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六年级数学社团教案设计(实用18篇)

六年级数学社团教案设计(实用18篇)

时间:2023-12-12 18:18:43 作者:温柔雨

六年级教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学科知识的结构性安排。以下是一些六年级语文教案的精选,供教师们参考和学习。

六年级数学微课教案设计意图文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119页总复习第6、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2.熟练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理解百分数问题的结构特征,归纳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数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归纳知识,形成体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只要我们留心它,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

1.投影出示下面一段文字:

湖南汩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率低得令人咋舌。10年前初中是2.5%,小学是0.02%,现在小学连续10年的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流失率始终控制0.2%,近三年的数字是0.18%,0.17%和0.15%.

2.学生阅读文字,感知其中百分数。

3.从上面一段文字中你能发现什么?

从上面的百分数中中以看出汩罗义务教育实施情况非常理想;运用百分数很能够直观;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

二、复习百分率的知识。

1.师:看来,百分数的作用还真不小。你能理解上文中百分率的意思吗?

学生尝试理解流失率、入学率、巩固率的意思,教师指正。

2.复习已学过的一些百分率的计算公式。

3.学习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

完成教材第119页总复习第6题。

学生自学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的意思,然后说一说,议一议。

烘干率=烘干后的重量/烘前的重量×100%。

含水率=(烘前的重量-烘干后的重量)/烘前的质量×100%。

学生试求烘干率和含水率,然后集体订正。

三、复习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的一般问题。现在大家回顾已学知识,把你掌握的方法告诉小组的成员。

分组讨论,交流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

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先画线段图加深理解,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找对应关系,写数量关系式。

根据百分数题型结构特征确定解法。

多(少)的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一个数×(1+几%)=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

综合问题结合实际来解答。

四、应用练习。

1.完成总复习第7题。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方法一:(2622—2476)÷2476=146÷2476≈5.9%。

方法二:2622/2476-1≈1.059-1≈5.9%。

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思路方法。

2.完成练习二十七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各自的思路.

3.完成练习二十七第14、15题。

教师:九折是什么意思?

利息怎样计算?本息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班上交流。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百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百分率=()/()×100%。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多(少)的数/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3)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一个数×(1+n%)=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

(4)售价×几折=实付钱数。

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p1、2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1课时。

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1。

(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

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

每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结果。

教师指出: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见它的三个面,所以在画长方体的时候一般画三个面。

教师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立体图,并介绍它的棱与顶点,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

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每个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认识一下,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板书。

顶点:8个。

棱:12条,分三组,每组的长度相等。

面:6个,相对面的形状完全一样。

学生对照自己的教具再说说长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

教师进一步介绍学生认识长、宽、高并板在图中板书。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3.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直接在小组里交流。

二、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2。

让学生模仿例1的学习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研究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2)交流学习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比较长、正方体的特征的异同。

学生根据板书,结合立体图形,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

(1)学生观察后判断哪个是长方体?哪个是正方体?

(2)学生直接口答。

(3)重点说说其余的几个面是否完全相同?

3.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让学生先分别指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哪条线段,然后说。

说各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复习应用题教案设计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加深认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比的认识,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比的认识,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一、 揭示课题

二、复习基本思路

三、对比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应用题,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加深认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1、口答列式

(1)78的1/3是多少?

(2)36的3/4是多少?

(3)4/7的1/2是多少?

提问: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怎样算?

2、根据下面的条件找出单位1的量,说出数量关系式。(见可件)

提问:从上面的练习中你发现在分数应用题里,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指出:解答分数应用题,要先找准单位1的数量,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的规律,单位1的.数量乘几分之几,就等于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这是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1、做复习第11题

2、做复习第13题

3、做复习第14题

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这两题都是比的知识的应用题,为什么列式不一样?

