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教案模板 > 定风波苏轼教学设计(模板16篇)

定风波苏轼教学设计(模板16篇)

时间:2024-02-27 04:00:28 作者:字海

教学计划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时间等方面的内容。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教学计划范文,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读苏轼《定风波》读后感

此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从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生发出明睿、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藐视祸难、达观自信的智者襟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风很大,雨点很猛,穿林打叶,风声呼叫,面对这样的情势,一般人都会惊惶失措的,可是作者用“莫听”二字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无所谓,从容处之,外物不足萦怀,紧张什么?跑什么?我就要悠闲自在,不慌不忙地慢慢走。“何妨”、“吟啸”活现了抒情主体的泰然自若的心态。

“竹杖芒鞋轻胜马”,超旷达观之状可掬。“竹杖芒鞋”比骑马轻快的多!这种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蓑烟雨任平生”,点明了词中所说的风雨,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界的风雨,而兼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作者申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现在所面对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一个“任”字,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具体落实小序中“已而遂晴”一句,这是眼前实景实写,也暗示对未来际遇的一种自信的预测。

中的心理体验。只要能经得起狂风骤雨的吹打,必然会有清风丽日跟着到来。“也无风雨也无晴”。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是颓丧沉沦。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

《定风波》是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5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两首苏词都是在其被贬黄州后而作,其中的《定风波》词人用一件生活小事,以事喻理,表达了词人豁然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为了提高学生摸索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达观积极的心理素养。

我根据大纲及教材的要求以及结合本文的特点,现制定学习目标下:

1、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中寄寓的感情。

2、用心体会,能有感情的朗诵并背诵这首词。

3、理解苏东坡达观处世的态度,领会其旷达乐观、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学习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1课时。

本课拟采取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为便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结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故引导学生作如下准备:

1、充分预习:主要包括疏通文字,熟读课文;了解本词写作背景,作者生平。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的朗读,对词这跳跃性、象征性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3、小组讨论,分析评价:主要是通过重点难点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和人生态度的认识与理解。

(一)首先,导入新课。列出有关苏轼的资料让学生猜测是哪一位词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学生独学,圈点、勾画、思考,自己完成导学案“自研自探”环节中的问题。

1、写作背景。

2、苏轼被贬官的路线图:

3、诵读全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狼狈,遂晴,吟啸,芒鞋,一蓑,烟雨,料峭,萧瑟。

4、诵读全词,解释下列词语:

已而:吟啸:芒鞋:料峭:向来:

5、反复诵读本词,体会词人思想感情。

此环节重在让学生自学,借助相关注释、读文,排除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诗意,弄清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重在突破重难点)。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2、朗读词的上阕,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词人心态,怎样的心态?

3、下阕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4、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6、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也就是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本环节为本节课的重难点之所在,教师要充分引导、点拨思路阻滞的学生,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熟识的生活事例与经验推动学生感悟本词主题。

(四)展示提升、质疑评价各组展示,其它小组质疑、补充、评价。促进课堂的生成性。

(五)学案整理。

(六)完成检测案中的题目。

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并积累“战胜苦难”的名言佳句。

2、《优化设计》相关练习完成。

苏轼《定风波》教案设计

1、抓住关键词句,感知本词内容。

2、反复咏诵,体会本词意境和作者胸怀。学习截取生活小事以小见大的写法。

3、探究本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咏诵式自主探究式读写结合式。

咏诵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有针对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的精美诗词,领略词句中的音韵和谐之美,熏陶渐染,形成和积累丰富的语感,并以此基础上体会文本的内涵。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归纳、整合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学习愉悦的方法。

读写结合式模式就是学生在反复吟咏成诵,充分感悟文本基础上,并以此为素材而进行的文本再创造,以读悟写,以写促读的一种双向互进教学共赢的教学法。

今天我们学习苏轼一首词,让我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他的诗词,一起走近苏轼,走进他的《定风波》。(课前让学生搜集,并要求写在课本内)。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孤傲高洁,乐观向上)。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南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壮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富有诗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知微见著,举一反三。显示春的活力,惹人喜爱,洋溢着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一来复习苏轼诗词,温故知新;二来整体感知,积累作文素材;三来熟知苏轼,为解读文本打基础)。

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词人情感,把准词的缓慢轻重,抓住关键词句,感知本词内容。

明确: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序在全词中的作用?删去有何影响?

预设点一: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及写作缘由。

预设点二:人物的不同行为,为写下文写人物的粗犷豪放、乐观旷达的性格特征留下伏笔。

词中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预设点一:沉着。

预设点二:通达。

预设点三:随遇而安。

预设点四:豪放。

学生之间自己去探究、发现、质疑,归纳、整合。

预设点:

“莫听”为何不是“不听”?

“穿林打叶声”写出风雨什么状态?

“何妨”是什么意思?

“吟啸且徐行”是雨中漫步,且歌且行吗?

“竹杖芒鞋”为什么“轻胜马”?“轻”是指行走轻快吗?

“谁怕”与“怕谁”有什么不同?你能想象“怕”什么?

下阕:

“微冷”仅仅是酒醒后的内心状态吗?

学生自主探究,生成:

……。

任何经典诗文,解读的空间是无限的,探事究理,深化解读,这是在品味语言和人物形象基础之上比较系统化整体条理化的多元解读,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交流、质疑之间,肯定碰撞出不少的思想火花。那是学生群体智慧的结晶。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何以小见大?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鉴赏《定风波》这首词的关键,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

有人认为苏轼在词中表现的是无奈的“旷达”,对此你如何理解?

