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 > 教学反思 >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反思(优质15篇)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反思(优质15篇)

时间:2024-04-07 07:41:11 作者:纸韵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请大家阅读以下的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这个学期一过去一大半了,抱着一定要教好的心理,开始了自己全新的工作。小学一年级教学,无论是哪个科目,我想首先应该掌握的是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对于什么事物他们都好奇,模仿能力强,好动,但是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学习持续时间不长。如何在有效时间里教会孩子们更多的知识,应该是我要追求的目标。

一年级大部分是6岁左右的孩子,刚进入学校,学习、生活习惯还不太适应,正在慢慢形成,学习新知识也需要老师一步一步手把手的教。俗语说“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我想自己这种焦急的心理忘记了孩子们还是5、6岁不懂事的小朋友,正是处于启蒙教育阶段,很多方面需要老师引导,需要耐心和细致。

欲速则不达!从常规和排队抓起,教会孩子们记住自己上课的队形,然后才能慢慢教孩子们学习立定跳远,学习广播体操,学习前滚翻,学习其他内容。教会孩子们走,他们才会慢慢学跑,走都没有学会,就去学跑,确实是难为他们了,这就需要老师把握好主体方向。

有些班级队伍总是站不好,安静不下来,特别在室外就象放飞的鸟儿。老师上课发脾气,对于孩子们来说也许只能镇住几分钟,一会他们又忘记了,玩得忘乎所以。实践教学更需要的是经验和方法,一个老师的人格魅力并不是在于这个老师多么严厉,有多高的学历,关键在于如何教书育人,如何传授知识,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到知识。平时我试着去接触和了解孩子们,试着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希望可以更利于自己的教学。

发现学生上课认真了,按照老师要求做了,哪怕是队伍排好,并且安安静静了,这一天我的心情都会很好。孩子们哪天疯玩,不听指挥了,我也会失落一整天,不知不觉心情起伏受学生上课的态度和效果影响。有的孩子擅长画画,有的孩子有语言天赋,有的孩子擅长体育运动,还有的孩子擅长音乐,人有所长,尺有所短,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用发现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能够因材施教。不能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不放,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和特长。

关于体育类教学的参考书和教学碟片太少了。正是因为体育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太少,才导致体育教学相对其他主科的停滞和发展不前。希望自己能够在经验教训中积累和沉淀,在教学中迅速成长,能够获得长足进步!为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尾巴的功能》是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的起始课,我把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为:学生随文识字,认识“甩”等9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通过多种形式读文,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种动物尾巴的功能,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引导读书;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纵观整节课,我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目标。现将本堂课的表现做以反思。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趣味教学法,把游戏引入课堂,比如“送字宝宝回家”;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例如以介绍四种动物尾巴功能的图画刺激学生视觉,以动手操作——找朋友、揭字卡作用于学生触觉;以互读表演读反复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以屏幕飞入的词语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己发现、自由交流识字方法,调动学生的智力和情感因素,这样,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主动、生动地完成了识字任务。

例外,不仅注重将生字放到生活环境中去识记,同时重视在文字本身上下功夫,把生字放在陌生的语段中去夯实字音,以及及时引入象形文字,介绍我国古老文字的渊源,都是一些大胆的尝试,力求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新鲜的感觉和美好的向往。

学生借助拼音,凭借跃跃欲试的心理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在自读互读中很快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然而,学生是否能感受动物尾巴的功能这种情趣,又如何把自己的悟出来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却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我没有做朗读技术上的指手画脚,而是抓点带面,在教学非洲鳄尾巴的功能时,“我的尾巴是武器,挥舞起来力无穷……”先让学生读,读后谈谈自己朗读的原因,很多孩子很有表现力,未经老师的知道就把“无穷”重读了出来,为什么要重读“无穷”?让孩子自己说说原因,由学生自主体会“无穷”的含义,畅所欲言,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点拨的作用,在学生畅谈后再出示“无穷”在词典中的解释。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做主人,甚至是尝试了指导者的身份。

虽然是一节公开课,但既然是上课,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学生,都要让他们有所得,教师上课的目的始终应该是为学生服务,这一点是我所坚信而且一直遵循的。当学生的学习出现了波折时不能急匆匆地进行教学环节,而是力求让他弄懂、学会,坚持学有所得。