复习题9、12、13题

教学气氛好,同学们的表现欲强

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1.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根据所给的长方形的特征判断它们能否组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立体观念。

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剪刀。

一、复习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二、探究新知。

(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

出示正方体纸盒:

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学生尝试操作。

小组里交流。

(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

学生独立操作。

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

(4)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6题。

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

2.完成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五、作业。

1.练习一第5、8、9题。

2.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设计

1、统计的意义。

提问: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

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里,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问题,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提高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的能力,认识统计图的特征、作用,能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

1、让学生看第119页前两行。

提问:怎样才能制出一张统计表?

2、做练一练第1题。

请同学们看第1题。大家把收集的原始数据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

学生填表后集体校正。

现在请同学们按表下面的要求分析表里的数据,把结果填在()里。

指名口答分析结果。

提问:从表里还可以看出哪些问题?

3、做练习二十三第1、2题。

让学生把练习二十三第1、2题做在课本上。

(1)口答校对第1题。

(2)出示第2题表格。

让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果让学生说说每个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1、说明:在进行统计时,除了用统计表,还经常要用统计图。

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有时要用统计图?

说明:为了把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得形象具体,便于比较和研究,有时还需要把收集到的数据制成统计图。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统计图?

2、出示:练一练第2题两个统计图。

(1)提问:这两个统计图各是什么统计图?

(2)说明:这是练一练第2题的两个统计图。从题里可以知道,这两个不同的'统计图都表示了某厂两个车间全年产值的统计数量。

提问: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量的?

折线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量及数量变化的?

(3)让学生口答第2题的两个问题。

你认为统计时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怎样的作用?

3、做练习二十三第3、4题。

(1)让学生做第3、4题,完成在课本上。

(2)让学生口答第3题,集体订正,并说说百分率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

(3)让学生口答第4题,集体订正,并说说百分率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

这节课复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你认为要怎样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

统计时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怎样的作用?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三第5、6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三第7题。

教学后记:

六年级数学一至五单元的教案设计

这单元我遨游了有趣的汉字王国,在哪里我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与有趣。

汉字是仓颉创造的。它产生于4000多年前,拥有悠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几千前,汉字的字体发生了巨大的演变。由繁到简,由甲骨文到金文,由小篆到隶书,到楷书,到草书,到行书。这一系列变化,给人们展示了中国汉字捉摸不透的魅力。楷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汉字真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印象让我十分深刻的文章就是《一点值千金》,这篇文章写了乌鲁木齐挂面厂时,错把“乌鲁木齐”写成鸟鲁木齐,就是这点之差,使18万元的产品付之东流,成了一堆废品,要是检查人员和挂面厂再细心一点的话,或许后果就不会那么惨重了。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否则就容易出错。

汉字王国是我和汉字成为好朋友,还让我学会了猜字谜、编字谜、激起了我对汉字的无限兴趣。

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一段历史,汉字我爱你。

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p26内容。

1.通过活动,积累由特殊到一般寻找数学规律的数学经验。

2.进一步培养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一面、两面、三面涂色小正方体个数以及它所在位置的规律。

27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1课时。

一、引入新课。

看来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位置是确定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跟表面涂色有关的正方体的计数问题。

板书:分类计数。

课件出示问题:

把一个表面都涂上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64块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2)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3)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二、探究正方体中表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一)棱长为4的正方体。

提问: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上的小正方体才会是三面涂色的?(课件显示)闭上眼睛想一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

提问: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课件显示)。

这个数据可以通过怎样的计算获得?

引导:将大正方体剥去“表皮”,剩下的是什么样子?

