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观后感 >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通用16篇)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通用16篇)

时间:2024-04-14 04:59:04 作者:笔砚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加深审美体验。阅读之后,读后感是我们总结和记录自己思考的方式,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灵感。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作为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我特别向往田园牧歌一般的生活。最近读了沈从文老先生的《边城》,大师笔下哪儿小小的边城水乡让我迷恋不已。

《边城》讲述了湘西小镇上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胧但没有结束的爱情,可是爱情不是这本小说的全部,大师用平淡的比较微微讲述了湘西小镇上淳朴的风土人情以及那如诗如画的景致。

读了这半数,我体会到一个人对一片土地的热爱,是懂得它的残酷以后去心疼那背后醉人的风光。读完全文,我就开始向往哪个远在湘西边境的小镇。木制的吊脚楼,摇曳的红灯笼,超市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还有那升起在旧村庄上的青炊烟。这一切,构成一幅年代旧远的画,让人向往不已。在这本书中,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样温婉清澈;老爷爷慈祥又宽容,船夫们浪漫又豪爽,就连生活的无奈,在这个地方,都带着诗意的色彩,让我们既看到了湘西人在命运钱的无助与忧伤,又产生对美好人性的信仰。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比如说翠翠和祖父去看龙舟比赛,当地的龙头大哥送了他们很多吃的。翠翠祖父去世,周围乡亲都来帮忙……而相比下,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人与人之间人情淡漠,有时候,甚至邻居之间都相互不认识,这不得不让人遗憾。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每一个人都有宁静的理想,人与人之间没有私心,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建造一个像家一样的世界。

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像《边城》中的人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生活。

沈从文散文选集读后感

沈从文。

散文。

选集读者只要稍稍细心,就能清晰地感觉出沈先生散文的风格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阶段特点。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沈从文散文选集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读完了长河,沈先生的文笔向来见章于细微,却不露雕琢之功,落眼宽阔下笔敏感细致,却能始终如一的抱持素朴不失妍美的情怀。看他的文字常想到他的人,他的人生,以及与他心意一般的人的种种悲哀。

像沈从文这样心意单纯的人,大多容易依赖自己有双好眼睛,有副灵巧的感觉,肆意顺从自己,不加考量,拗在自己感觉中得意陶醉下去,让旁观者感觉矛盾,有种感同身受的痛惜,不计后果的感情大多难以好好收场,后来种种如凉水泼头有些东西在时间中不断剥零凋落与你想象中美好的印象天差地别,还不是只好麻木崩溃或者勇敢机智的应和下去,这是何其难堪的经历。

很多话我说不好,看到别人难堪我更加容易张口结舌。在我见来,轻率与天真某些时候并无分别。草草热切的感情有太多太多,那不知所以,一往而深的势头恰如长河,赤诚奔淌,无路回头。至而成魇,不得解脱。

长河是沈从文先生的最后一篇小说,仅仅完成了不到半部。此后他再未动笔写过小说,余生埋首研究文物。在与生活不断冲突的痛苦下,人终于从天真开放变的低垂沉默,其间心态几度失常,怕是连说句:天凉好个秋这样刻意的心思都提不起来了。也许与一个人颠沛流离的心理历程比起来,小说的结局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写出未写出的所有事都已是注定,所有的猜想和向往全是幻影。生活有时好比入海的方向,你的刀舞的再凶猛也断不住一丝水流,如果可以的话,就支起枕头好生听下去吧。

我能想到的只有长河中的那段话:滩水在静夜里很响。更远处大山,有一片野烧,延展移动,忽明忽灭。老水手站在祠堂阶砌上,自言自语的说:“好风水,龙脉走了!要来的你尽管来,我姓滕的什么都不怕!”

那灰突突的山水中也透的出的明亮,洁净如宣纸,衬着淡如点墨的豪情和快意,如风里云烟,钱塘水潮,消去了便再也见不到了。

“侬是失家人,萍身伤无寄。江湖多风雪,频送侬来去。风雪送侬去,又送侬归来;不敢识旧途,恐乱侬行迹。……”

——题记。

这时失望的浮萍来诉说自己凄惶的心情时所唱的歌,虽然没有换取一些眼泪来,却新交到一个朋友——小草。一句“小草儿,漫伤嗟!同样漂泊有杨花。”让浮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同情的爱抚。

浮萍羡慕地询问小草有关温室的情况。小草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小萍儿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几个疑问,小草毫无顾虑地议论着它所遇见的诗人。

即使是在这种不惬意的地方,浮萍也不再失望,小草也不后悔,因为它不再孤独,因为它是为目标为追求而留在这儿的。

听着它们的谈论,我脑袋理论却在幻想那个“虹的国度”——玫瑰色的云彩,金刚石的小屋,有一个银白翅膀,而翅膀尖端还有个蘸着天空明蓝色的小仙人,还有一个坐在蝴蝶背上,用花瓣上露珠当酒喝的真宰。

我认为,当小萍儿与小草交谈那会儿,小萍儿心中已经不再幻想那虹的国度,因为它精神上有了寄托,心情不再消极。

忽然打了个冷颤,是因为这天气吧!

看着阳光下那低着头的葵,我想那应该不是“它”想要的世界。看完《狂人书简》,才明白葵心中“虹的国度”是爱的情感世界。葵为“感情”而愁,它急于想要履行爱的义务,急于挑起爱的担子,但似乎想而不得。

我突然想到席慕容的一首诗《一颗开花的树》:“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此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你我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守在你必经得路边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生前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的这首诗,大概就代表葵最终无奈低头的痛心,葵等待又想前进,急于担起又怕失去爱的最佳诠释。

曾经看过这样一首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可能用我17岁的心情还无法体会到作者对爱情的无奈,就像我不明白葵最终低头的痛心一样,就像我不确定小草羞涩地转过头时,心中是否充满对跛脚诗人的爱意……也许等我到70岁的时候,才能真正感悟世间神圣的——爱。

又翻出沈从文先生的散文。犹如在风里雨里辗转漂泊数圈之后,重新回到了自己可爱的家乡。“河水已平,水流渐缓,两岸小山皆接连如佛珠,触目苍翠如江南的五月。”“山谷中不知何处有鸡叫,有牛犊叫,河边有人家处,屋前后必有成畦的白菜,或相间以红萝卜。”

沈先生的散文形式上大多清淡如绿茶,温润如古玉。若以浮躁的心情粗略一看,想必大多数人的感觉会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言:“没劲。”沈先生的行文中,永远没有也不需要哗众取宠和故作惊诧。一切皆源于天然。惟有沉心静气细细品读之后,方觉其山光水色,暗香深藏。沈先生的文字,是越品越味深,越读越入心。

《沈从文散文》一书是按类别分成“怯步者笔记”、“南北风景”、“湘行书简”、“湘行散记”等四部分的,而没有计较时间顺序。但读者只要稍稍细心,就能清晰地感觉出沈先生散文的风格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阶段特点。