学生探究生成:

……。

多种诵读和多元解读是为了达成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写作则是学以致用的一种高级样式,可以此直抵他们生命的自觉。

预设点:

全词作为作文素材可用于:相信生活。坚守自我。乐观面对。保持从容。相信未来。

可据其中词句内涵,横向纵向挖掘,充分运用想象和联想作文。如“一蓑烟雨任平生”除了可用于上面或材料之外,还能用于“态度决定一切”“豪迈人生”等话题,甚至可用作作文标题或者文章论点。

可以作者为中心轴,多点辐射进行作文。

苏轼一生写了不少的诗词,试从下面诗词来对《定风波》作逐句延伸对点解读。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东坡》。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教后自我反思。

本课教学思路以诵读为先导,自主探究为手段,解读人物形象为目标,读写结合为训练点来设计的。意在通过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来唤醒和提升学生个体的自觉,哪怕是一丁点的触动也是成功的,备课比较全面,驾驭课堂也比较从容,能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引导,积极穿针引线,上下衔接自然,课堂结构浑然一体,尤其注重读写结合,虽然不能在课堂上一一展示,但学生课后的确写出一些漂亮的作文,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分的延续。尽管如此,课堂还是有美中不足,学生诵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该高昂读的很响嘛还是中调读的淡然澄净?我指导不得力,忽略了“归去”后的句号,没有及时引导。词人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回归内心,是不需要宣誓的。同时讨论“归去”时,除了有“归山林”“归沙田”“有庙堂”“归自我(精神家园)”之说,还有人提出“无处可归”,这一很有见地的发现也被我忽略掉,真是不该。“三人行,必有我师”,课堂上有时学生就是我们的老师。向我们充满智慧的学生敬礼。

学生反馈。

我们学生之所以害怕古代诗文,是因为它难懂。老师让我们从多次诵读开始入手,甚至要求在背诵基础上来解读诗词,字——词——句——文,层次分明,步步为营,犹如庖丁解牛一样很是得心应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教师在授道解惑的同时,是不是有必要穿插高考诗词考试的题型和一些解题的步骤以及技巧,毕竟高考如何拿高分更是我们学生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始终认为如何做到提升鉴赏和注重解题两不误是语文老师讲授古代诗词的一个主攻方向,两者倘若做到和谐结合,相得益彰,让我们学有所得,这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语文的诗词课堂将更加生气盎然。

同行反馈。

古诗词教学,教师难上学生难懂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课堂往往一背了过,或者教师一窜到底,完全忽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本节课教师就是从学生熟悉的诗词开始切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因而在教师的引导下,领略词人从遇雨徐行到斜照相迎,再到渴望归去;由泰然处之,到欣然遇之,最后到超然视之。学生之间的自主探究见证了苏轼一次自我净化的精神洗礼,尽管润物细无声,但这种跨越时空的交流与碰撞是震撼人心的,刻骨铭心的。这一点从学生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和沉思的表情可以预见。

“品味语言”和“多元解读”的梯度解读总给人如出一辙之嫌。“读写结合”点子虽好,但没有能在课堂展示,无法检验“写”的效果。

苏轼《定风波》教案设计

3、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学习诵读、鉴赏古诗文的技巧。

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2、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苏轼。

1课时。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4分)。

答案可在最后公布,以留下悬念。(答案: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案: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二、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以及题记,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

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3、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4、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竹杖芒鞋轻胜马: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怎么比马还要快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蓑衣,不是说雨具先去了吗?为什么这里还用“一蓑”呢?

“轻”和“蓑”有疑问?

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雨骤风狂。

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4、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然后完成导入时试题。)。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借这首词来悼念他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六岁的王弗与比她大三岁的苏轼结婚,婚后两人恩爱,有道是恩爱夫妻不到头,幸福的日子没过几年,就因病永远地离开了苏轼。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故人之情,化作一梦,在不经意时,又袭上心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遗憾的是,死者长已矣,而生者不知又遭受了多少挫折,经历了多少风霜,于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只因“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一切仿佛还在从前。可是种种情怀,不及细说,早已泪满衣襟“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梦已逝远,只能惆怅而叹“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请听——(再读《定风波》)。

诵读《江城子》跟《定风波》有明显的区别: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总而言之,诵读时要注意对作品风格加以仔细的体会,都是苏轼的作品,却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一首是豪放、洒脱、轻快,一首是婉约、沉郁、哀怨;在诵读的处理上(停顿、语速、重音、语气)就要作出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这两首词都体现了苏词题材上的一大特色:(外出遇雨/梦中忆妻——所咏虽小意蕴甚深)对妻子的感情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执着,对仕途的宠辱得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

苏轼《定风波》语文教学设计

编者按:苏轼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那么学生如何通过一首《定风波》了解苏轼要表达的情感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师的教学设计吧!