指出: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中间。

两种算法:64—8—24—24=8(个),2×2x2=8(个)。

操作教具,验证学生的发现:

(1)将处在顶层的4个顶点上的4个小正方体从教具中取下,让学生见证“三面涂色”。

(3)取出其中一面涂色的小正厅体,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见证“一面涂色”。(4)呈现“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由8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棱长为2的正方体)。

(5)将最底层的小正方体按类归位,验证计数的结果及计算方法。

要求:将正方体的棱长各种正方体的个数及计算方法填在活动记录表。

引导:计算所需的数据与原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

(二)棱长为3的正方体。

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完成后指名汇报交流。

(三)棱长分别为5、6的正方体。

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并在小组内交流。

投影呈现学生的活动记录结果,通过课件呈现实物加以验证。引导学生初步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一般规律。

(四)棱长为a的正方体。

(五)延伸思考。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圆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圆的特征的进一步体会

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研究各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

纸片(圆形,方形,椭圆形)

电化教具

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知识回顾

1、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

2、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

(1)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

(2)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

(3)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

3、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

二、新课探究

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

3、学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

4、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

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

三、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

四、拓展应用

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写的练习。可先让一些学生说,其他人补充。

五、课后延伸

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

要使学生明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应从哪方面入手,最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探究车轮做成圆会是什么情况,做成其它形状又是什么情况,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了。

观看动画,进一步加深印象。

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圆的认识(一)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

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学生掌握得较好,能体会和解释这些与圆有关的现象。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设计

1、使学生加深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能在看懂统计图内容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练一练第2题的两张统计图。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材第9页例5、练一练,练习二第5~9题。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学会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井能应用于实际求出所容物体的重量。

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径2厘米,高2厘米;

(3)底面直径2分米,高3分米。

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板书:v=sh)

提问:什么是容积?它与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区别?我们是按什么方法计算容积的?

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的体积计算,知道了容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就在计算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学习圆柱的容积计算。(板书课题)

出示例5,读题。提问:这道题求什么?你能计算它的容积吗?请大家仔细看一下题目,解答这道题还要注意些什么?(统一单位或改写体积单位,取近似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样求的。同时注意是怎样统一单位和取近似值的。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口答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第(1)题怎样想?求出了容积怎样求第(2)题?为什么?

4.做练习二第9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或方程,并让学生说既怎样想的。

课堂作业:练习二第7、8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第5、6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已知周长求面积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课前准备:一个蒙古包图片。

教学过程:

1、师生讨论引出蒙古包,教师贴出图片让学生观察。提出:你能想到哪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发表不同问题的机会。

师:同学们,在草原上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房子,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生:蒙古包。

师:对,蒙古包。看,老师带来了一张蒙古包的图片。

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观察这个蒙古包,你都想到了哪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

2、提出:要计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积,怎么办?师生讨论,得出:测量直径不好测,可以测量出周长,再计算占地面积。教师给出周长数据。

师:如果要计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积,怎么办?

生:测量出蒙古包的直径,就能计算出它的占地面积。

生:不好测量。

生:测量出周长。

师:对,周长容易测。草原上的人们也想到了这个办法,他们测量出蒙古包的周长是18.84米。

板书:周长18.84米。

1、提出:已知周长,怎样求蒙古包的占地面积?学生讨论,理清思路后,自主计算。

师:现在知道了蒙古包的周长,怎样求蒙古包的占地面积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谁来说说已知圆的周长是多少,怎样求圆的面积?

生:先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出面积。

学生说不完整,教师参与交流。

师:解题思路大家都清楚了,请同学们在本上算一算这个蒙古包的占地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

生:我先计算出蒙古包的半径,列式2×3.14×r=25.12求出r=4,再计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积3.14×42=50.24(平方米)。

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板书:

蒙古包的半径:

2×3.14×r=25.12。

r=25.12÷6.28。

r=4。

蒙古包的占地面积:

3.14×42=50.24(平方米)。

如果出现先算出直径再求面积的方法,教师首先予以肯定,然后提示。已知周长求面积,先直接求出半径,计算比较方便。

1、“练一练”第1、2题,蒙古包占地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并解答。

师:我们解决了蒙古包的占地问题,下面,请看练一练第1题,自己读题,并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做法,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生:我先求出这个蓄水池的半径3.14×2×r=31.4求出r=5,再计算蓄水池的占地面积:3.14×52=78.5(平方米)。