二十年代初期,他极年轻,胆怯、腼腆、自伤、神经质般地敏感,再加上生存的无奈、现实的黑暗、世态的炎凉以及爱而不得的失落与迷茫,所以那时候的文章中多一些令人苦闷的矛盾,多一些喃喃的低诉和痛苦的挣扎。但是,被生活遗弃的艰难辛酸并不能阻止他对现实丑态的讽刺与批判,更没有磨灭他骨子里的自尊、倔强以及对未来的梦想。在《水车》一文中,他讽刺走狗般的“匣子”(汽车):“不仅跑趟子快慢要听他腰肩上那人命令,就是大起喉咙吓人让路的声音,也得那人扳它的口。穿靴子其所以新,乃正因其奴性太重,一点不敢倔强的缘故,别人才替它装饰。”同时他借水车的口写自己对生活的不屈与乐观:“因失望而悲哀的是傻子。我的歌,终日不会感到疲倦。”

那个时候,除了自己在“黑夜”里唱歌外,他还经常站在洋槐树后面倾听自己心目中的女神那“生着一对银白薄纱般翅膀”的歌唱!

二十年代沈先生的文字犹如梅花玉镯,戴在那个时代的腕子上,黑色底子里鹅黄透亮的梅花,是闪烁的星星,温婉、高洁而坚强地照着寂寞的夜行人。

而晚年沈先生的文字则笔法极其简净,风格如带有九只眼睛的天眼玉髓,平和、圆润之极亦绚烂之极,更充满了大智慧。“鸟鸣山更幽”--这真是稀世的天籁。

沈先生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在温和、蕴藉、平常中深藏着巨大的惊人的智慧和力量。正如他的表侄黄永玉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言:“他(沈从文)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记得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我想,老子所说的,必定是指沈先生这样的人。

沈从文散文的读后感

《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记录了沈从文故乡湘西特异的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他以乡村中国的眼光表现普通人的命运和质朴的生命形式,较多的继承了中国古代游记与笔记的传统,能够简练流畅的写景叙事,穿插着对往昔的追忆,平和之中自有其动人之处,名篇《箱子岩》、《桃园与沅州》。

湘西的纯美一尘不染仿如桃源。陶渊明描绘桃源,亦不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就好比看一幅晕着水的淡彩,通篇文字如同浅水一样地流淌,润泽着读者的心。看似毫不用力的涂抹,出来的线条却清朗通灵;几乎白描的手法,不杂一丝的议论,不着痕迹地触动读者的心弦。

《鸭窠围的夜》中,“这地方是个长潭的转折处,两岸是高大壁立千丈的山,山头上长着小小竹子,长年翠色人。这时节两山只剩余一抹深黑,赖天空微明为画出一个轮廓。但在黄昏里看来如一种奇迹的,却是两岸高处去水已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这些房子莫不俨然悬挂在半空中,借着黄昏的金光,还可以把这些希奇的楼房形体,看得出个大略。”这里写到了吊脚楼,它是一种民间建筑。美丽的湘西,山奇水异,令人徘徊不忍归去。而古香古色、建筑风格特殊的吊脚楼,更添得山水几分韵致。在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城,沱江傍城而过,当地人临河而居,一幢幢吊脚楼,高高低低参差错落。吊脚楼的一端以河岸为支撑点,另一端则悬在水面,高高的悬柱立于水中作为撑持,充满着一种力量的美。他将一种普通的民居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大家面前,一幅山、水、吊脚楼完美结合的图画显现出来。《箱子岩》中还有这样的描述“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

我曾问过自己,何为命运?曾几何时一个桀骜的人也屈于把命运挂在嘴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对于自身命运的逃避,看似扣上了一顶硕大而沉重的帽子,却掩盖了不争而懦弱的事实,而命之高低起伏,好坏与否,好像颠倒说之也能行得通。

我依然坚信努力是会有所回报的,这样的回报不是当下,而是未来的某一天,你会庆幸当初的自己,那种执着和勇敢,这个世界不是大多数人的以为就是正确的,不甘于平淡的人生毕竟是少数。我曾相信只要一直奋斗下去,是会得到一个期望值,而我,离这样的目标更近了一步。我会自认为过去的辛苦是值得的,在那种嘲讽和笑妄的闲言碎语中,我挺住了,而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华严经》云:“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意思是如果你修行佛法,就应当做到极致。虚云大师曾说:“登山须登顶,人海须到底。登山不到顶,则不知宇宙之宽广,入海不到底,则不知沧海之深浅。”讲的是佛法的修行,对于真理的寻求应当抱着探求究竟的态度。其实,就算你不修行佛法,做其他的事情,也应当做到极致。只有在极致处,生命才有光辉。也只有在极致处,才有可能通向最终的倒库。拖泥带水,瞻前顾后,那么,就永远活在泥潭中。

佛陀说,“你是你自己的主人,没有人可以驾驭你。”我们不相信有人回来奖励我们或惩罚我们,只有自己可以奖励自己,或者惩罚自己。时间给我们的不该只是答案,还有坚韧,宽厚与温柔。

当我从那个黑暗的年代走向寻找光明的路途,我遥望本该坎坷的征程,当有那么一点希望时,我是欣慰的,沿着生命的海岸线一路向前,再也找不回年少的印迹,岁月,抹去了我固有而璀璨的青春,剥夺了我的青涩,却留守了我的轻狂,我以稳重的步伐走向成熟,也亲手打开一场期盼已久的纤窗。

好一番到极致的梦想,既然奔跑着,就别停下。我不能说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曾被一些人否定的我,又何须今时今日在乎他们的眼光。我想有一天,当我那些被人可笑和看似不切实际的未来变成真,我想我也会一笑而过,毕竟这些人给了我叛逆和倔强。既然选择了,就一直铿锵,既然学会了行走,就继续学着奔跑远方。

当我一天天在走向奔三的时光中,后来的我时常觉得人不属于动物,人的生命更像是季节,春夏秋冬,寒冷的冬天总会突然来到,让人猝不及防,可春天也一定会如期而至。

想象着那些看不到希望的日子,我心里忽然变得坦然起来,人,必须接受自己是孤独的。孤独是我们自找的,因为我们太珍惜自我。太多习惯用你拥有多少东西来评判你是谁,其实你的身份并不是靠你拥有什么来决定的,这两者是不同的。我不是一个证悟了的人,我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我又很多的恐惧失败和期望,有人说:“只要人的心里有不安全感存在,就一定会有信仰。"人要有信仰,可我是缺少了,这是极其可悲的事情,我想思考了无数次我该需要怎样的人生,或者是我该要如何走,怎么走。我不禁感叹了无数次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对,一切变的太快了,人们往往走得也太快了,太快的结果都好像是为了赚钱,赚钱为了什么,为了获得幸福,为了自我满足与需求,我们拼命赚钱,可是我们的视野太狭隘了,狭隘到只剩下金钱了。

