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 > 教学计划 > 四上劳动课教学计划(汇总13篇)

四上劳动课教学计划(汇总13篇)

时间:2024-04-08 19:58:06 作者:梦幻泡

教学计划应该具备可操作性,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完成课程目标。以下是一些成功教师倾心撰写的教学计划,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创新和改进的思路。

新课标劳动课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的劳动课。班里学习气氛不太浓,班风和学风不太好。但相比较而言,同学们对这门功课的兴趣比其他学科要浓厚一些,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四、定位与反思:

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简单地“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与并认真思考,由此造成学生的操作动作机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无生气。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课前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学期努力的方向: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小学五年级劳动课教学计划

1、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认识各种木工工具。

2、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意识。

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认识各种木工工具。

锯、斧、等木工工具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制作和维修物品时要用到很多工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的`用途。

(二)学技能。

1、木工锯的使用方法。

(1)画线。

(2)调整锯条。

(3)锯料。

(4)存放。

(三)讨论交流。

1、如何才能锯出一条直线呢?

2、想一想,什么时候使用斧、刨、钻?

(四)教师小结。

小学五年级劳动课教学计划

五年级学生通过3、4年级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操作能力,了解了一些劳动知识,对这门课程教感兴趣。同时,他们能够认识到在劳动课上要注意安全第一。

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本学期共有两大部分,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家政类的烹饪,学习技术类的小木工、用塑料材料制作等项目。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本学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而编排的。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周次教学内容。

1怎样植树。

2制作鸟巢。

3菊花的嫁接4鸡蛋炒饭。

5冷拼盘。

6修补图书。

7用电脑制作课程表。

8摩托车模型。

9彩绘泥塑。

10繁花板。

11洗衣机的使用。

12安全使用热水器。

13人工温室。

14移栽蔬菜。

15怎样使用化学肥料。

文档为doc格式。

新课标劳动课教学计划

一、班级概况:

本班共有学生18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7人。学生都来自农村,大部分从小就参加劳动,尤其是家务劳动和简单的田间劳动,有较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两大部分,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家政类的烹饪、种植等内容,学习技术类的纸工、泥工以及其他多种材料制作等项目。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本册教材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而编排的。

三、教学目的。

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教学措施。

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新课标劳动课教学计划

在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在加上很多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我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六认真”的具体措施。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三)、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

七、统计(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小学劳动课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到面前是一片田野。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它们有的扭着腰,绿油油的好像一张绿色的毛毯;田野的后面是连绵不断的山,好像一幅美丽的画。好漂亮啊!

咦,这是什么地方呢?哦,我想起来了,昨天晚饭后,我跟着爸爸妈妈,还有坚叔叔、霞阿姨,一起出发到台山浪琴湾,后来我在车上睡着了。我想,这里就是台山浪琴湾!我兴奋地叫醒了爸爸妈妈。吃完早餐后,我们来到了海边。我看到浪水轻轻地涌上海滩。我换了泳衣,跟着爸爸走进水里捡贝壳。贝壳有半圆形的,有尖尖的,真可爱!

在海里玩了一会儿,我请爸爸妈妈和我一起用沙堆城堡。海浪哗啦啦地涌上海滩,冲向我们的沙城堡。我们一边保护城堡,一边继续堆沙,最后我们每人成功地堆了一个坚固的城堡。

一年级劳动课教学计划范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1、帮果农摘山楂,了解具体的劳动流程以劳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细节,,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辛苦,培养良好的劳动意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2、田间劳动,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校的柿子地里进行简单的劳动,认识常用的劳动工具,进行简单的劳动。

3、利用课余时间,访问家长,长辈,了解各种农用机械的用途。

4、开展家政方面的劳技教育,家校联系,培养鼓励,在家中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家庭卫生,缝制一些衣物,小物品,餐具的洗刷、摆放等等。

义务教育劳动课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的五(1)五(2)两个教学班,每班学生数为40人左右。由于我担任这两个班的数学课,所以对学生比较熟悉。学生对劳动技术课还是比较喜欢,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学生上课不认真,比较随便,影响了上课,这学期对这些学生要加强教育。所以,我有信心上好五年级的劳动技术课。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

1、茶杯套。

2、奇妙的针法组合。

3、小钱包。

4、植树。

5、可乐瓶。

6、可爱的小淘童。

7、哈哈照相机。

8、常春藤插育苗法。

9、校服上的小标记。

10、养鸡。

11、肉饼蒸蛋。

12、休闲躺椅模型制作。

13、点亮金箍棒。

14、喷水动力车的模型制作。

15、独轮手腿车的模型制作。

16、洗衣机的使用。

17、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

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乡土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教学措施: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根据本学期五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与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如学生开展关于绿化与环保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了解了绿化的分布情况、种类、好处、破坏情况等,得出了加强绿化、保护绿化的治理方案或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做些环境保护法律的社会宣传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的义务劳动,这样较好地把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使得三类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35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劳动课的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劳动课。班里学习气氛比较浓,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简单地“请你象我这样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与并认真思考,由此造成学生的操作动作机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无生气。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舞阳县舞泉镇牛市口小学电子教案(试行)。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劳动课的教学计划