一、学习。

诗词。

朗读。

二、明晰诗词阅读的思路和技巧。

三、提高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一、读出东坡的节奏旋律,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1、单个学生朗读,大家自由评议。

点拨:

(1)节拍:不疏不密,不急不缓。如“何妨……平生”,可以读得更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读出苏子行吟的味道。

(2)调子:不扬不抑,不温不火,如“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出一份淡定和超脱。

(3)重音:抓住能体现作者情绪、情感的词,如“莫听”“何妨”“归去”(学生提出来能言之有理就行)。

2、全班诵读,围绕感情处理来进行评议。

点拨:如“竹杖芒鞋轻胜马”里有喜悦和豪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随意、朴拙里有不经意的豪放,和“大江东去”不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里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3、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跟读、背诵。

说明:以不同方式的朗读来初步感知词意、词境。

二、读出本词的词眼题眼,进一步把握词的内涵与手法。

1、出题训练:要求每个学生给本词拟2-3个问题,并说说出此题的用意、目的,即推敲出题的有效性。

如“词中的‘雨’是什么意思?用了什么手法?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出题用意:因为它是创作本词的缘起,也是本词的一个背景,它和词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理解全词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且它运用了一定的手法。

参考答案: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用了隐喻和双关。交代了创作本词的缘由,也是本词核心问题的关键:即人该如何对待生命中的“雨”,为“归”的主题伏笔。

2、以组为单位,每组选择1-2道综合性题进行讨论探究。如:

l词中哪句话最能代表苏轼形象以及苏轼的人生态度?

l“归去”,你认为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及苏轼其他作品谈谈你对苏轼精神世界的理解。

l“一蓑烟雨任平生”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给了你什么样的人生启迪?

提示:学生选择开放性的大题进行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发言。教师点拨与点评,把握词的基本方向和内容要点。

3、小组内交换出题,每人选择2题书面作答。如:

l“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雨”和“晴”如何理解?

l“轻”在词中是什么意思?由此可见词人着竹杖芒鞋行于泥地时的心态是如何的?

l“迎”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

说明:引导学生寻找出题点,学会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品味关键字词句,由具体到抽象地赏析全诗。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三、读出自己的评价,加深对词及词人的独特理解。

1、请学生用一句话评点这首词。

角度自选,语言简洁。

2、说说你心目中的苏轼。

鼓励个性,各抒己见,可用不同的语言方式。

3、推荐他人的评价片段,以扩展学生的见识和思维。

l“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l“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l“遭受磨难最多最深重的文人。开辟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境界,其中有苦难,叹息,笑噱,但更多的是一种佛陀拈花似的微笑,一种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铸的宁静和澄明,一种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一种在苦难中体证生命价值的深沉,一种饱经忧患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豁达,充盈着生命的力度和艺术的帅气,千姿百态,光彩照人。(陈友康)。

l“自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元好问)。

l“人生采取一种达观的态度,代表人物是苏轼,他把人生视为长久的延续,视为冷静的挑战过程。像这样从容不迫的人生观,也许只有博大的人格如苏轼者,才能水到渠成,化为巨流。”(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

l“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到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莫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林清玄)。

l“苏轼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王水照及其弟子所作传记)。

l“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云(《碧鸡漫志》)。

说明:1、2两个小环节,请尽量多的学生发言,教师做总结、概括以及方向性上的导引;3引导学生不但看评价内容,也看评价方式,评价语言,以加强积累与理解。

四、读出语言的涵蕴与灵动,学习化用。

1、请学生化用本首词,写一句标题式的话,并与我们的人生观照。将学生的化用句子用投影方式部分展示出来,稍作评点。

2、教师提供自己的化用例句。如:

l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吟啸且徐行吧。

l化千般风雨为万般晴明。

l我有竹杖芒鞋,何惧风霜雨雪。

l莫听风雨,我且徐行。

l空漠人生无雨晴。

l若无雨晴,我们将如何书写人生跌宕的剧情?

l一蓑烟雨几许人生。

……。

说明:在化用练习中进一步感受词的美,以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况味,并在这样的练习中提高自己语言运用的能力。

结语:我们化用的不但是句子,也是东坡的人生智慧。愿我们人生的风风雨雨中,有东坡这样的大家相伴,以使我们的精神不苍白,灵魂不枯竭。

作者|卷子。

公众号|卷子路上。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

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

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学生练习: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

1、江城子密州出猎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描写,太守率众会猎的壮阔宏大场面,形象的动作描写,挽弓劲射的英雄,

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狂,豪放派。

3、婉约派,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细节描写,对昔日那种和睦融洽、幸福美满的夫妻生活的追忆和向往,此时无声胜有声,移情入景,凄清哀伤。

4、提示:

(1)思想感情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上阕描绘了太守会猎时千骑奔驰如潮、倾城围观如堵的壮阔场面,再现诗人“聊发少年狂”的情景。下阕写诗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他由打猎激发出来的卫国杀敌的爱国热忱。情感基调激昂狂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是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势的怀念之情。感情深挚细腻,哀婉缠绵。

(2)表现手法及意境营造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主要通过描绘阔大壮观的场面、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借助典故以及直抒胸臆等手法,营造出“狂放豪迈”的意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主要通过直接抒情、融情入景、摹写生活细节、白描等手法,渲染出一种“凄清哀伤”的意境。

(3)语言风格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言豪迈狂放、洒脱不羁,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又以凝练厚重的典故,使词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语言平淡朴实,处处如诉家常,字字吐自肺腑,自然而又极为觉悟,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1、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完成相关练习。

事:苏轼遇雨。

怀:遇事要泰然从容、乐观、旷达。

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磨难、逆境。

表现手法:比喻、一语双关、以小见大。

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汪国真有诗,“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心境也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苏轼定风波读后感