时间不会等我们去虚度,但一定会等到给我们一个结果,我们走成了有限的生命,却也拓展了无限的可能,我们漫步人生,也行于霞光满溢的陌路,做一个忐忑的行者,坚忍出自我的大好红尘。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

春节期间,闲着没事让孩子给找几本书看看。孩子很高兴的拿来几本,其中就有沈从文的散文集,尽管之前沈从文的书我也读过几本,但我还是很认真的读了这本散文集,沈从文的书大都以流畅细腻的手法,描写作者的故乡湘西纯朴的民风为主。在这本书中给我影响深刻的是那篇《边城》。

在《边城》里作者描绘出诗一样幽静的画面;蜿蜒曲折的小溪,白塔旁独居的老人,一个女孩,一条黄狗,“河中游鱼来去皆可记数”。书里我们看到的人是纯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这样一篇文章读后,使人深思憧憬于湘西的神秘,向往那种古老纯净的生活,感觉身在世外,又纠缠于作者这种矛盾的知识分子心态,脑中只是一幅画面,一幅幽远心向往之的画面。

沈从文散文集读后感2

秀秀和她的祖父就住在城口,每天给进城的人渡船是他们唯一的'工作,有时祖父进城打酒,秀秀就和她的小黄狗为客人渡船,而小黄狗也听话地为主人拉绳引船,动作娴熟敏捷。这样,生活过得平淡而又快乐。

不知不觉秀秀到了要嫁人的年龄,平淡的生活也因此慢慢走到了尽头。我觉得那是个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情,当看到秀秀第二次遇见了二老的时候,我开始幻想他们以后甜蜜的恋爱,可是当向秀秀提亲的大老下船出了事后,我知道秀秀的快乐将一去不复返了。的确,自那以后,秀秀的生活一天一天地发生着改变,致使最后永远失去了她的祖父,也失去了每天为人过渡的那条船。

合上书,我的心里很难过,为秀秀的遭遇,也为她的祖父,因为他们是多么善良的人,多么快乐的人。秀秀常要爷爷唱歌给她听,而爷爷又粗又哑的嗓子唱起山歌来却又显得那么质朴、那么憨厚,总逗得在一边和黄狗玩耍的秀秀开心地笑。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有山,有水,有鸟鸣,有歌声,有欢笑,……而现在全被打破了。

故事虽然用灰色的背景为秀秀的未来打上了一个省略号,以悲剧收场,但我却非常喜欢《边城》,喜欢《边城》里每一个善良朴实的角色,尤其是秀秀的爷爷。

他的大半辈子都在管理这艘渡船,却从来不收人家一分钱,有时客人想答谢他放了些钱在船上,他是追上好几里也一定要把钱还给人家,所以人们拿这位倔强的老头也没办法,只好在他进城买东西的时候多给他加些肉,加些酒来酬谢了。平时他还会托人买些上等烟草,过渡的时候谁需要就慷慨奉献;到了天热些他还会和秀秀准备一大缸水,里面放了些清热、解毒的草药给每位客人喝。爷爷是个老实人,为秀秀的未来担心,却从不把烦恼告诉她,只是紧锁在眉头里一个人承担。可以说在那个雷电交加的晚上,爷爷走得是不安心的,因为他并没有把秀秀的终生大事操办好。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

又翻出沈从文先生的散文。犹如在风里雨里辗转漂泊数圈之后,重新回到了自己可爱的家乡。“河水已平,水流渐缓,两岸小山皆接连如佛珠,触目苍翠如江南的五月。”“山谷中不知何处有鸡叫,有牛犊叫,河边有人家处,屋前后必有成畦的白菜,或相间以红萝卜。”

沈先生的散文形式上大多清淡如绿茶,温润如古玉。若以浮躁的心情粗略一看,想必大多数人的感觉会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言:“没劲。”沈先生的行文中,永远没有也不需要哗众取宠和故作惊诧。一切皆源于天然。惟有沉心静气细细品读之后,方觉其山光水色,暗香深藏。沈先生的文字,是越品越味深,越读越入心。

《沈从文散文》一书是按类别分成“怯步者笔记”、“南北风景”、“湘行书简”、“湘行散记”等四部分的,而没有计较时间顺序。但读者只要稍稍细心,就能清晰地感觉出沈先生散文的风格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阶段特点。

二十年代初期,他极年轻,胆怯、腼腆、自伤、神经质般地敏感,再加上生存的无奈、现实的黑暗、世态的炎凉以及爱而不得的失落与迷茫,所以那时候的文章中多一些令人苦闷的矛盾,多一些喃喃的低诉和痛苦的挣扎。但是,被生活遗弃的艰难辛酸并不能阻止他对现实丑态的讽刺与批判,更没有磨灭他骨子里的自尊、倔强以及对未来的梦想。在《水车》一文中,他讽刺走狗般的“匣子”(汽车):“不仅跑趟子快慢要听他腰肩上那人命令,就是大起喉咙吓人让路的声音,也得那人扳它的口。穿靴子其所以新,乃正因其奴性太重,一点不敢倔强的缘故,别人才替它装饰。”同时他借水车的口写自己对生活的不屈与乐观:“因失望而悲哀的是傻子。我的歌,终日不会感到疲倦。”

那个时候,除了自己在“黑夜”里唱歌外,他还经常站在洋槐树后面倾听自己心目中的女神那“生着一对银白薄纱般翅膀”的歌唱!

二十年代沈先生的文字犹如梅花玉镯,戴在那个时代的腕子上,黑色底子里鹅黄透亮的梅花,是闪烁的星星,温婉、高洁而坚强地照着寂寞的夜行人。

而晚年沈先生的文字则笔法极其简净,风格如带有九只眼睛的天眼玉髓,平和、圆润之极亦绚烂之极,更充满了大智慧。“鸟鸣山更幽”--这真是稀世的天籁。

沈先生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在温和、蕴藉、平常中深藏着巨大的惊人的智慧和力量。正如他的表侄黄永玉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言:“他(沈从文)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记得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我想,老子所说的,必定是指沈先生这样的人。

生活是活动的,图画是静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图画供以人欣赏。农村山城是一幅静止的图画。千年万年不变。生活里面的人叫画中人。他们在社会上地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画中一切于画外的人永远充满向往。唐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记载:问今是何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些无论魏晋的人的生活在别人眼中却是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怡然自乐。

他们无法摆脱如画般静止的命运与生活这潜在流动的悲剧命运《边城》里那一种沉重古老静止的边城风景,以及边城小人物的生活状况,如画而画中的人物呢?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这生活无形中就够成了一幅图画,有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意象与味道它们沉淀了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作为图景,有永不退色的鉴赏价值,浓厚的乡土气息作为真实,却有它无法承载的厚重作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另种悲凉,无奈翠翠的母亲与一个军官私生下她就早死去,父亲她刚诞生起就远去从小相伴翠翠的是黄狗,爷爷,渡船,渡口以及对母亲依稀回忆。

成年累月感受的是临溪石头,天光日月,河风。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的黑黑。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动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鼬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俨然图景中一道风景。她生活在这亘古不变的图画里。风和晴朗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往水中抛去,镞的使身边的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张着耳朵听祖父讲城里很多年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含嘴里吹迎亲送女的曲子...遇到过渡的是新娘。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缘缆索让船缓缓过去。花轿到岸拉,翠翠必战在小山头,目送这些远去,方回转船上,把船靠近近家的岸边。独自哼唱或采一把野花束在头上装扮新娘子...

