通过以项目总协调人制度为核心的制度设计,形成互为支撑、相互衔接、构建体系、形成合力,进一步实现审批更简、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为破解我县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审批难、落地难等问题,促进投资项目快速落地提供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新部署和新要求,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强化政治责任。坚持把抓改革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切实提高认识,盯紧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倒逼工作进度,确保各项改革总体推进有序。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改革任务和具体事项,带头研究部署、带头挂帅实施、带头包抓落实,把改革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各项改革部署落到实处。围绕县委提出的工作要求,结合政务服务实际,提前谋划好20xx年各项改革工作和特色亮点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主持词

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充分认识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严格遵循育人规律,不断创新路径方法。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就必然要求培养与之相符合的时代新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进入新时代的迫切要求,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有培养一大批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各方面与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时代新人,我们才能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能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培养时代新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补足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理想信念动摇,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理论的清醒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努力创新理论武装新途径,提高理论传播有效性,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培养时代新人,必须遵循育人规律。一是要立足“长”“常”。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摒弃急功近利念头,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恒心,久久为功,抓长抓常。二是要注重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信息接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效果导向,创新育人的理念、手段、载体、途径,在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上同向发力,取得实效。三是要把握关键时期。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做事做人的基本道理融入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中,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培养时代新人,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涌现了无数先进模范,他们身上汇聚了感人的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建功立业。比如,湖北推荐的两位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和吴天祥,黄旭华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隐姓埋名三十载,为国防建设奋斗终身,影响带动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默默付出、科技报国;吴天祥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事,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湖北诞生了2万多个“吴天祥小组”,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为群众服务,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我们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以英雄榜样的高尚形象、感人事迹、精神力量去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

培养时代新人,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好的社会风尚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熏陶人、感染人、引导人,起到成风化人的积极作用。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要深化“五大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推进移风易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力建设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新时代乡村文明新气象。

【思想宣传范文】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实践性、人民性、创新性、开放性、时代性、真理性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品质及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思想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管用实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握“顶天”和“立地”两个维度,真正体现创新理论的思想性和行动指南作用。

从“顶天”来看,要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和价值;要让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从理论认识变成行动自觉,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和力量源泉;要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经验,进而上升成为系统化的理论总结;要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价值引领、舆论引导、国际传播等价值功能和实践指导意义,真正体现这个创新理论所具有的高度、深度和宽度。

从“立地”来看,要围绕当代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转化,进一步强调创新理论的实践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现实问题;要坚持以“思想引领,凝心聚气”为抓手,坚持“管用、实用”和“务实创新”的态度,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既有科学性又能接地气,进而推动创新理论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

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话语。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大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出,要创新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创新理论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入推动思想宣传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成就,值得我们深入总结。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来源。实践证明,西方的话语体系、西方的概念体系、西方的学术体系,无法真正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发展规律,更无法有效解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我们要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第一,要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的实践发展、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为来源和基础,不断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

第二,要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功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发挥价值功能和引领作用。

第三,要正确处理学术思想创新、内容创新与方法创新的关系,以高质量的学术思想为引领学术体系创新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根本所在。

第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体现学术创新价值、实践指导价值、舆论引领价值,确保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问题、需求和效果导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之一就是创新传播手段。要综合运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各种工具、手段、方法,全面推动创新理论“飞入百姓家”,进而入心入脑。为此,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传播手段创新,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技术、移动工具等相互融合,深刻影响并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进一步传播创新理论,需要学会综合运用新媒体手段,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走深、走细、走实,不断扩大创新理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深入全面调查研究,形成系统化政策建议和工作方案。要以实际效果立足点,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增强创新理论的诠释力和引领力。

三是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增进创新理论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中国和世界走向深度融合发展,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方案,需要在世界上发挥作为发展中大国应有的作用和担当。一方面,要向世界更好地说明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另一方面,需要向世界阐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案和积极作用,说明中国为何以及如何为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出新的贡献。

四是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选拔人才,帮助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新本领,打造并形成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思想文化工作者队伍。

【思想宣传范文】三。

改革开放40年来,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接力奋斗,实现了由“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书写了在新形势下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新篇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生动体现。在担任党的之初就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制度改革和创新,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强调知行合一。他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将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人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依靠人民结合起来,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要求鼓励地方和基层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治理、创新创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积极探索,从而把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都聚焦到改革和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上来。

灿烂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花,结出了造福人民的丰硕果实。党的xx大以来的5年,主持召开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20xx年至20xx年,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党的xx大前的10.2%下降到3.1%。我国已织就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棚户区住房改造2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上亿人喜迁新居。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以更宽广的视野进行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担当意识。