这是一篇蕴含丰富科普知识的小文章,介绍了四种动物尾巴的功能,但自然界是博大的,动物的范畴更是宽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拓展,适时适度地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并引导读书。

本节课也仍然有值得商榷之处:对朗读的指导方法多样很重要,形式活泼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也很重要,但应坚持从文本出发,让学生、指导学生尽量去体会语言的魅力,嚼出文字的滋味。我们要建立这种真正的语文情境,把学生柔和地自然地包裹住,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只要有文字,就要尽力保护这种感觉不被破坏,读文、晓意、懂理。在文字上下功夫还是我应该继续探究和思考的。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找规律》这节课教材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在课堂我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开始给出了一幅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景图,装饰的彩花和彩旗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学生男女间隔成圆圈跳舞,让学生观察并发现排列的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执教找规律一课时,让学生猜一猜智慧星的颜色,一组是“红黄红黄红黄……”有规律的出现,另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出现,通过对比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尝试的机会,猜想的机会,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例题时,引导学生规律可以从左往右看,还可以从右往左看;规律可以从图形观察,还可以从颜色,数量观察。比如,学生说出灯笼有规律后,我不仅让学生说说接下来应该是什么颜色,还让学生说说如果把灯笼往前摆,又是什么颜色呢?还有,教材中对彩花的出示只是简单的红绿红绿红绿,将原课本中的规律改为两绿三红的排列,让学生明白数量也是有规律的,同时也为以后数字规律教学做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发现自身的不足;创造规律时,我也是让学生先同桌商量一下,摆一条什么样的规律,哪组摆的又快又有创意,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同桌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达到要求。

多媒体展示欣赏一张张图片的出现,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本课的最后,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规律美,进一步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正处于起步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本节课中,注重培养让学生把话说规范的习惯,学生在认识颜色变化的规律时,先由老师“扶”着说出,是几个图形为一组,每组是按什么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己说,使学生的语言逐步达到用词准确,表达完整,思维清晰。

但是,在我的实际操作与我的设想有一定的距离,存在很多的不足。同时,我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比如: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仍有不足,课堂中还应注意让生,中等生,后进生的语言表达,要注重让学生自己说。课堂纪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何让学生的课堂纪律与教学质量成正比。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完善自我,找出不足,及时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与反思。

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几何图形纸片进行汽车组装竞赛,看哪个汽车厂设计的种类最多。

小组汇报说说设计了哪几种汽车?

设计一辆车,在探究性学习里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反思: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来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使每位同学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有一次创作的机会,为后来的大胆想象,特别是为造型上的创新提供了较好的舞台。从实践结果看,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提示:

(1)、可以在原有汽车功能或色彩上进行改造。(如车能飞,车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爱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事物的外形进行设计。

(3)、还可以在设计的汽车旁写上功能或特征类的文字。

反思: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探究统一。虽然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就包含了教学内容的拓展,使学生不会再局限于自己观察到的、看到的汽车,创作的余地就更大了。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共同探究,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学生的作业中,就出现了苹果汽车、兔子汽车、西瓜车、长翅膀的车、鱼车…….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如果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已有的奇特形状或功能的汽车图片,学生的想象会更加精彩。

(1)教师以主持人角色举办“汽车展览会”。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前边,大家一起来评出奖项。

“迷你车”:要求色彩鲜艳,形状美观大方。

“多功能车”:要求多功能,用途广。

“皇冠车”:要求既美观大方,又功能齐全。

(2)肯定小朋友精彩、生动的设计。对可以修改补充的作品,鼓励继续补充改进。

反思:在评价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评,评个人、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也是想达到对学生的一个促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由于课前就强调了最后要奖励小红花,所以,整节课学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动中也没有出现混乱状态。

教学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材的使用上也是如此,但总目标是一样的,让我们以孩子的观点看世界,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和最适合师生的内容,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师生一起成长。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教小朋友们认识常用的颜色,尝试趣味涂色。

首先我是提问,请问我们班级里的窗帘有颜色吗,变成黑色好不好;黑板变成黑色好不好;课桌椅变成黑色活着白色好不好?同学们频频摇头,还露出一副很可怕的表情。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如果都是黑白的,这个世界你们觉得美丽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我引出一句话:

美丽的色彩世界是由色彩大家庭的成员组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色彩大家庭》,让缤纷的色彩来个亲密的接触。

通过图片感受下来自大自然的色彩:碧绿的草地,黄色的向日葵,紫色的薰衣草,寒冷的冰川,还有金黄色的沙漠。在色彩学中,把不同色相的色彩分为热色、冷色和温色,从红紫、红、橙、黄到黄绿色称为热色,以橙色最热。从青紫、青至青绿色称冷色,以青色为最冷。紫色是红与青色混合而成,绿色是黄与青混合而成,因此是温色。这和人类长期的感觉经验是一致的,如红色、黄色,让人似看到太阳、火、炼钢炉等,感觉热;而青色、绿色,让人似看到江河湖海、绿色的田野、森林,感觉凉爽。因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对色彩的认识还很粗浅,所以我只在沙漠和冰川的图片上提到色彩是有温度的:金黄色的沙漠联想到了炎热,阴冷的蓝色让人感受到了寒冷。

接着用彩虹接下去,彩虹拥有哪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其实每一个颜色的家族都很庞大,红色家族有火红、粉红、牡丹红、珊瑚红、酒红、褐红、绯红、橘红……。黄色家族有柠檬黄、淡黄、中黄、土黄、橙黄……。蓝色家族有深蓝、天蓝、湖蓝、孔雀蓝……。绿色家族也不遑多让。直接这样灌输色彩的知识既让老师觉得枯燥乏味又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设置了一个游戏环节:抢答。要求是听口令举手回答问题,必须在听到3时将手举起来,举手最快的那个就有机会回答问题,看谁注意力集中啦。因为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小朋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太多小朋友想要回答问题了,只能是一个小朋友说一个答案。问题就是:请问红色的水果有哪些?苹果、草莓、西红柿、火龙果、樱桃。黄色的水果有哪些:芒果、梨、桔子、菠萝,另我比较惊讶的是有人回答榴莲。榴莲的外壳应该偏向于浅褐色,那什么是黄色的,就是里面的果肉,的确有米黄色的。我这么小的时候连榴莲是什么都不知道,感叹如今的生活水平不能与往日相比。

既然是色彩大家庭,作业的要求是表现色彩。最容易表现的就是画七色花和彩虹啦。描绘花朵的基本没太大问题,只要画的大气一些就可以了。画彩虹可以感受到很多信息。大多数的孩子彩虹都是以线条为主的,即使用颜料去画画,也常常是用颜色来画线。所谓的彩虹就是七条不同色彩的线的排列。所以老师要开始引导孩子如何使用好色彩和线条,用投影仪示范就可以了。色彩的大手向我们招手,我们会一点点靠近的。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1、本节课能以“月亮”的主题来贯穿始终。新课的导入,利用艺术室现场的布置,“有关天空的图片”、“天花板上周围的小灯像星星,中间的大灯像太阳,就是缺少了月亮”来引入“月亮”的主题;欣赏月亮的图片;学习“月儿”的歌谣;学唱月亮的歌曲“小小的船”;听有关月亮的故事“月亮的脸”等等。

2、尽管只是承担音乐方面的教学任务,但是能够将多种学科进行整合。比如,美术方面的欣赏各种图片;复习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小小的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月亮的脸”的故事,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等等。

3、为学习“三拍子”歌曲“小小的船”埋下伏笔。课前三分钟的复习歌曲就以三拍子的音乐为主,比如“花瓣”;所读的歌谣“月儿”也是一首三拍子的作品。

4、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在学唱歌曲的教学环节中,采用听唱法与教师适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欣赏中,自学歌曲。

5、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培养学生逐步建立音乐结构感知。欣赏图片调动视觉,欣赏音乐调动听觉,律动表演调动触觉。

不足:

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低,加上三拍子、中速的音乐很优美,让人听了比较舒服,因此,课堂开始气氛比较活跃,而在学唱歌曲时,多听几遍以后,有许多孩子表现出困的精神状态。尽管整个班级来看,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但是,不能将全班的孩子全部带到活跃的气氛中来。

措施:尽可能地多花点心思,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个孩子在音乐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较好的地方:

1.多种形式调动孩子情绪。因为拼音学习对孩子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在课堂上,我先设置了一个故事情境——孙悟空,调动孩子的喜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课间操、摘桃子等,实践证明孩子整堂课的认真表现还是很有效果的。

2.运用形象有效地记忆方式。d的记形是本堂课的重点之一,因为与前面所学的b、p容易搞混,我采用了d的变形记,让孩子直观形象地感知半圆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声母,再通过手势的方法把形记住。

3.把学习体验和学习发现交给学生。在d、t比较发音中,先让孩子观察老师读d、t时,放在嘴边的布的变化,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然后拿起自己的手,体验读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刻性。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给孩子尝试的时间不够,因为还只是拼读的第二课,前面虽然有3节课的基础,可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所以在拼读的过程中节奏太快了一点,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尝试同一个音的拼读,把每一个音节的拼读扎实化。特别是对于第三声的难点应该拿出来巩固化。

2.学生语言的表达不够完整,声音不够响亮。归结自己平时的课堂,怎样给孩子说话的一些模式,然后孩子有可模仿的句式,在不断地模仿实践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语言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本篇课文就根据汉字构字规律所编写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

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以达到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认识汉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

教学《日月明》之前,我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调查员”,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汉字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文训练,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记得以前,每次教学完《司马光》后,我总是在拓展延伸阶段问:你还能想出其他好方法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此问题一经抛出,小朋友们便叽叽喳喳地连比带划谈论开了。可,每次在班上汇报交流时,小朋友们的脸上便会被沮丧之情笼罩着。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孩子年纪小,思维较单一,提出的解救方法不成熟,跟司马光的"砸缸"作比较,还是逊色多了。小朋友能不沮丧吗,连老师也觉得异常扫兴!可怜我就这样悻悻地教了一年又一年。

这学期,我再教《司马光》一文时,大胆作了新的尝试。

师:小朋友,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

生1(边掰着手指头边答):我非常喜欢他。第一:他勇敢,别的小朋友都哭呀,喊呀,他一点都不慌;第二:他聪明,懂得用石头砸破大水缸救出小伙伴。

生2:我觉得司马光是个善良的好孩子,平时肯定很喜欢帮助别人,我喜欢他。

生3:司马光看起来年纪跟我们差不多,却比我们强多了,我真佩服他!

(在老师鼓励性语言的激励下,小朋友的情缴被调动起来了。"我们想试一试""老师,你快说吗""我们肯定不比司马光差"等等的喊声充斥着整个班级。我心中暗自窃喜。)。

课件出示:

出示画面:在放学路上,有一位小女孩突然间鼻子出血不止。

(画面出现在屏幕上后,小朋友的小嘴巴就没有合拢过,叽叽喳喳地与小伙伴们讨论着,热切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办法。在班上交流,我一边倾听一边暗暗惊叹着:小朋友真是"小人鬼大",不可小觑。)。

代表1:我赶快把她扶住,让她把头抬高,拿出干净的纸巾帮她擦掉流出的鼻血。

代表2:可这么做鼻血还会流出来吗?有了,让她把中指朝上举,健康课的张老师说这样鼻血就会慢慢地止住了。

代表3:我不同意xx的做法让她把头抬高。头一抬高,鼻血不就会流进嘴巴里吗,恶心极了!我倒觉得如果小妹妹的鼻血这时还止不住的话,咱们可得赶紧问清电话号码打电话到她家里,请她的爸爸妈妈马上来接她。

(说到动情处,这几个小朋友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见此情景,我想请几代小朋友上台进行情境表演。没想到这随思随想的环节,很快把本堂课推向了高潮。)。

临下课之前,我还请小朋友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曾遇到过哪些困难或危险,自己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教室里又沸腾开了,一朵朵智慧的火花绽放异彩:

生4:(腼腆地微低着头):我,我……有一次,我不小心一脚踩到了家里的小花猫贝贝的长尾巴上,它一转头狠狠地咬了我一口,脚背上顿时留下了几个深深的牙印,还渗出了点血。我赶紧走水池边,打开水龙头拼命冲洗头伤口,伤口被冲洗得干干净净的。我赶紧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还带我去打了预防针呢。

真没想到不让"小司马光"继续"缸"后,反而涌现了机智勇敢的小司马光!