平静,古老而祥和,自然朴实。然而翠翠却是敏感脆弱,孤独忧伤的。倘使爷爷死了...吊脚楼上的曲声与这幽怨的心思相对应。倘使爷爷死了,会有户人家等着她?这是她唯一透破这图画的路?引出了翠翠心中隐秘幽暗的一段爱情故事。笔触冷静平淡,语句没有任何宣染艳丽。白描淡淡的不能再淡。然而白描中仍看到结果的厚重。隐秘忧伤的是他们的爱情没有开始就消失。翠翠不做声,心中只想哭,可是没理由可哭。祖父再问下去,便引到了翠翠死去的母亲...老人说了一阵,沉默了...原来来做媒的是为大老。而站在对溪高岸竹林里为她唱歌的却是二老。二老想做云雀,二老有诗人性格。翠翠喜欢二老不喜欢大老。文字总在二老是为要一座碾水房还是一只渡船着游动,在渡船上爷爷反复询问中延续。二老爱翠翠,喜欢翠翠,他在碧溪阻为她唱了一十七个晚上的歌。他认定自己命中就是个撑船的。

翠翠感觉生活太平凡了,感到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翠翠梦见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而先说媒的是大老,大老却死去了。翠翠还不知怎么回事就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二老因为家庭的阻力,舍弃翠翠下桃源去。翠翠的爱情破灭。爷爷死了,她仍与黄狗来弄渡船。

整个只在一幅平静沧桑的的图画中。给人无以承受的悲呛,无以承载的重量。画外多少人对这种白描的图画不感兴趣?不会想象那里是个世外桃源?但有多少人真正去过文中所表叙的生活?生活不是图画。生活需要流动。

到了冬天,那个塔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茶峒。凄凉朴素,忧伤结束了。

所有心思浮动,所有山川日月沉静入画中,凝结画中。沉积它厚重的背景:世外桃源还是小山城?小山城是世外桃源,可那种生活却不是想象的。所谓无论魏晋的人从不知自己是神仙和遗民。

一片树林、一片大地、一个蓝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座小屋、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步伐、一辆自行车、一辆轿车……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人手所创造的不知道得否满足于他们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当你贫乏的时候,追求的是财富;当你动荡的时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这景象本应符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沈从文散文的读后感

沈从文1934年还乡的笔下,给了我这么个朴素美好的`想象。先生这此还乡记下湘西的故友、湘西的水手、湘西的夜、湘西的流水……十几年未回湘西,故乡仍未如何变——却又变了,那人有的走了,那镇换了个面……为什么呢!

人还是那么地朴素大方,可那大笑背后藏着的尽是心酸!就那水手们,十六年前沿河的码头,有一半停着高大的运油船。宽平的河面,整齐的码头,来往的水手船上朱砂、水银、苎麻、布匹……装得满满当当。不说那白天有多么人声鼎沸,就是落日余晖剩余一片深紫时,浮荡的催橹歌声,是如何壮丽稀有。可瞧瞧十六年后!各河沿岸破烂不堪,船被绑在一块,标着“此船出卖”。水手买船!何等凄凉!当年大方爱笑的精悍青年呦,现在成了要为货物分量争吵的骨瘦如柴的小子了!为什么?是什么把这桃源搅得这般不好!悲愤过后也只能无奈地感叹句:“时间造化弄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钢铁大船扬帆启航,谁还用小破船运货?这是“人生”的苦味,欲望和悲哀都十分神圣。我们不配用钱或别的方法渗进他们的命运里去,扰乱了他们生活上应有的那份哀乐。人总得看开,所以他们又大笑起来,只是有些苦。

30年代面临的,几十年后仍在面临,你看那中国南边的某条河上,曾经渔民放一群鸬鹚入水,在竹舟上撑蒿,光着脚、卷着裤腿,黝黑的双脚、嘹亮的嗓子一动、一吼,水花飞溅,歌声朗朗。一会鸬鹚跃出水面,被绑住的脖子卡着新鲜肥美的鱼。这属于江南出神入化的“鸬鹚捕鱼”,还不是抵不过历史的洪流,被淘汰了罢!那山仍是那山,那水仍是那水,那人却不是那人。岁月蹉跎,物是人非。幸运的是,湘西的水手,还能在历史哀乐中唱上一曲橹歌。

文档为doc格式。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

下面是我对他小说的一些看法,才疏学浅,有不到位的地方请多多批评。

“朋友们,你们拉纤从这里经过,不拘是薄暮,是清晨,请你们把歌声放轻。这土堆下面有一个年青朋友的长眠,他死的是不很心甘的。”

看完上面这一段碑文,再加上《爹爹》第一节,对于纤夫生活的叙述,很难相信沈从文在第二节开始只字不再提纤夫,我还以为他会一直把纤夫那种悲苦命运延续下去呢。但是他没有,而是转入了写那个叫做吴成杰的傩寿先生,原来那位先生就那那位死者的爹爹。

这就是沈从文,他不会以情节来取悦读者,如果你看多了他的文章就会发现,总是那样平平淡淡地开始然后再平平淡淡地结束。但其中却有一种力量吸引着你看完,不是对最后结局的关注。沈老先生的结局也总不会让你失望,即便《爹爹》到最后,那个在众人心目中的好人也伴随着儿子而命归黄泉,我们也看不到一丝的悲哀。为什么呢?这缘于他对儿子的爱,这种爱就如琼瑶小说中所描写的爱情那样热烈,却又无限地深沉。而你也始终都伴随着主人公感受那垂手可得的忧伤。

这位爹爹为他的儿子做过什么?没有,我们没有在小说中见到他儿子的出现,因为小说一开始他就化作了一段碑文。

倒是那个近于“迂而且傻”的傩寿先生在妻子死后没有再续弦,这与他本人没有多大关系,甚至还有人看上他的小康生活而想从自己亲戚中选一相宜女人送给他,这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三十岁以前他怕后母对孩子不好,而三十岁以后又要想着为孩子结婚娶媳妇了。