师:看第2题,求花池的面积。自己解答。

交流时,请学习稍差的学生回答。

答案:3.14×2×r=18.84。

r=3。

3.14×32=28.26(平方米)。

2、练一练第3题,提示学生思考木桶铁箍长是底面的什么,再计算。师:请同学们读第3题,想一想,这个木桶铁箍的长是这个木桶底面的什么?再解答。.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答案:。

3.14×2×r=100.5。

r=16。

3.14×162=803.84(平方厘米)。

生:就是把树锯断后的圆面。

师:树木的周长相当于这个横截面的什么?

生:周长。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课下解决。可以几个人一起测量,也可以自己完成测量,然后计算出那棵树的横截面面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可以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只要你多观察,多动脑,就一定会越来越聪明。下面看问题讨论中的问题。自己读一读。

学生读题。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意见,都不做评价。

1、让学生阅读“问题讨论”的内容,启发学生按照聪聪的思路进行小组讨论和试算。

师:怎么研究这个问题呢,聪聪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假设铁丝的长度。比如,铁丝长1米,2米或3米,4米等,实际算一算,再看看结果是什么。好,现在同学们小组合作,按聪聪的办法算一算。

学生合作研究,教师参与指导。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假设。如:(1)假设铁丝长1米。

正方形的边长:1÷4=0.25=25(厘米)。

正方形面积:25×25=625(平方厘米)。

圆半径:100÷2÷3.14≈16(厘米)。

圆面积:3.14×162≈803(平方厘米)。

结论:圆的面积大。

(2)假设铁丝长2米。

正方形的边长:2÷4=0.5=50(厘米)。

正方形面积:50×50=2500(平方厘米)。

圆半径:200÷2÷3.14≈32(厘米)。

圆面积:3.14×322≈3215(平方厘米)。

结论:圆的面积大。

(3)假设铁丝长4米。

正方形的边长:4÷4=1(米)。

正方形面积:1×1=1(平方米)。

圆半径:4÷2÷3.14≈0.64(米)。

圆面积:3.14×0.642≈1.29(平方米)。

结论:圆的面积大。

3、提出:长方形和圆周长相等时,哪一个图形面积大?师生讨论,使学生了解,圆的面积大。

师:我们以前研究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大,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正方形和圆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大,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长方形和圆的周长相等时,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大?说出判断理由。

生:肯定圆的面积大。假设长方形、正方形、圆周长都相等。圆面积大于正方形,正方形面积大于长方形,那圆肯定大于长方形。学生说不完整,教师说明。

六年级数学《反比例的应用》教案设计

反比例的内容是前面学习“变化的量”、“正比例”等比例知识的深化,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以《新课改标准》为依据,综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能力目标:学生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各种分析和设想,我将按照以下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一)故事导入,导课揭题:

讲《财主和帽子的故事》,引出新课。

如果总布量一定,每顶帽子用布量和帽子的数量之间会怎样变化呢,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这两种量又成什么关系呢?(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目的:以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通过故事初步感受反比例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加法表”和“乘法表”,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初步感知理解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不同。

设疑:这两种量是不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反比例呢?这个问题放在后面再解答,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题目。

2.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请把下表填完整。

[提示]。

a.说一说你的结果是根据什么来填的?

b.观察速度与时间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c.你还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板书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3、出示“分果汁”的情境。

板书:每杯的果汁量×分的杯数=果汁总量(一定)。

4、小组交流讨论概括反比例的意义。

(1)综合例2、例3的共同点。

提问:请你比较一下例2和例3,说一说,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概括反比例意义及判断反比例的方法。

5、讨论“加法表”和“乘法表”是否成反比例。

6、运用所学知识判断《财主和帽子的故事》是否成反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合作、比较的基础上,归纳反比例的概念,总结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方法。最后对加法表和乘法表两种关系进行分析讨论,解决了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巩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指名回答)。