这首词是上学期学的,老师已为我们讲解了一番,可是今日再拿来读时,却又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滋味。

苏轼一直是我最喜爱的词人,有关于苏轼的史料、《百家讲坛》、以及他所写的诗、词,我都读过、看过、背过。苏轼这一生活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仕途上虽然多次遭受贬谪,但是仍然抱着一种自然的心态,去面对事实。而《定风波》这一首词,就体现了苏轼被贬之后,他能够坦然的去面对,没有其他文人的那种怀才不遇和满腹牢骚;他心中想的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而我最钦佩苏轼的就是这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精神。

这首词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苏轼在出去游玩时,不巧遇到途中下雨,后来雨停了。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你了解一点当时的背景的话,再读这首词,感觉就会不一样。苏轼写这首词是在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这经历许多波折之后的苏轼就是《定风波》中的苏轼。这雨,就相当于贬谪,而苏轼在雨中的心情,就代表着他此时此刻的心境。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并不看重这次贬谪,先看“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中略带俏皮,又带一些挑战性,而从“吟啸”和“徐行”来看,这分明是很轻松嘛,试想,如果你被老师一顿批,还会在雨中漫步,或者时不时的喊几嗓子?这说明,这点小事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都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而此时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者。这“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烟雨”是一语双关,代指政治气候,这不就是说,在这场里,我苏轼就能够穿着蓑衣,可以任凭风吹雨打,照样来往自如。

然而到了下阙,看了就会给人一种雨过天晴的感觉,“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回头看看曾经的沟沟坎坎,在转过头来,还是依然,这样心中无风无雨,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淋雨之狼狈,也就是怀才不遇的心情。换种说法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也正凸显了苏轼会抱有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仕途上的挫折,也表现出他对人生风雨的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胸怀。

这就是苏轼这首词所要体现给我们的一种心态。也许也是我们要在面对挫折时的一种榜样。

我想,做事情如果抱有一种平常心,那做起来就会顺利很多吧!

苏轼《定风波》【】

(可以说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这样一个大家心目中的标准好男人,他的人生经历是否又如他的才华般流光溢彩恣意飞扬。?他又会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感受其跳动的人生脉搏。

首先请大家一起朗读这首词。

q:根据我们以往所学,判断一下这首词应该属于什么流派。

1、听录音。

找出与我门自己朗读的区别?节奏重音轻重缓急。

2、请一位同学读,师生点评(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丰沛,节奏到位,停而不断)。

通过以往的诗词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诗词的意象就是作者把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物象呈现出来,比如冰雪儿代表人格的高洁折柳以表惜别。那么首先请大家找一找,这首词里包含了哪些意象?(分别找出)整首诗呈现出一种什么意境?集思广益开动脑筋。

明确:

结合以上意象,相信大家已经对该词的意境和含义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有没有人能给大家把这首词的基本意思以讲故事的形式说一说?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把你自己想象成穿越版的苏轼,把这一段经历何感想给大家说道说道。

明确、不必去理会那敲打树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悠然自在地前行。手持着竹杖,脚穿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有什么可怕的呢!有一领蓑衣就足以对付一生的风雨侵袭了。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了,我感到有些寒冷;恰在这时,山头初晴的斜阳好像是在有意迎接我一样。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地方,虽然曾经遭受过残酷的风吹雨打,但是信步归去,好像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他的诗文名冠一时,却不见容于当权者。他一生四十多年的做官生涯中,被一贬再贬,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我们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的情景。他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多媒体展示):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

同学们知道这三个地名并列意味着什么吗?

生:应该是苏轼的三个被贬之地。

师:对,我们看,短短四句,多少坎坷,多少忧愤,尽含其中,却以自嘲的语气平淡地说出,这足以看出苏轼的豁达。

2、全词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一说你的理由。(给大家简单鉴赏一下0。

讨论: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大家可以先从风雨和晴的深层意义谈起(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种江湖闲散的生活)。对,苏轼在两年后离开黄州时曾有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那么对应的2马又能代表什么样的生活?

(官场奔波)。没错,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而“轻胜马”自然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轻装上阵,无官一身轻)。

3烟雨即人生的风雨,用暗喻的手法(文天祥《过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

双关,眼前景——预测未来,阳光总在风雨后。

斜照——驱散寒意,带来温暖。迎来雨过天晴的喜悦,乐观。逆境中曙光。

5、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

风雨,晴——指代官场沉浮政治多变。

面对这样的疾风骤雨,苏轼又是怎样的表现(找出相应字词)?表现出他怎样的心态?在小序中我们看到,同行皆狼狈,苏轼却表现为:吟啸,徐行,轻。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更显得从容洒脱,心态闲适坦然。

2、竹杖芒鞋轻胜马。

而这种闲适坦然又在下一句中进一步体现出来。而“轻胜马”自然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

3、怎样理解“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

这雨有什么可怕?虽然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

一个“任”表现出其坦然面对风雨的信心与决心,而“谁怕”,用反诘的语气突出强调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宣言。

t: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

(政治上的晴雨不定)。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又能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对未来的乐观。阳光总在风雨后,生活中总是充满着乐观和希望。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表层:回头看狂风骤雨的情形,一切都归于平静。

深层:虚指自己对自己平生宦海风波的反思。反思的结果——归去。(张志和《渔父词》斜风细雨不须归)。

也无风雨也无晴。

讨论: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大家可以先从风雨和晴的深层意义谈起。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八再次诵读。