为更快适应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特制定劳动教育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更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教师点拨、指导为导线,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_年级学生,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而且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针对这种情况,了解学生比较困难,但我力争做每个学生的朋友,了解其素质水平,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应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关心进步慢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及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手工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三)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措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活动。

(二)搞好分层教学,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四)提倡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活动成果的呈现,鼓励学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创新。

义务教育劳动课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劳动技术》以发展内小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由于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与解决问题过程的.复杂程度及特定材料的加工技能或技巧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所使用的材料有单一到多样,所涉及的工具与加工技能由简单到复杂为前提。

二、教学目的:

《劳动技术》学科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小学阶段《劳动技术》学科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必须的有关材料、工具的基础知识;学会加工、制作、表达的基本技能;认识技术与科学、社会的关系;了解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素和核心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接受劳动观念和创新精神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激发振兴中华、服务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及措施:

本册教材以材料、相应的加工工具及其使用为基础,以简单的图示表达和调查、交流、讨论、做计划、绘草图、技能操作、作品制作等学习为基本手段,横向上构建三个支柱单元,,名为“工具材料”、“看图与表达”、“设想与设计”,并在其后各单元的技术实践活动中予以运用并提升。本册着重于引导学生用画草图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卡纸多面体作品按表面可展开正一平面图形。

(一)教学内容以贴近学生生活、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制作项目为载体。共有三个板块:

1、设计制作启蒙:这是学生完成以后各项设计制作活动的基础。通过该阶段学习,学生可获得一些初步的设计知识,养成思考意识,习锝基本的技术操作技能。

2、作品设计与制作:在教师有侧重点的知道下,须生可进行调查、讨论交流、产生想法、听取意见、安排计划、分工合作、制作完成设想的作品、即使地反思与调整等有个性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3、综合设计与制作: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在内涵较丰富的载体的引领下,学生全过程全视角地展开讨论学习,有分工地操作实践,以提升动脑又动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落实德育、创新实践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特征的小学劳动技术课程,在以德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全面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素养中有其独到的价值,是任何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学生在劳动技术课程中,通过亲身经理问题调查、信息收集、作品结构功能身机、材料选择、加工制作、交流评议等一系列技术活动过程,能养成关注生活,发现问题和需要,努力实现、积极改进的意识与习惯。在看中想和说,在做中比较和反思,使创新精神的培养得以进行;在将设想转变为成果的过程中,劳动技术的价值和意义得以青年身体会,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劳动观。

1、德育渗透。

通过对社会哦和生活中相关现象的电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以主人翁姿态主动承担责任。积极为改造世界、美化生活献计献策。

通过现有物品、技术作品的调查,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会科学技术的作用,体会劳动的价值,并丛冢激发学生能够热爱劳动、热爱技术的情感。

字作品设计制作中,渗透节约、环保、效益等意识。

在设计、制作、评议等环节中培养学生但不自傲、尊重别人、善待他人、容纳不同意见的宽广胸怀及合作互助、集体观念等精神。

2、生命教育渗透。

设计、制作、评议等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强、不怕困难,能接纳不同意见和经受得住挫折磨难的一直,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引导学生在设计制作作品时,能考虑人文需要,给人以方便,消除不安全因素;使用环保材料,禁用有毒物品等。并能为特殊人群设计制作特殊的产品,体现对人的关爱。

制作中所需的材料、工具应安全可靠,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和规范操作,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信息技术教育渗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调查交流等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信息整理能力。最终使学生了解、喜欢信息技术,体会信息技术的作用,并提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劳动课的教学计划

2、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收录机的使用方法。

(一)情境引入。

谈话:收录机具有收听无线电广播和录音、放音的功能,是帮助人们学习和丰富业余生活的好伙伴。

(二)学技能。

1、收音。2、录放音。

(三)讨论交流。

1、使用收录机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与同学交流一下,你所使用过的收录机型号及其功能。

(四)教师小结。

劳动课教学计划

(一)家政。

1、了解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清洗衣物、器皿,形成良好的习惯。

2、具有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3、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4、了解手缝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说明。

(二)技术初步。

1、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2、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纸制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

3、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技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

4、能看懂纸工制作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展开图,实物图,操作示意图。

5、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一)家政。

了解手缝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说明。

(二)泥工。

1、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2、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技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

3、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三)纸工。

1、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纸制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

2、能看懂纸工制作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展开图,实物图,操作示意图。

3、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2、了解手缝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说明。

3、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4、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纸制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

5、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技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

6、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