(1)跳高的高度和她的身高。

(2)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3)张伯伯骑自行车从家里到县城,骑自行车的速度。

和所需时间。

(4)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5)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需天数。

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反比例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判断。

两个量是不是成发比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反比例的认识,又巩固了正比例的相关知识。最后,通过找一找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在生活。

中还有很多反比例的例子,请同学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

(设计意图: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把自己的收获告诉同学,这一过程,是知识的再现的过程,又是再次学习和巩固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反比例。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每杯的果汁量×分的杯数=果汁总量(一定)。

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科书第2页的例3、例4,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一的第6~11题。

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

理解用整十数乘的算理。

用十位上的乘后,在得数的末尾填一个0。

例3、例4的教学挂图。

一、复习。

口算下面各题:

1352732304。

1541621405。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135、2304、1404的口算过程。

二、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的乒乓球挂图,如下:

用纸盖住最右边的一袋,提问:

这里有几袋乒乓球?每袋几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59=45。

接着露出盖住的那袋乒乓球,提问:

刚才有9袋乒乓球,一共有45个。再增加1袋,是几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10=50。

谁能说一说510=50是怎么想的?(因为9个5是45,45+5=50,也就是10个5就是50。)多指几名学生说说。

2.做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口算,指名回答口算结果和口算过程,教师板书出算式和得数。然后提问:

这些题的得数和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一个数乘以10,可以在这个数的后面直接添一个0。

3.做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4.教学例4。

教师出示例4的.皮球图。如下:

提问:

这里有20盒皮球,每盒有6个。求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20。

620怎样口算呢?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推想620的口算过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每2盒是一摞,20盒是几棵?让学生数一数回答。

求20盒皮球的个数,也就是求几橡皮球的个数?

要求10摞皮球的个数,可以先求几橡皮球的个数?

一摞皮球有多少个?怎样想的?

几乘以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0的右下方用红粉笔板书:62=12。

一摞是12个,10摞是几个12?是多少?

几乘以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12的下面用红粉笔板书:1210=120。

算出10摞皮球的个数,就是20盒皮球的个数,也就是620等于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0后面板书:=120。

最后,教师概括出620的口算过程:620可以先求62=12,再用1210,等于120。

5.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先做,做完后,指名说一说各题的得数和口算过程。然后提问;

这几道题和例4的被乘数都是几位数?乘数都是什么数?

一位数乘以整十数在口算时,分了几步?

最后,让学生用这个规律把这道题再口算一遍。

6.做例4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

三、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6~11题。

1.第6、7题,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指名说得数,每道题抽几个小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第8题先让学生填出左边一题方框中的得数,再让学生填出右边一题方框中的得数,然后集体订正。

3.第9题,让学生先自己做,做完后说一说各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第10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在练习本上解答。订正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5.第1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教师把学生的不同算法板书出来:205=100520=100。提问:

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205是一排一排地算的,一排有20格,5排有205格;520是一行一行地算的,一行有5格,20行有520格。)。

205是怎样口算的?520是怎样口算的?通过分析使学生体会到:无论是205还是520都是把2和5相乘得10,再在后面添写一个0,得100。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弄清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是从基本题扩展而来的,抓住关键提高学生的辩别能力。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过程:

指导学习例题。

基本复习。

谁能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简单的用分烽解的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水彩画是蜡笔画的几分之几?50/80;蜡笔画是水彩画的几分之几?80/50)。

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根据上面已知条件,教师提出“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谁会列式并算出结果?(学生列式教师板书(80-50)÷50=3/5)如果提出“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又该怎样列式?结果又是多少?学生列式教师板书(80-50)÷80=3/8)。

提问:解答以上问题列式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弄清哪个量是哪个量、哪个量比哪个量多(少)几分之几。“是”和“比”后面的量就看作单位“1”的量做除数,前面的量则做被除数。