通过探讨,相信你们对这首词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那么请大家再次诵读该词,看看能不能对出其中的人生体验和感受。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也都变成一片晴空了,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就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苏轼定风波心得体会

定风波,乃是苏轼一生中最为动人心弦的一段经历。这段历史发生在北宋末年,那个时候,苏轼已经成为了名动一时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在文坛和政坛上都有着相当高的声望。而这次高宋的政变,让苏轼落得了个事业双双破产、家中散尽财产的下场,苏轼更是被下放到了岭南地区的儋州,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岳阳楼之行,便是在将因这次定风波。对于苏轼来说,定风波是一段深刻而痛苦的经历,但正是这段经历,给他带来了对人生、对社会认知的一次颠覆,也让他在困境中重新审视人生,领悟到了一些至关重要的真理。

首先,苏轼在定风波中体会到了人事无常的真理。定风波之前,苏轼是名利双收,处于他的事业巅峰,然而事业就如同飘渺的云彩,一朝被人打破。这次政变使得苏轼功名尽解,一夜之间名声扫地,原本极受景仰的文坛巨子也成为了众矢之的。通过这次事件,苏轼深刻领悟到世事变化无常,歌颂者很快可以成为批评者,而批评者也轻易可以沦为被批判的对象。这让苏轼明白到名利乃是浮云,从而不再过于看重名誉和地位。

其次,在定风波中,苏轼体悟到了“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道理。苏轼在被贬儋州期间,遭受着非人的待遇,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反而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新家。他立志在这片土地上作出一番事业。无论是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还是为人民普及文化知识,苏轼都在尽己所能地帮助人民解决问题,为人民提供帮助。苏轼在这个时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关爱和对社会公正的理解,他追求道义正义,把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相结合,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再者,苏轼在定风波中体味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价值观。尽管处境艰难,苏轼仍旧坚守他的信念,他总是努力不懈地追求自己对文艺和善政的理想,从不妥协。在岭南,苏轼写下了他的《岳阳楼记》,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人道主义思考。这篇文章不仅在那个时候引起了轰动,也成为了后来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积极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苏轼的这种担当和胸怀,为后人树立了不妥协和进取的榜样。

最后,苏轼在定风波之后,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深刻反思,得到了一次全新的重生。他明白了名与利的浮光掠影,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力量和个人命运的相互联系。于是,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自己的艺术追求。他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人生,将目光投向大自然和人民。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平和,以及对世事的超然和洞察。苏轼的心灵成长和价值观的转变,既是他个人经历的成果,也是他对定风波的深刻体验的结晶。

通过定风波的经历,苏轼逐渐变得成熟,不再追求名利,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对社会、对人民的关注和纠正上。他成长为一个对人生充满热爱、对社会充满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和作品也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苏轼在困境中找到了自我,他的心灵之旅无疑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所启迪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生活的困境,勇敢面对社会的挑战,用苏轼的定风波之经历来充实我们人生的价值。

苏轼《定**》教学设计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赏析。

此诗是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拓展:相关阅读。

中心思想。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写作背景。

元丰五年三月五日,作者在沙湖游玩。三月七日,忽逢大雨,因为作者和同行的人都没有带雨具,同行之人皆觉狼狈。雨过天晴,作者联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加上遇见的大雨,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定**》。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豁达与乐观。

评价。

读罢全词,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净化。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读者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从心理学“白日梦”的角度看,此词实际是作者描绘的一个淡泊从容、旷达超脱的白日梦,在多个方面都非常符合白日梦的特征。

第一,心情符合白日梦之条件——郁闷不爽。

写此词前三年,即公元1079年,作者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后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宦海沉浮,经历坎坷,理想不竟,抱负未果,使作者几年来一直郁郁不得志,思想上陷入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心情烦闷。

第二,意境符合白日梦之真谛——宁静自由。

作者对现实的官场险恶生活非常厌倦,渴望摆脱这种生活,退隐江湖,过一种淡泊宁静、无忧无患、无欲无求、轻松自由的生活,也即“归去”。

第三,结构具备白日梦之特征——自然完整。

入梦的引子是“饮酒”和“下雨”。酒的微醉让作者晕晕乎乎,这是白日梦形成的主要基础。烟雨的迷蒙让天气灰暗朦胧,创设了入梦的良好氛围。

入梦句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梦境为“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作者用“竹杖”“芒鞋”“蓑衣”“烟雨”等意象及雨中“吟啸”“徐行”等动作创设了一个极为美妙的白日梦梦境,活脱脱地勾勒出了一个隐居江湖过着从容淡泊生活的隐士形象,他虽无荣华富贵之享受,但亦无宦海浮沉之忧患,心情得以平静,心境得以安宁。

梦醒句为“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吹醒了醉酒,作者感到冷,一个激凌,头脑清醒了,梦结束了,作者又回到现实之中。这“冷”既是实写酒醒后身体感到冷,也是写梦醒后又想到自己的遭遇而产生的心冷。正在这时,远处山头温暖的夕阳让作者感到了些许暖意,也增添了他战胜逆境的信心。

过渡句为“回首向来萧瑟处”。虽然“相迎”的斜阳给作者带了一丝温暖,但一想到自己饱含萧瑟风雨的坎坷仕途路——“回首向来萧瑟处”,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又熄灭了!