从推进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看,改革的总目标是全面的,定位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覆盖的领域是全面的,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改革的同时,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等;指导改革的战略布局是全面的,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的奋斗方向也是全面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在改革,重点在全面,关键在深化。而深化又主要体现在改革的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上,也体现在重大改革举措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上;还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同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联动上,即主动塑造政治关系友好、经贸规则有利、发展空间广阔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为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从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看,敏锐把握世界大势,强调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要做参与者、引领者。他提出“三个共”的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提出“四个共同”的全球治理理念: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还阐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三个推动”的基本主张,即推动二十国集团完成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变,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新变化,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所有这些,对于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影响深远。

全球治理内涵广泛,涉及经济治理、卫生治理、气候治理、国际和地区安全治理等。其中,全球经济治理是关键。在20xx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阐释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同时,他还提出全球经济治理的四大重点: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全球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这一系列重要主张体现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具有引领时代的鲜明特点。

在关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系列主张中,都有一个不犯颠覆性错误和不搞颠覆性改革的重大命题。他强调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强调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他指出,现行国际秩序并不完美,但只要它以规则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以共赢为目标,就不能随意被舍弃,更容不得推倒重来。可见,中国主张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是对现行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格局的改革和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这不但是中国共产党内政外交逻辑内在一致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利益和世界发展利益高度负责的生动体现。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顺应当今世界是创新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时代潮流,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他科学把握改革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为创新拓宽道路,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这些重要论述打通了改革与创新的内在逻辑,激发出强劲的创新力,促进改革与创新同向发力,推动现代化建设内外联动。

党的xx大以来我们党推动的全方位创新,不仅体现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而且体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创性实践中。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相贯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在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特别是中高端供给,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平衡。经过几年来的艰辛努力,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改革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新时代改革创新与发展创新紧密结合的鲜明特征之一,就体现在由发展出题目、靠改革做文章。创造性提出并坚定不移贯彻的新发展理念,从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的创新发展,到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协调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的绿色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的开放发展,再到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共享发展,都是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确立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价值导向,都彰显出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相互促进、改革创新和发展创新的同向发力。

经过不懈努力,现在我国已逐步构建起各种创新要素发挥集聚效应的广阔平台,不论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不论基础设施还是经济业态,不论商业模式还是消费方式,都日益迸发出创新的澎湃动能。仅从科技创新来看,目前我国科技实力已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一些前沿方向的创新已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慧眼”卫星遨游太空、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复兴号列车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这些创新成果,都是在我们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创新创造伟力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推动的创新还呈现鲜明的内外联动特点。在20xx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指出中方把创新增长方式设定为杭州峰会重点议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目的就是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在20xx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他强调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在新科技带来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要抢抓机遇,加大创新投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消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这体现了中国改革创新和发展创新同世界的联动。20xx年初,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总体目标相契合,同样体现了改革与创新的内外联动。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还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各领域的改革和改进、联动和集成,都必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强调坚持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积极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增强改革的穿透力;强调把我们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强调在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中,都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强调我们党在新时代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既要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又要把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等等。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思想宣传范文】四。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选人用人规律的深刻揭示,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道德风范,体现了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一、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

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党的xx大以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就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xx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20xx年10月,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20xx年12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各个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尽管不同,但忠诚干净担当是始终不变的选人用人标准。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

忠诚干净担当是对党员干部的普遍要求。忠诚是政治底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忠诚,首先是对党中央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干净是做人底线。必须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做事,严守纪律规矩,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担当是做事本分。要时刻牢记肩负的使命,尽职尽责、尽心竭力,自觉投身到火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忠诚干净担当是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

二、加强党性锻炼,安定为政之魂,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一要忠诚于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要求每个党员干部任何情况下都要时刻想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任何时候都与党组织同心同德,忠贞不贰。当前,特别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要忠诚于党的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党员干部要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

三要忠诚于祖国。在当代中国,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忠诚于党同忠诚于国家内在一体,忠诚于国家就是忠诚于社会主义中国。忠诚于国家就要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选择面前,毫不犹豫地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牺牲自己、服从大局。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忘我的奉献精神,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四要忠诚于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首要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主人,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父母官”,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忠诚于党同忠诚于人民有机统一起来。