就是这么一位平凡的父亲,他却无时不在小说中表现着对自己儿子的关爱,儿子活着的时候如此,儿子死后也不忘记,只不过他把爱给了周围所有的人。

有人把沈从文的小说分为两大类,“一类用冷隽的写实笔调表现都市绅士阶层的道德沦丧……一类用了温暖的抒情笔墨描写村野间耕夫船户的淳朴人性……”(摘自武汉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

如此看来,《爹爹》显然属于后一种类型了,但如果不多读几遍你是体会不出其中的那份深沉的。看看其中关于傩俦先生思维描写的一句话:“多吃一碗是为儿子欢喜,少吃一碗饭是为儿俭积。”儿子死后,他关闭了药铺的门,去玉皇阁与孤魂野鬼为邻,在长长的钟声下哭着过日子。

但只要有谁家的孩子被打伤、摔伤或者是被甘蔗割破了手,他还是会去治疗,而且不收取报酬。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把他们都当做了自己的儿子,只是自己对儿子的爱的一种延续。又或者真如周围那些人所说的,他成了一个“好人”,只是为了给那小城市的人看病而存活着,看上去夸张得有些像童话了。

三个月后,傩俦先生的`药铺又重新开张了,但作者却没有再写他是如何做生意,而那些病人不是很穷就是忘了带医药费,而他又全然不在乎。

终于有一天,他可能是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又去玉皇阁找那那个把念经看得并不比说话为有用处的和尚来为儿子做道场,或者本就是打算为自己做的,作者在临终了这样安排情节,不知道是无法为这深沉的爱找到更好的结局还是说说那位傩俦先生的愚昧。谁知道呢?等以后我买来沈从文的小说来慢慢研究吧。

看完沈从文的《爹爹》,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来写。如散文般不必太在乎情节地去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又如诗歌,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创造一种意境,表现人性的美与最实的情感和欲望。你也可以这样试试,让自己的文章也浪漫一次。

沈从文的散文,读后感

沈从文于1934年因母病回故乡湘西,一路上他用充满温情的语言书写了那个年代故乡的山水、风情,于是便有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透着空明与澄澈的《湘行散记》。在他的书里,在我的眼里,一切的景、物、人、事无不使人的内心柔和、温暖、感动。

沈从文的老家凤凰位于沅水中游,他从小在这儿长大,十六岁起随军队辗转于川黔湘边境,因而一提笔,那朗然入目的山川景色便跃然纸上,“全河是大石头,水却平平的,深不可测。石头上全是细草,绿得如翠玉,上面盖了雪。船正在这左右是石头的河中行走,实在让人感到妙不可言。”“吊脚楼尤其使人惊讶,高矗两岸,真是奇迹……到这样地方,使人太感动了”……他的文笔胜于丹青,如水般流淌而过,一幅幅沅水两岸的秀美图景便被勾勒出来,勾起了我对湘西的向往。

然而,他的笔墨更多地却落在了那些质朴而可爱的人们身上。《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朋友是个爱玩字画也爱说野话的人,是个懂人情、有趣味的旅馆主人。沈从文离开时,天落着雪,那大雪茫茫的清晨,天刚刚白,他就这么从热被里钻出沿岸追了三里路赶来送行。“一路复兴,一路复兴。”那么嚷着,于是他同豹子一样,一纵又上了岸,船就开了。如此情义,令人动容之至,若是放到现在,怕也只是躺在床上随便发条“一路顺风”的短信而已吧。想起《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妇人在吊脚楼窗口向河下人锐声叫道:“我等你十天,你有良心,你就来——”幽怨之至。而那水手呢,虽然或许正在急水滩头趴伏到石头上拉船,一定却记忆着吊脚楼妇人的'一切,心中感觉十分温暖。在沈从文笔下,还有那些有了酒喝就兴高采烈、行船如飞的纯朴船夫,那些“黑脸黑手脚”的挖煤汉子,那些看到龙船比赛就高兴得大喊大叫的孩子,那些勇敢而又和气的青年军官,乃至于那些粗暴而又不乏豪爽的土匪,组成了沅水两岸特有的乡野人文景象。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午后,阳光正好。捧一杯香茗,靠着窗,感受着《边城》中淡至无形的意境,被书中的淡淡忧伤触动。总感觉《边城》就像是那寥寥几笔,轻描淡写的国画,所有的人都隐没在那朦胧飘渺的山水中,所有的故事就那样安安静静的发生着。仿佛像别人遗忘的角落里发生的一件无人知晓的简简单单的事。而看完这幅画,听完这故事,似乎自己的心中什么也没留下,却又心事重重,小鹿乱跳。

边城里有着沉重古老而静止的风景,茶峒,小溪,溪边白塔,塔下人家,家中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有着相依为命的温馨。当太阳升起,小船开渡;夕阳西下,收渡回家。这些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场景,却带着种沉寂凄婉的沧桑。无疑,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是善良的。可也许正是这些善良的结合才有了后来结局的无以承受的悲怆。正如作者曾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都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天保的死去,傩送因为家庭的阻力和心里的压抑选择了离开,翠翠的爱情还没开始就已结束了。结尾处“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给人留下些许伤感却又隐隐的期待。这个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男子还不曾回到这里来。而翠翠却一直在等待,等待这个让她魂牵梦萦的人。

不管是哪一种,我想有一份遗憾才更触动人心吧。其实,幸福与否,值得与否,仅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总觉得,等待也是一种意境,一种独特的意境。很美,也很有诗意。即使傩送不再回来,对于翠翠来说,这漫长的等待或许更能贴近彼此的心。痴心以待,纵闲愁万种,却无语怨东风。也许这便是相思相望不相亲吧。只翘首远方的凶滩,守望着一生的迷梦。

等待就像一场开在自己心里的暗恋的花,与他人无关,便不担心结局的伤。可以有美好的想象,可以有隐隐的盼望。也许是等待的时间越久,见到时愈发的惊喜与感动。就像可爱的花朵,等待结出的果实,酝酿越久,越为甘甜。也许,有的时候,选择离开,一个人的等待,才能肆无忌惮的去爱着心里的那个人。就像很多时候,选择以朋友的身份待在对方身边继续守候,却不让对方感受到一丝负担。只因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谈及情深缘浅,想起自己看过的一个故事。故事里的老婆婆,等了她的老伴30多年,但从来不曾放弃过,因为那位老公公年轻时是船员,出海时遇难了,所以……她一直等了很久很久,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没人告诉她,她也不想知道他死去的事实,也就这样的等待着,等待这虚无飘渺的谎言。死后她在遗书上写道:“等待着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为你照顾儿女,是我最大的幸福;为你操持家业是我最大的幸福。”那位老婆婆的等待是一种凄美的意境,凄美的幸福。