梦破后寻梦句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仕途的风雨就如同这自然界的风雨一样变幻无常,他所期盼的仕途阳光又会在多长的风雨之后?与其终日忍受这种提心吊胆之痛,还不如“归去”,退隐江湖,一切平静,无悲无喜,“无雨无晴”。

第四,情节显露白日梦之特色——亦真亦幻。

首先,序言中说“同行皆狼狈”,已证明雨之大,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却又描写诗人置身雨中,对雨听而不闻,从容高歌,潇洒徐行,全然没感到淋漓之苦的状态,这怎么可能是实写呢?接下来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也不太合常理。用竹杖芒鞋行泥泞之路,拖泥带水,怎比得上骑着高头大马急行如飞来得轻快?因此这“轻”恐怕不是写现实行路之轻,而应是无官一身轻。“一蓑烟雨任平生”也让人生疑。序言中已说“雨具先去”,怎会又出现了披蓑在雨中穿行?看来应是想象之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若按自然的逻辑也很难解释得通。雨过天晴,应该是“已无风雨正是晴”,怎会是“也无晴”?所以,这里的“晴”不会单纯指天晴。

由此可见,这些都是写作者心中想象之事而非眼前之景,全词就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去”白日梦!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宠辱不惊、胜败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是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

苏轼《浣溪沙》教学设计

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能熟读成诵并正确默写。

能理解词作大意,领会作者创作意图。

一、导入:你对作者了解多少?

作者和词作的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牌名。《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阕(也叫上下两片),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二、学习过程:

1、朗读词。

注意停顿和节奏。

2、赏析: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一首。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香径:花间小路。徘徊:来回走。

3、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词中关键词句所蕴涵的哲理和感情。

(1)“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二字把今昔两幅相同的画面重叠在一起了,问题一:你知道作者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变故吗?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仔细体会思考“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话的含义。

(思路点拨: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但人事却和去年大不相同了。“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

(思路点拨:“花落去”、“燕归来”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有机组合,普通的花和燕就不普通了,而变为某种美好、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4、作业:

根据你对词作的理解,画出你心中的画面。

读苏轼《定风波》读后感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雨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是上学期学的,老师已为我们讲解了一番,可是今日再拿来读时,却又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滋味。

苏轼一直是我最喜爱的词人,有关于苏轼的史料、《百家讲坛》、以及他所写的诗、词,我都读过、看过、背过。苏轼这一生活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仕途上虽然多次遭受贬谪,但是仍然抱着一种自然的心态,去面对事实。而《定风波》这一首词,就体现了苏轼被贬之后,他能够坦然的去面对,没有其他文人的那种怀才不遇和满腹牢骚;他心中想的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而我最钦佩苏轼的就是这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精神。

这首词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苏轼在出去游玩时,不巧遇到途中下雨,后来雨停了。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你了解一点当时的背景的话,再读这首词,感觉就会不一样。苏轼写这首词是在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这经历许多波折之后的苏轼就是《定风波》中的苏轼。这雨,就相当于贬谪,而苏轼在雨中的心情,就代表着他此时此刻的心境。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并不看重这次贬谪,先看“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中略带俏皮,又带一些挑战性,而从“吟啸”和“徐行”来看,这分明是很轻松嘛,试想,如果你被老师一顿批,还会在雨中漫步,或者时不时的喊几嗓子?这说明,这点小事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都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而此时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者。这“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烟雨”是一语双关,代指政治气候,这不就是说,在这场里,我苏轼就能够穿着蓑衣,可以任凭风吹雨打,照样来往自如。

然而到了下阙,看了就会给人一种雨过天晴的感觉,“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回头看看曾经的沟沟坎坎,在转过头来,还是依然,这样心中无风无雨,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淋雨之狼狈,也就是怀才不遇的心情。换种说法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也正凸显了苏轼会抱有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仕途上的挫折,也表现出他对人生风雨的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胸怀。

这就是苏轼这首词所要体现给我们的一种心态。也许也是我们要在面对挫折时的一种榜样。

我想,做事情如果抱有一种平常心,那做起来就会顺利很多吧!

苏轼定风波心得体会

苏轼定风波,纵然已经过去了千年,但依然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瞩目的一幕。苏轼,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人生经历中常常伴随着波折和困境。而《定风波》这首词,正是他在人生低谷中创作的杰作。通过分析苏轼定风波的心得体会,我们不仅可以领悟到苏轼的胸襟和修养,更可以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和困境有着深刻的启示。

第一段:《定风波》的背景和苏轼的心态。

苏轼定风波的背景是他被贬谪广州,迫使他离开京城投靠南方。在他的一生中,遭遇了诸多的挫折和困境。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以极其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处境。《定风波》一词,描绘了他对自然界风暴的形象,表达了他内心的澎湃和矛盾。尽管身陷囹圄,但他的心态依然自由、乐观,并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二段:苏轼对困境的认知和态度。

苏轼在《定风波》中表达了对困境的客观认知和积极应对。他写道:“落叶风前卷,游丝雨后飞。”这是对风暴来袭和结局的形象描绘。苏轼用形象的语言和场景,描述了他的心境和对困境的态度。他并没有嘲笑自己的命运,而是积极地把困境看作是磨炼自己的机会。他在“希夷公”这一角色中,表现出了对逆境的坦然和从容。