稍有变化的复习题:根据上面总结的解题关键,我们来讨论下面两个问题。(教材111页的两道小题,可一一出示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总结解答方法:

找准题中单位“1”的量。

看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的量是已知就用乘法解答,否则可用方程解)。

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的量。

完成教材111页例4的“想一想”:

教师强调说明解题方法一样。因为这里的分数与百分数都是表示两个数的相除关系,实质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如最前面的基本题中最后结果要化成百分数。

3.巩固练习。

只列式说得数。

完成教材113页的“做一做”。

小军看一本24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

1)240×1/5求的是()。

2)240×(1/4-1/5)求的是()。

3)240×(1/4+1/5)求的是()。

4)240×(1-1/4-1/5)求的是()。

解答下面各题。

光明学校的男生数占全校学生的33%,比女生少170人,女生有多少人?

(此二题可供班级中优等生解答,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做教材练习二十八第一题。)。

4.全课总结(略)。

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分数连乘的简单实际问题,拓展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连乘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下面每个条件分别是以谁为单位“1”的。

23

a是b的3b是c的5

口答,说说可以列成什么数量关系?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乘法新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连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6。

(1)理解题意。

83

二班做的朵数和谁有关?

(2)画图分析。

画一条线段表示一班所做绸花的朵数。

可以怎样表示二班做的绸花朵数?

怎样表示三班做的绸花朵数呢?

(3)讨论方法。

要去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么呢?怎样算?

讨论交流,汇报方法。

2.完成练一练。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作业。

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6题。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2.完成第7题。

3.完成第8、9题。

理解题意,弄清解决每一个问题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六年级数学教案

掌握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的方法。

11、掌握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的方法,加深对条形和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的理解,能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

2.联系实际进行统计,经历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作用,培养统计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导学法、尝试法。

利用条形和折线统计图。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1)复习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2)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1、请学生测量全班的身高,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2、学生完成书中表格。

3、师生核对。小结。

4、完成书中复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你认为完成一项统计要经过哪些过程,

说明:一项完整的统计,先要收集数据并进行分类整理,再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或。

5.做p63练习四实践活动第(3)小题。

让学生看第3题,说一说第3题的题意和从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研究,派代表发言。

2.统计表表示出相关的数据,然后对数据作出比较,分析、推理和判断。

1.做补充练习。

让学生了解题意。要求两名学生相互合作,按要求从复印的身高记录上收集自己。

和同伴的身高数据。要求在课本上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与自己的同伴讨论从。

图中能得出哪些结论。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得出的结论。提问;你认为复式折线。

2.统计家庭电话费支出情况。

让学生拿出事先收集的家庭电话费支出情况,要求学生看一看每月的`支出的金额。你能与自己的同桌同学合作,制作出你们两家的电话费支出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吗?学生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制作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看看你们家的电话费支出情况怎样,比比两家去年下半年的电话费支出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

自制练习纸(每生一张:内容是身高、体重统计图)。

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案设计

1.填一填。

(1)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占两数和的()%。

(2)用300颗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的有294颗。这些种子的发芽率为()%。

(3)一种电脑原价6800元,现降价1700元,降价()%,现价是原价的()%。

2.只列算式,不计算。

六(1)班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

3.判一判。

(1)34吨的80%和800千克的75%一样重。()。

(2)用11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全部发芽,这些种子的发芽率是110%。()。

(3)数学考试的优秀率,是指不及格的人数占参加考试人数的百分之几。()。

4.东风小学六(1)班有50人,暑假期间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如下表:

课外活动游泳舞蹈电子琴艺术活动。

人数(人)9121514。

算一算,参加游泳的占百分之几?参加艺术活动的占百分之几?

5.植树活动中,六(1)班同学一共植树60棵,其中有57棵成活,求这次植树活动中树的成活率。

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图中两个量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追问:还可以怎么说?