记得《何以笙箫默》里何以琛说“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我不愿意将就。”也因此,七年,是他停不下的等待,直到她的归来。他站在显眼的地方,只为她能够找到。那么骄傲的他,放下所有身段,只为了她的一颦一笑。人生又有多少个七年,若是她永远没有回来,他大概是要一直一直等下去的吧。多么像翠翠的等待,明知也许无望,却仍坚守着自己的心。他们的等待是一场心的豪赌,是一种寂寥却甘之如饴。以琛和翠翠他们的等待皆是一种孤独的意境,无奈心酸而甜蜜。那是一种悲凉的美。等待被深藏在心里面,无言,却很久远,坚信有一天那个人终究会回来,继续温习爱的结局的缠绵。

等待是一种想念的心情,有点期盼,带点紧张。而在我们的一生中,总会有等待。等待爱情,等待值得等待一生的人;等待成功,等待那份破茧成蝶的喜悦;等待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不把等待变成一种煎熬和绝望,而把等待看成一种希望。学会偶尔的等待,感受淡淡的孤独的意境。也许有感伤,也许有甜蜜,任君采撷,享受等待的过程,感受那也许朦胧忧伤的氛围,在繁华浮世里,谨守自己的心。

我想如今我们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的模型大概也应该如这边城一般吧?当然物质文化水平要比30年代的边城进步很多,但有一点我觉着不能变,那就是边城里人们的那种淳朴、敦厚、热情与率真。我们要实现和谐社会,就必须力戒功利之心,放弃防备,猜忌,行事平和,待人以诚,这样我们的和谐大家庭才会尽快实现。

从《边城》中走出,心里有些恋恋不舍,这里永远是我们神往的心灵家园。我们的和谐社会也将从中获取养分。为了这明净的山水,为了这理想的家园,让我们要从己做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为了和谐社会的到来略尽绵力。和谐社会里我们不远矣!

沈从文萧萧读后感

沈从文在《萧萧》文中描述了一个名为萧萧的女孩的故事。萧萧,一个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啊,可是,在读完《萧萧》之后,我有感觉到了这个名字中所带有的那一丝丝忧伤。怎么来说《萧萧》这篇小说呢,它给我的感觉是十分的平淡,就连那种悲惨也是一种很小、很细的一种悲伤,不与鲁迅的《祝福》中的祥林嫂那么悲痛。《萧萧》全文是以一种平淡的直述来讲述萧萧的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不同于祥林嫂,对于祥林嫂,感觉很悲惨,可是总有一种不真切的感觉,觉得她是活在小说里的人物,而对于萧萧,她更像真实的人物,没有用小说的那种夸大、巧合手法,她更符合我对以前生活的想象。萧萧如同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一样,有着生活中的不幸,也有他人的关怀与关爱。

萧萧的身世是不幸的,她没有母亲,从小就寄养在伯父家,在还不明白事理的时候,就出嫁给一个3岁的小男孩,因为没有母亲,加上又是寄养在伯父家里,萧萧出嫁时并不像其他女孩那样哭来哭去。关于萧萧的这段身世,沈从文老先生并没有刻意从这里突出萧萧的`悲惨,反而是不加任何感情去描述这一事实,这就让读者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忧伤。也正是这种不加感情的叙述让我觉得萧萧更加真实,仿佛就在我身旁。

在写萧萧做了小男孩的媳妇后,沈老描述了萧萧的日常生活,就好像一个保姆在带一个孩子,平淡。后来又写到了关于女学生的事情,把农村里的人对这场思想启蒙的态度写出,交代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是在说思想启蒙还是没有改变农村的固化思想,农村里的人对这种生活方式不能接受。

再接下来,就是萧萧在花狗的诱惑下尝了禁果,并且怀孕了。而且在萧萧告诉花狗之后,花狗就跑了,留下萧萧一人独自面对。在那个时代,一个本应为小男孩继香火的女孩,却坏了别人的孩子,这可是一件大事,萧萧一个女孩怎么能独自承受。这里让人十分揪心,心痛这个无知、被骗去身子的女孩。只是后来的结局让我意想不到,但又是在情理之中。在最后家中并不是像我想的那样:萧萧受到所有人的歧视,大家都在逼她去死,然后又说什么封建思想逼死了萧萧。很意外,沈老安排了另一种结局。或许是大家和萧萧生活了这么久,产生了感情,但出于礼俗,也不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于是就让萧萧的大伯做决定。因为没有受到过多的那些灭人性的“子曰”熏陶,大伯决定把萧萧另嫁人。到最后又因没有主顾,萧萧还是在这个家庭生活下来,这个家庭也就接受了她。

这个美好的结局我很喜欢,不过在读完之后有点惊讶:就这么完了?这就是大结局?这个结局更加凸显出这篇小说的舒缓平淡。《萧萧》一文从另一个方面给我展示出当时人们的生活:在不幸中也会有人性美的一面,在传统生活中并不全是祥林嫂式的悲哀。

沈从文自传读后感

以前也接触过一些沈从文的作品,如《边城》《萧萧》。对沈从文也有一些了解。但读作品了解的还是有些片面。现读了《沈从文自传》后感触颇多。之所以与如此多的感触一般是基于我本身是湘西人。对他所写的人事都比较熟悉,容易引起共鸣。另一半是基于我对沈从文这个大山里走出去的作家的喜爱。

大山里的孩子不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接受好的教育,但由于家庭的原因,沈从文从小就被送到学校学习,并寄予厚望。但他跟普通孩子一样,会逃课,会贪玩,会打架,甚至会比普通的孩子更顽劣,会贪玩。天天逃课,只要不上课就好。就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竟会成长出如此伟大的一个作家。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湘西当时很闭塞,人们思想愚昧,但很淳朴。他捉来了蟋蟀,店老板也会同他斗几回合。每次去赶集遇上大方的亲戚几人也能饱餐一顿牛肉。在这个老少边穷的地方,人们就过着如此粗放的生活。虽很苦。但他们却自得其乐,丝毫没有觉得很苦。反而觉得生活有滋有味。也许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才铸造了沈从文乐观的性格。以至于他在以后那些艰苦的生活中都没有叫过苦。

但他小时候看见杀人也不觉得害怕,反而会兴奋。会了也看这些事。不知道当时的人为什么会如此漠视生命。杀人死人似乎都是很平常的事。作为一个湘西人也没弄明白当时那里的人为什么不珍惜生命,在他们心中被杀似乎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沈从文在军队的日子也挺长的,跟过不同的部队,带着家人的厚望。总希望在部队有所作为,但每次都未能如愿。但幸好的是他没有因此放弃生活。抱怨生活。虽有时颓废过。但最终还是勇敢的面对,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

那么久的军队的生活,让沈从文的生活变得很丰富。但对他后来的文学写作似乎没有什么影响。单看他的作品绝对想不到他有过军旅生活。在军队里他大部分是做一个文员。他很处理人际关系。所以他很受欢迎。沈从文在工作之余也常扮演一个大厨的身份。做的炖狗肉很受欢迎。沈从文对文学的热爱其实是与身俱来的,当他看到《辞源》的时候就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就像一个饥饿者热爱美味的事物一样。一个人的文学创作会跟后天的培养有关。但我认为天分还是占主导作用的。