第三段:苏轼的处世哲学与心灵修养。

苏轼的处世哲学和心灵修养有助于他面对挫折和困境。他坚信“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意味着只要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足以成全一生。苏轼也有着对自然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他善于借助自然界的力量来化解困厄。他在写《定风波》中表达的自然意象,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自然法则的领悟,这也成为他心灵修养的一部分。

苏轼定风波不仅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了许多启示。他的坚韧不屈和积极应对态度激励着许多人。困境和挫折并非终点,而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积极面对这些挑战,才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苏轼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面对困境和挫折,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第五段:对于我们的启示和反思。

苏轼的定风波给我们带来深思和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境,我们应该像苏轼一样,保持积极正向的心态,从每一次挫折中汲取力量,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放下困境,用宽广的心胸去容纳一切,接受自然规律的安排,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我们要相信,任何困境都不是永久的,只有在坚持与努力中,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总结:

苏轼定风波是一篇描写困境和挫折中顽强向前的词作,以他坚韧的意志力和乐观的心态,激励和鼓舞了许多人。我们应该怀着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困境,相信只要坚持,就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我们要学会接受困境,从困境中寻找机遇,磨砺自己的意志,不断提升自己。正如苏轼在《定风波》中所写,只有在风暴过去之后,飞翔在大自然中的蝶会更加美丽。

苏轼《浣溪沙》教学设计

词至苏轼,题材、意境、笔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词中绝少出现的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

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诵读法。反复吟诵,让优美的词句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意境,细细品味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问答法。在梳理词作时,教师相机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问答中品析词作内容。

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对词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1课时。

一、导入。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找答案。

二、走进作者,感受其创作冲动。

1、作者。

详见《记承天寺夜游》。

2、感受创作冲动。

元丰五年(1082)三月,词人谪居黄州期间作的一首游记词。“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在城东一个叫东坡的地方垦荒耕种,自号东坡居士,物质生活也比较艰苦。但他能抱着“但令人饱我愁无”的态度,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首《浣溪沙》就表现出了他对人生抱着乐观的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

3、解题。

“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此调有平仄两体,分上下两阕。

三、难解词句。

参见课本注释。

补充:

浸溪:浸在溪水中。子规:布谷鸟,又称“杜鹃”。

四、鉴赏。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词前小序,点明写作词的缘由。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上阕: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这两句既点出游清泉寺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萧萧暮雨子规啼”既照应了前面对溪水、沙路的描写,又烘托了一种凄冷的环境。

提问:上阕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这些画面渲染出一派怎样的春景?

明确:描绘了溪边兰草、松间沙路、雨中杜鹃三幅画面。兰花发出了短短的嫩芽,浸在涨满了水的小溪里,松林间一尘不染的沙路,黄昏时潇潇细雨声中杜鹃在啼叫,渲染出一派爽人耳目、沁人心脾、优美洁净的春景,又带有作者当时丝丝落寞之情。

上阕写暮春三月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以反问起,以借喻回答,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复返,青春对人只有一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词人面对着眼前“溪水西流”,却产生了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这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休将白发唱黄鸡”则唱出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用不着为白发苍颜而叹气。表现了词人在贬谪期间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

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即景抒怀)、蕴含人生的小词,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抱着乐观的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

六、板书。

溪边兰草。

上阕:写景三幅画面松间沙路清新幽雅。

雨中杜鹃。

浣溪沙。

下阕:抒怀溪水西流——青春可永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七、作业。

(一)理解填空。

1、这首词中描写了春光明媚万物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借此抒发了作者喜悦心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既描写了春景,有烘托了一种凄清的气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词中表现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4、这首词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中抒发词人老当益壮、奋发进取之心情的句子是:?。

6、从所积累的古诗词曲中(课内外不限),写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句意相反的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所积累的古诗词曲中(课内外不限),写出意义相连的两句,表现珍惜时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所积累的古诗词曲中(课内外不限),写出意义相连的两句,表现积极进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浣溪沙》这首词体现了词人对生活抱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这种情绪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引发我们产生一些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出来吧。

读苏轼《定风波》读后感

微雨朦胧的午后,倚在窗边,听雨声,读宋词。

偶然间翻看到苏轼的词,“一身蓑衣、昂首前行”的配图吸引了我,远方的山模糊高大,近处的人平静渺小,很有意境。然后是一行小字“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通俗易懂,让人忍不住往下看。最后是词句,字字读来,意境悠远,让人感慨万干。

雨落成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在平生。”山林间赶路偶遇风雨,同行皆狼狈,但他却能以平和心态不畏山路崎岖,笑傲人生,自在轻松,传唱千古。

苏轼的乐观、自信、潇洒、旷达的形象在脑海中不断浮现。看着窗边不断坠落的雨珠,掉在窗台上,激起大大小小的水花,我不禁想起了自已的经历。

乐观的人,心中永远有阳光。拿破仑与敌军作战时,损失惨重,他不慎掉入泥坑,但浑然不顾,大吼着“冲啊!”战士们看到他那幅模样哈哈大笑,在乐观的心态下,冲破险境,取得胜利。我想,那时的拿破仑一定像苏轼一样,心中阳光普照。

“四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不过如此,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笑对人生坎坷崎岖,怀着平和心态。

合上书本,人生哲理如洪水奔流,在我心中激动起朵朵美丽的浪花。愿我们做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苏轼,无畏风雨,独自前行。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