五要坚决反对做“两面人”。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是好的,能够做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想、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但同时要看到,少数党员干部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口头上大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内心却存有疑虑,甚至求神拜佛、迷信西方;有的口头上大谈党的宗旨、群众利益,实际上却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信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有的不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即使学了也是用来应付场面、装点门面,更无心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有的忙于造声势、出风头,把精力用在做表面文章上,而对落实工作则不了了之,等等。这些就是表里不一的“两面人”。党员干部必须坚决反对这种“两面人”现象,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三、加强道德修养,坚持廉洁自律,打牢个人干净的从政之基。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党员干部若不能守住个人干净的“底线”,就会像大厦失去了支柱、大坝动摇了根基,必然带来政治上的腐败、生活上的腐化、道德上的堕落、法纪上的失范。做到个人干净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努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自古以来,欲明德于天下者,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则以正心为要。作为党员干部,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官德”,应该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正心正己,常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通过自省、自责、克己、律己,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不仅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还要慎微慎独,解决好小节小事小处的问题,既要大处着眼又需小处着手,防止“温水煮青蛙”。

二要用好手中权力。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确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坚持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纪律,在各种诱惑面前,一定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做到不该要的东西坚决不要,不能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全方位管理,加强党内监督,建立从严管理体系,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特别是要把一把手管住管好。

三要严守党纪国法。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更是自觉的纪律,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明显的标志。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筑牢廉洁从政的法治屏障,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习惯在党纪国法约束下作决策,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办事情。要把党纪国法当作带电的高压线,努力做遵守法纪、廉洁自律的楷模。

四、明确从政本分,牢记干字当头,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素质。

强调:“干部干部,要干字当头。这既是职责要求,也是从政本分”;“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有职务就有责任,有责任就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首先,敢于担当要克服不作为的错误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党的干部是人民选出来为人民服务的,更应该勤政敬业、以上率下,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如果只想当官不想作为,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就当不好领导,也不会受群众拥护。当前,党员干部担当尽责,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确立的行动纲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实施新时代各项战略,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其次,敢于担当要勇于应对各种矛盾挑战。现在,我们党正带领人民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需要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直面矛盾问题,敢于冒风险、涉险滩、攻坚克难,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工作。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亮剑、表明态度,绝不能有了困难就逃避、遇到挑战就退缩。

第三,敢于担当要不断增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能力。敢于担当,还要善于担当。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按照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本领素质,解决本领恐慌问题。高素质专业化,通俗地讲就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高素质着重讲政治素质,专业化着重强调在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较高领导能力前提下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树立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要真情关爱干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关注身心健康,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让多干实干的干部“不白干”,流血流汗的干部“不流泪”,受到误解的干部“不委屈”,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思想宣传范文】五。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总结经验中,坚持、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无疑是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不可或缺的“罗马大道”。

从发展进程而言,中国的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阶段,由以往浅层次、碎片化和非均衡性向深层次、整体性和全面性转变,这必然是一个伴随着阵痛和机遇的阶段。改革拒绝反复性、拒绝一叶障目,更拒绝隔靴搔痒和蜻蜓点水,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新阶段、新问题、新视野要求改革者唯有提升危机意识,冷静清醒面对挑战,扎实推进改革,避免改革反弹和走进误区,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综观古今中外之改革,无不是思想先行。中国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当下的“顶层设计”,表明了改革的主动性更强。思维是思想的导向,思维变则思想变。房子需要经常打扫,人们的思想同样也需要经常打扫。改革就好比一座房子,必须不断进行打扫,才能处处整洁有序、焕发光泽。辩证法讲究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改革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改”要求改革者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和自我纠错的意识,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失误甚至错误勇于反思、敢于承担。“革”则警醒改革者要对不利于改革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规则制度进行变革和剥离。建一座楼需要几年,可拆除一座楼几天就够了。不破不立,我们不能轻视“破”,但更应该重视“立”。不同于社会发展具有某种自发性,我们的改革具有目的性、主动性。这要求我们既要避免社会惯性思维的驱使,又要积极主动变革各种守旧思维。变还是不变,什么可变,什么不可变,朝着什么方向变,都要有清醒的认识。改革就是要变,就是要破除教条主义思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思想一旦转变为物质力量,就会成为摧城拔寨、破除守旧阻碍势力的巨大力量。