“生活虽然那么糟,性情却依旧那么强,有一次因一个小小问题与那表弟吵了几句,半夜里不高兴再在他床上睡觉了,一时无处可去,就在一个养马的空屋里,爬到有甘草同干马粪香味的空马槽里睡了一夜。到了第二天去拿个包袱告辞时,两人却又讲和了。沈从文在糟糕的生活下,没有抱怨,生活的那么自然,很真实。或许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在困境下乐观面对,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

别人的人生我没有资格去评价,只能从别人的人生中去学习,学习他的乐观,他的经验,他的坦然。这就是我的一点感受。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是有一段《边城》节选的.,但当时因为考试不考,老师也就不讲,老师们都把更多的上课时间花在诗词,古文等上。我便只草草翻了一遍并没有仔细地阅读过,更没有去找全文来看的兴趣。对这篇小说留有的唯一印象就是几个主人公的名字,翠翠,傩送,天保。那还是因为当时并不知道傩送的“傩”读作“nuo”,老是摊送,摊送的叫,闹了一次笑话,于是记住了几个主人公的名字。

此次读它,心境却迥然不同,它不再是一篇枯燥的课文,而是一篇值得欣赏的诗歌般优美的带着牧歌气息的小说。思绪随着书中人物命运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自然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

小说一开头,这段对翠翠与爷爷生活之地的描写便把我带进了一个山清水秀的湘西世界。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溪,两岸青山相对,溪边一座白色小塔,溪上的渡船缓缓移动,船上的老船夫哑哑的歌声与细细的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的空气里。

《边城》就像一幅清新的画卷,缓缓地在我眼前展开。

我想这应该是个美好的故事,有着美好的结局。在沈从文淡淡的叙述中,我走进了那个充满美好与遗憾的湘西小山村,看到了敦厚善良的爷爷,小兽般灵巧的翠翠,乖巧懂事的黄狗,豪爽坦率的天保,心地善良、敢于追求的傩送。文到最后却徒留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这样的一个充满迷茫与惆怅的句子。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

翠翠和她的爷爷靠摆渡相依为命,一直长到了15岁,俨然活泼的小兽。明净的眸子里没有悲伤,也看不见忧愁。每天编蚱蜢,摆渡,唱渔歌,吹竹管。这样的生活如一潭平静的湖水,澄明似练,却没有丝毫波纹。直到她15岁时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她在黯黯的江畔遇到了她生命中极重要的一个人,一个让她彻夜难眠的人——傩送。他们的相遇就如一粒石子落入潭中,激起圈圈涟漪,她的平静被打破了。她依旧每天编蚱蜢,摆渡,唱渔歌,吹竹管,只是她的心里藏了一个秘密,一个连爷爷也不肯说的秘密。

古朴的青瓦,飞扬的阁角,檐下古旧的风铃随风轻响,那声音好像撞在了翠翠的心上,一下,一下……人生就是这样,因为一个人的离开或一个人的到来而划出一道道痕迹。傩送的出现无疑在翠翠心中划出了深深的痕迹。

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他托人向老船夫求亲。当天保知道傩送也喜欢翠翠时,他与傩送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来选择。天保得知翠翠也喜欢傩送时,为了成全弟弟,他外出闯滩,却遇意外淹死了。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出于压力,他抛下翠翠出走他乡。爷爷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傩送归来。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想象中的美好的故事,却是以这样一种迷茫的悲剧而告终。

沈从文的《边城》中的每一个人都淳朴善良,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也没有恶人作祟,一切都只是误会,一些令人遗憾的误会。翠翠的害羞,爷爷的误解,傩送的远走,一切都是那么遗憾。

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不是傩送、天保,也不是翠翠,而是翠翠的爷爷老船夫。爷爷是一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为来往过客摆渡,风里来雨里去,总是想着方便别人,却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劳苦。他用勤劳的双手摆渡每一位乡民,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每当有人抓起钱掷到船板上时,他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不必出钱,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实在推却不了的,他便用这些钱买了茶叶和烟草,慷慨地赠予需要的过渡人。这纯正的善,让人感动。

五十年来,他不知送走了多少个前来乘船的人。他年纪虽大,但上天仿佛不许他休息,他便不能够同这种生活分开。他虽然生活清贫,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求别人一丝回报。

在爷爷的身上,流淌着炽烈的爱,也存在着难以排遣的矛盾与孤寂。爷爷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女儿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他在生活上对翠翠无比关怀,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一切一切只为让翠翠开心地笑。

他为翠翠的婚事多次向傩送及其父亲探听消息,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和船总顺顺之间。却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他带着万般的无奈和无限的愧疚在雷雨之夜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对于爷爷的离去,我感到分外难过。爷爷离去之时,心中又带着多少的无奈与对翠翠的牵挂。

他离去得如此突然,就像那条渡船,再也找不着了。

沈从文萧萧读后感

萧萧,一个美丽纯真的女孩,却在十二岁出嫁为童养媳,丈夫是尚未断奶的三岁小孩。从一开始,“童养媳”三个字就奠定了她命运的基调。原来是一个可以恣意享受生命的孩子,却已经失去了寻找爱的权利。十五岁被引诱“怀孕”,引诱者花狗撇下她一走了之。她本想步花狗后尘,也想逃走,但却被家里人发觉了。于是她将面对或“沉潭”或“发卖”的严厉处分。最终因偶然的因素而幸免于难。

沈从文是仁慈的,这样一个集多重苦难于一身的悲情女子的经历并没有演绎成一个悲情故事。既没有林黛玉寄人篱下的辛酸,也没有萧红《呼兰河传》中童养媳的凄惨命运。最终萧萧顺利产下一个“团头大眼,声响洪壮”的婴儿。丈夫一家人都喜欢这个花狗撒下种子的儿子,“把母子二人照料的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来补血,烧纸谢神”。缺失了血缘关系,却没有缺失关爱和亲情。十年后,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花狗的儿子喊萧萧的丈夫做大叔,“大叔也答应,从不生气”。这似乎是个圆满的结局,然而萧萧却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萧萧。她再也不会做着会走路的匣子的梦,再也不会到水边去,用手捏着辫子末梢,设想没有辫子的人的那种神气,那点趣味。她羡慕自由,同为女性,她也希望能像女学生一样自由自在,然而她是“童养媳”,这样的一个身份定位就注定她的悲剧,她的人生不能由自己掌控,而是被命运操纵,自由于她只是一个奢望。她的人生只是为夫家延续香火,做劳力。女学生成为她少女时代的梦,永远都不会实现的梦。或许怀孕事件是一个波澜,然而最终萧萧还是留在了那里,抱了她新生的毛毛,像当年自己抱着丈夫一样,命运几经转折,却又回到了起点。死水即使激起一点点波澜,不久又复归于平静了。