指出:两个量的关系,换一个角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2.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菠萝,右边放上四个香蕉,天平平衡。)

指出:从这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把一个物体换成与之相等的另外一个物体。

3.口答准备题: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指出: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就能得出所要求的问题。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读题

2.分析探索

提问:也同样是720毫升的果汁要倒入到杯子里,这题与刚才的两题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小结:刚才两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一种杯子里,而这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两种不同的杯子里。提问:那么还能像刚才一样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用720÷(6+1),可以这样计算吗?追问:那该怎么办?同桌先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

谈话: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该怎么办?

追问:还可以怎么办?

小结:两位同学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换成相同的一种杯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刚才大家的做法中已经蕴涵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方法――替换。(板书:替换)

4.列式计算

a:把大杯换成小杯

提问: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板书),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追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板书)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每个大杯呢?(板书)

小结:在用这种方法解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都看成了小杯,所以先求出来的也是每个小杯的容量,然后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b:把小杯换成大杯

谈话:那反过来,把小杯换成大杯呢?(板书)

提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指出: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再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

提问:这样做的依据又是什么?

指出: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就需要3个大杯。(板书)

提问:能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吗?每个小杯呢?(板书)

5.检验

谈话: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检验。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

指出:哦!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720毫升。(板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板书)总之,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6.小结

指出:解这题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看成一种杯子。

(二)练习十七第1题

谈话:把这道题目,做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指名板演)

提问:把你的做法讲给同学们听。

追问: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还要对它进行检验。就请你口答一下检验的过程吧!

(三)教学“练一练”

1.出示题目

谈话:自己先在下面读一遍题目。

2.分析比较

提问:这题与刚才的例1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指出:哦!例1中小杯和大杯的关系是用分数来表示的,而这题已知的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的差数关系。

提问:那么这题中的大盒还能把它换成若干个小盒吗?那该怎么换?谈话:现在你能做了吗?把它做在草稿本上。

3.学生试做

4.评讲

谈话: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指出:在大盒中取出8个球,就可以换成小盒;另外一个大盒也是这样。

提问:现在这7个小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还是100个吗?几个?指出:算式是100-8×2,所以84÷7算出来的是每个小盒装球的个数。

指出:算式是100+8×5,所以140÷7算出来的是每个大盒装球的个数。

谈话:把大盒换成小盒算出结果的请举手!把小盒换成大盒算出结果的也请举手!看来同学们还是喜欢把大盒换成小盒来计算。

5.检验

谈话:同桌相互检验一下刚才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6.小结

提问:解这题时你觉得哪一步是关键?

指出:哦!还是把两种不同的盒子换成一种相同的盒子,然后再解题。

三、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板书完整课题)

提问:那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能给大家来举一个例子说说吗?指出:哦!当把一个量同时分配给了两种物体时,而且这两种物体是有一定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能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

追问:那解题时该怎么替换呢?(那在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时,关键是什么?怎么来替换?)指出: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板书)求出一种物体的数量后,也就能求出另一种物体的.数量。

四、巩固练习

3.练习十七2(机动)

――替换

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

1.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共需要9个小杯

720÷(6+3)=80(毫升)验算:240+6×80=720(毫升)

80×3=240(毫升)240÷80=3(倍)

2.把小杯替换成大杯共需要3个大杯

720÷(1+2)=240(毫升)

240÷3=80(毫升)

课后反思:

由于课前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所以教学时做到了心中有数,因而今天这节数学课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超出了我的预期目标。学生们对于用替换这种策略来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都很感兴趣,课堂上学生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包括很多平时学习数学困难较大的学生也掌握了这一策略。

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探索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其次,它促使学生将过去已掌握的静态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动态程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再次,它能使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迁移到他们不熟悉的情景中去,这既是一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是一种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首先,它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再次,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不仅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为今后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