改革,不进则退,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看问题关键是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认清改革的本质,我们才能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回溯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我们强调道路自信,改革的进退与这条道路息息相关。中国的改革是一条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史无前例。中国道路抑或改革不是托古改制,不能臆想古代所谓的“黄金时代”,而是要把眼光注视未来,奋力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改革之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方向、原则问题。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不改革,就是维持现状,甚至退到改革之前。不管是赞成改革还是反对改革的人,他们都看到了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只是他们看待这些问题的角度不同,前者认为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改革在某些领域浮于表面,没有进一步深化造成的结果;后者则认为这些问题是改革带来的,应该回到改革之前。视角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看待问题的落脚点迥然相异。除了这两类言论,还有些人希望维持现状,这种人毫无疑问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接受更多人来分享利益。改革的目的是为绝大部分人的利益着想,如果放任问题发展,必然会危害到改革,最终损害最广大人民利益。逢改必反,来者皆拒,这是懒人思想,更是既得利益作怪。事实上,这些利益本应由更广泛的人群享受。每当改革进一步深化时,就会出现利益调整问题,所以这些既得利益者是维持现状的天然拥护者。不可否认,改革中诸如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浮现,但这不是改革本身带来的问题,恰恰是改革把原本就存在的诸多问题揭露出来。正如苏联解体,不能把责任附加于马克思主义身上一样,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绝非改革所引发。实践中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做好顶层设计,细化操作层面,切实深化改革,进而推动正视和解决。

反思改革不是反对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坚定推进改革的后果显而易见,苏东剧变前车之鉴足以警示后人;无正确方向推进改革,也会把改革带进死胡同。革故鼎新,必是天翻地覆。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改革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破除一切积弊,把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系于改革一身,但中国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是坚持惯性思维抱残守缺,还是进行思想解放推陈出新?改革开放40年历史业已证明了改革正确性和必要性。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下,中国改革到了要狠推一步、猛击一掌的历史时刻,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是中国当下必然之选择。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最终要付诸实践。改革不是推倒重建,采取简单取代或彻底否定,都是在改革旗帜下摒弃改革,这种改革往往是在“重建”掩护下的消灭。邓小平曾深刻指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改革是对原有不适应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的改变,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具体体制。很明显,改变的是具体体制,坚持的是根本制度。体制和制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改什么或不改什么,这既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所支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苏东剧变已经告诉我们,放弃四项基本原则、放弃社会基本制度,放弃意识形态,最终只会走向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改革进程中的成果和教训并不是改革的单纯试金石,不是仅仅验证、说明改革正确与否的新例证,而是改革更加锋利的磨刀石,既是对改革的实践检验,又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剧,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等。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更大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时代,必须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20xx年,我委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重大改革决策部署要求,组织全委人员及时认真学习传达上级的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从思想上提高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认识。

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求,结合我委工作职能实际,及时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职能科室、每一个具体人,强化职责、明确责任。对事关群众利益的工作事项,认真组织排查梳理,严格按行政效能建设要求,能下放的下放、能简化的简化,在全县积极推行实施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一点通”项目,按照“就近办、来就办”的原则,实行县、镇、村三级联运,极力打造在全县任何一个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点都能办成事的工作运行平台,最大化服务群众,解群众所急。

深入推进人口计生“点金富家”和“暖家帮扶”行动,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社会救助长效机制。

1、积极实施“点金富家”项目。20xx年,我委按照创新人口计生“生育关怀”工作机制要求,自筹资金,计划分三年时间,为全县100户有主动创办种植、养殖等致富项目并先行自筹资金搭起项目框架的计生困难家庭无偿提供0.5-1万元政策资金帮扶。20xx年帮扶23户计生困难家庭,共发放帮扶资金14.1万元;20xx年帮扶38户计生困难家庭,计划发放帮扶资金13万元,第一批已发8.4万元。一是存在问题。该项目所需资金目前是计划生育公益金中一部分,我委自筹一部分,尚未完全纳入县财政预算,因资金有限致帮扶面不大、帮扶度不够,20xx年可能因资金的问题导致这项工作不能如期实现。二是建议。县政府要将该项目帮扶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每年拨给项目所需专项资金,确保“点金富家行动”深入持久的开展;各镇党委、政府要积极做好项目户跟踪服务工作,县农委等相关部门要在技术上给予项目户最大政策支持,确保项目户实现致富的目标。三是下半年工作安排。继续做好项目户的跟踪服务指导,加大资金使用评估,筹集并落实第二批项目资金。

2、扎实推进“暖家帮扶”行动。重点解决我县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简称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实际困难,及时兑现省特别扶助政策,对年满60周岁人群提供养老政策保障服务,为农村、城市无业的扶助对象缴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保额500元的家庭成员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及家庭财产损失综合保险,对有再生育意愿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给予资金上的扶持,联合住建局提供城镇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联合教育局为残疾独生子女提供免除高中阶段学杂费、入院校就读补贴50%学费及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助的保障,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政策扶助家庭。一是存在问题。目前部门联动、综合实施扶助保障不够。二是建议。要以县政府牵头,对各部门的优惠政策、救助保障范围进行梳理整合,统一出台文件进行规范运作。三是下半年工作安排。进一步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政策人群调查核实,切实把各项保障有效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