通过课文的阅读鉴赏,让学生学习通过意象的分析、词句的品读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者情感,了解作品风格,并能够联系已学的相关作品和所了解的作者生平思想,对作品作比较深入的分析鉴赏,从而把握诗歌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第一,作品结尾部分“人间如梦”的感叹。这是这首词在内容理解上的一个始终成为疑惑的问题,有人认为与前句不协调,以低沉之哀叹留下了消极的尾巴,有人认为这是苏东坡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也有人说,苏东坡内心本来就充满矛盾痛苦,因而也就有了表达上的矛盾。这是作品解读的难点,又是作品理解的关键,对这一句有正确解读,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所以,这一点首先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

第二,这首词的“豪放”。苏东坡自称此词为“壮词”,后人也认为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那么,从哪些方面能读出“壮”来?豪放表现在哪里?这也是需要细细品味,不能模模糊糊,在一派“豪放”声中敷衍过去的。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式与过程】。

教学方式:

以小组讨论为基本学习形式。在个体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内同伴的互动交流,力求思考的深入和全面;在全班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和对问题的深入认识。

教学过程:

一、阅读文本,解读诗句,理解内容。

鉴赏的前提是理解作品内容,所以第一步是解读诗句。在朗读诗作,独立阅读的基础上,老师给出六个问题,学生在小组中与同伴交流切磋,并进行大组交流,求得正确的解读。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在学生有疑惑时,老师予心点拨;在学生理解有误时,教师予以矫正;在学生的理解有待深入时,教师予以引导。

六个问题:

1.“大江东去”两句,写了怎样的景色?为全词铺设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故垒西边”三句写什么?与上句是什么关系?为何说“人道是”?

3.“乱石穿空”三句,写了什么景?是怎么写的?

4.“江山如画”两句是什么意思?与开篇两句有什么关系?与下阕是什么关系?

5.“遥想”几句写的是谁?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代表了什么?

二、问题探讨,深入理解,品味鉴赏。

在理解作品内容,正确解读诗句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两个重点问题进行讨论,而后进行全班的探讨,以求较为深入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同样尊重学生的感受和领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

(一)两个问题:

1.“人间如梦”的感叹,有人认为与前句不协调,以低沉之哀叹留下了消极的尾巴,有人认为是苏东坡对人生深刻感悟。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联系《赤壁赋》及苏轼其他作品作简要分析。

2.苏东坡自称此词为“壮词”,你能从哪些方面读出“壮”来?

(二)教师对两个问题的认识:

1.“人间如梦”的感叹,是苏东坡参透人生之后的感悟,来源于身世际遇中荣悴巨变的强烈反差和内心深沉的苦闷。正因为词人深怀为国效劳,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又深受政治斗争的连累和迫害,在两者的碰撞冲突中,激越之壮怀与悲凉之哀叹交错呈现,是极其自然的。

细读作品,“人间如梦”的感慨由周瑜赤壁故事而来,千古英雄早已烟消云散,芸芸众生岂不如梦似幻飘忽渺茫?这与《赤壁赋》中望见赤壁,想到一代枭雄曹孟德,发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感叹的语句,岂不十分相似?而下句“一尊还酹江月”由此句而发,表达寄情江月,豁达看待人生的心愿。可见,“人间如梦”不是消极哀叹,恰恰是达观的表现。

对于苏轼来说,“人间如梦”既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又是欲摆脱烦恼,挣脱世网的武器。正因为他有着深厚的忧患心理,因此一生中常有大苦闷、大烦恼,但他具有透彻知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聪明,因而能够失意泰然,成为识透天命的达观主义者。

他的许多作品都显示了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比如学生学过的几个作品:《题西林壁》,横看与侧观,身处其中与跳出局外的角度变化,能识庐山真面目;《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的西子湖变幻出晴天和雨中不同的美妙;《水调歌头》,尽管兄弟分隔遥远,但求人长健,心相印,既然“难全”,那就千里与共;《赤壁赋》,以变与不变两个角度看待水与月,就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放大眼量,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心胸自然就豁达了。

因此,“人间如梦”的感叹,正显示了苏轼既忧患人生又热爱人生,既严肃执着又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此词为“壮词”,首先表现在以词怀古,抒写远大抱负和身世之悲,打破“词为艳科”的窠臼。其次是绘雄奇之景,抒壮阔之情。“大江东去”,江水呈奔马轰雷之势,有动感伟力;“千古风流”,思接千载,显浩缈时空。“乱石穿空”,江山雄奇,吞吐江涛,展示词人舒卷风云的浩逸胸禁。“羽扇纶巾”,周瑜的英雄形象,显示词人高远的人生理想、政治抱负和心中潜藏的深重的人生忧患。叹息年华虚度,壮怀难仲,苦闷怅恨,身世之感深沉而悲壮。第三是全词基调壮阔,气势庞大。词汇与意象,是意境的建筑材料,这首词以“大江东去”起调,以“人间如梦”煞尾,集飞动与沉雄之势、豪放与深沉之风于一体。高唱入云,惊心动魄。

此词写景、怀古、抒情三者结合,大开大合,纵横古今,笔力奇崛,意境宏阔,不仅是苏轼生平的得意之作,而且也是一篇可与婉约词派分庭抗礼、标新立异的壮词,开一代词风,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曰,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坡为之绝倒。”此说颇能显示苏东坡此词豪放。

三、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