萧萧仿佛是幸运的,她躲过了被“沉潭”或“发卖”的结局,然而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一生都在被命运所摆布,或许当她听说有女学生过路,就会像睁眼做过一阵梦,愣愣的对日头出处痴了半天时,她心里会闪过那样一丝想法——随女学生去,随自由去。可是她最后没有走出那一步。我们不能怪她,只能怪当时的社会,只能于沈从文的文字中咀嚼萧萧的悲哀。没有变化,如死水一样的乡下,萧萧迎来了自己的媳妇,一个和自己同命运的女人。没有挣扎就没有变化,一个又一个轮回,只要这童养媳的制度还存在,就会有无数个悲哀的萧萧,无数个轮回。

无可否认《萧萧》一文中的村人其道德风貌与人生形式,与过去的世界紧密相连,显然出于原始淳朴的文化环境,他们热情,勇敢,忠诚,正直,善良,品行纯洁高尚趋近于天然,但是这些天然的美物也不免会相伴着理性的愚昧无知,这又使他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运幄自己的思维,从而导致其精神悲剧。这种悲剧不但表现在种种有悖于人性的雇佣制,童养媳制等丑陋的社会现象中,而且正表现在对自我现实状态的无知与愚昧。

原因是村人的愚昧和无知。不错,他们是善良的,他们的决定使萧萧免除一死,但他们又是愚昧的,不然怎么会想出“沉潭”或“发卖”这样泯灭人性的惩罚,又怎么会出现童养媳这种制度。有人说是由于环境决定的,我想这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世世代代沿袭着这种残酷的惩处方法。他们并没有觉得这是在残害生命,是十分残忍的,相反的他们觉得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的脑子里始终存在着这种想法,并且认为这都是对的,老祖宗留下来的怎么会错呢?不知道他们已经成了封建礼教的奴隶,成为制造悲剧的刽子手,成为“吃人”的人。

在《萧萧》一文中,无论是萧萧自己还是村人,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活在自己的愚昧和无知里,任凭命运将他们带往何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要反抗。外在的压迫很可怕,但是比之更可怕的是自己本身根本不觉得自己被压迫了,这是一种最难以改变的精神悲剧。而村人们就是活在这样的悲剧里。

只要这种愚昧和无知不消除,那么童养媳制度一直会存在,那么像萧萧一样的悲剧会一直轮回,而我们也只能对萧萧的轮回报以无奈的叹息罢了。

沈从文自传读后感

无法把《小团圆》看成虚构的小说。整部书,字里行间,张爱玲都在用平板、单薄的声音叙述者她一生前三十多年的流水帐。所有她小说里的人物,在她的生活中都找得到原版。她所知道的可以写的亲朋都被她写光了。对于故事以及人物,她似乎缺乏想象力,不过也应了那句话“小说来自生活”,闪光的是她的文字,也只局限于早年作品。进入五十年代后,她的文字逐渐干瘪,可能与自身际遇不好有关,忙于生存,而且生活在没有母语环境的地方。最关键的是自闭幽居,乏人来往,只好闭门造车。全靠她早年的名气挽救了她,不然那几篇如同嚼蜡的小说怎么会有人看。

看的人也不过是在窥伺她。如同看如今这部《小团圆》。

《小团圆》重复了许多她从前的东西,又一次被写出来,而且完全撕去面纱,可能都是些压在她心底噬咬着她的往事,不吐不快。因为一生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的爱,无法安然看自己一生时光就此流逝,所以必须写出来,白纸黑字,也让那些使她的人生黯淡无光的丑人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她曾说她是嘉宝的信徒,可事实上她完全不是。嘉宝从不曾谈论自己。张爱玲从出名前就非常喜欢谈论自己(十七岁时的作品《天才梦》),出名时更是无所顾忌地写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比如《私语》)。她晚年深居简出,是因为中年以后的自己确实无可暴露,也许是自卑。从她的许多文字可以看出一直跟随她的某种虚荣,她不善于交际,但很喜欢引人注目。在她那冷漠自私失色的成长背景中,她母亲一直是她瞩目的亮点。所以她母亲和她父亲离婚时,惨淡中她竟然觉得得意,因为那时候离婚的人少,她的至亲出了这样的事,就象那时候某家出了个科学家一样骄傲。她母亲到香港她的大学去看她,她和母亲没有话可说,但她最遗憾的是当时四周无人,她因此无法炫耀她美丽洋派的母亲。

她母亲大概与国内八、九十年代那批刚刚接触到西方文明、滥用自由的部分女性一样,作为最早一批娜拉,不知道该怎么使用到手的豪华自由,从一个男人到一个男人的床上,胡乱度过一生,最后黯淡收场。这样的母亲曾经是她少女时代的偶像(虽然年纪越大,她越恨她母亲)。但她又远缺乏她母亲的交际手腕与漂亮面容,一方面极其自卑,另一方面极度羡慕,同时又觉得自己站在一旁看清了一切,好像很理智,凡事自己拿主意,因此也不可能听得进旁人的言语。实际上事到临头,她仓皇失措,完全无防备,只能布偶一样让人摆弄。

胡兰成就是这样趁虚而入。而且游刃有余地同时玩弄着其他女性。

最后她从胡兰成那里得到的不过是妇科检查报告里的一句“子宫颈曾折断”的诊断。

就是这么一个让她可以“低到尘埃里的”男人。

胡兰成固然没有爱过她。她后来遇到的男人没一个对她真心。桑狐与她同居三年从来没考虑过和她结婚。她为赖雅堕胎,最痛苦不堪时,赖雅竟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啃烤鸡。

她倒不是想在这作品里为自己粉饰,所以经历的都写出来,只不过在现在才出版,许多可以视为惊世骇俗的东西已经很平淡了。但我觉得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柯灵这个人。很久前读过柯灵声情并茂的《遥寄张爱玲》,文章娓娓道来柯灵和张爱玲的相识,他如何发现初出茅庐的文坛新星,如何为她在当时低气压环境下执意出名的举措担忧,又对她在他落难时的救援如何感激。好一个温儒的书生。可是《小团圆》里,他不过是一个在她不得志时落井下石对她进行性骚扰的低等男人。难怪张爱玲没有回应他文~后那篇深情呼唤。张爱玲的记忆力非常好,尤其对人性最卑劣的地方。

这本小说可能只对很熟悉张爱玲作品的人有吸引力。它的文学价值并不会很高。张爱玲即使在她的全盛时期,也只是言情小说作家群里的佼佼者,她有天赋,但从来没有成为大家。

而《小团圆》这部结构松散,充满平淡的喃喃自语的小说,我看完后,也只能叹息着说一句:“很傻,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