教完这堂课后,我深深地悟到了:

其一: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应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其二:拓展训练不是要学生钻牛角尖,走死胡同,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现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展开想像,大胆创新,展示个性。

其三:教师要敢于跳出编者和自己以前的思维定势的"套子",带领学生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允许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独特见解,灵活运用教材,处理教材。我想,这也是编者愿意、乐意看到的。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面对一年级的教材,我真有点不知怎么教。数学《比多少》一课的内容太简单了,而且孩子们在幼儿园大班学过这些内容,该教些什么呢?比谁多谁少是没问题,可是为什么5比4多呢?对,就将重点定为“通过例题,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算理。为了训练孩子们说话有理有据,我引导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开始,几乎大部分学生几乎都说不好,我不厌其烦地指导着孩子们说。一个说不好,继续找第二个孩子、第三个……慢慢地,做过了几道题之后,孩子们大部分都会用因为所以说算理了。很高兴看到孩子们的进步。

也许他们并不是很清楚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也许他们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这样回答,但我清楚这样做的目的:数学,不能只培养做题的机器,既要知道题怎么做,还要知道这样做的道理。慢慢地,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我在引导学生识完字,读熟课文后,没有逐字逐句的理解、分析课文,而是让孩子们提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我原以为孩子们不会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我这样做只是尝试,但出乎意料:万和林一开始就直奔文章的核心句子:课文结尾为什么连用两个“我多想去看看”?我没有直接解答这个问题,而是以它为理解文章的一条线。我问:谁看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看出的?孩子们的思路又进入了课文。

在文中他们从“走出大山”、“遥远”等处看出了“我”是一名山村孩子。有一位孩子提出“壮观”是什么意思?我请几位在北京场看过升旗仪式的孩子描述了升旗的场面,同时就有孩子在惊叹。表达能力强的杨金颐同学还结合学校的升旗仪式作了想像,用儿童特有的语言阐释了“壮观”一词的`含义。这时我趁热打铁:这样壮观的场面,老师真想和同学们一起站在场看看啊!

但对一个山村孩子讲,这是多么难又多么遥不可及啊!这是她的梦想,她已经多次向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啊!从这儿看出小姑娘(------)。孩子们补充:看出小姑娘非常想去北京;看出小姑娘多么渴望看升旗仪式啊!提出问题的万和林也说自己明白了:其中一个是作文章结尾,另一个用来点题。

至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划上了句号。课后我作了深刻的思考,对待这些优秀的孩子,我应该大胆放手,给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学习空间。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周老师是位爱思考的老师,《骑牛比赛》一课中,教者大胆运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再加上周老师适当的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在想象骑手的“技艺高超”、场面的热闹等地方效果出奇地好。

如:为了让学生领会“技艺高超”,周老师让学生换位体验“如果你是这野蛮的公牛,有人想骑在你的背上,你会怎样?”

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后,周老师再问:“一个骑手牢牢骑在牛背上,‘牢牢’是怎样的样子?”学生有说长时间骑着,有学生说像胶水粘着,还有学生说像蚊子叮在人身上一样掉不下来。经过讨论学生明白:这就是骑手技艺高超的地方。教者没有就此罢手,又问:“还有哪里说明骑手技艺高超的地方?”学生惊讶,“还有啊?”学生遇到困难了,老师适当点拨:“记忆高超,超过谁呀?”这一问,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其他选手两三秒钟就摔下来,这位骑手牢牢骑在牛背上的确技艺高超。

当然,教者研究的'是“有效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所以课堂上老师不断引导、启发学生想象思考,忽视了低年级段阅读教学“识、写、读、背”目标的完成。如何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周老师还得不断研究。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进入校园,对学习,特别是数学的学习充满期待,此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机。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 “ 乐学之下无负担 ”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几点体会。

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教学时,在主题图讲完后,我请 7 个同学上台,问: “ 苹果和香蕉,你最喜欢哪种,喜欢苹果的站在左边,喜欢香蕉的站在右边 ”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 7 由几和几组成。师还可以问:玩具车和冰淇淋,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放学后,你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看电视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 7 的组成,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 “ 估一估,猜一猜 ” 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条“热带鱼”,左手有几条,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条,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 “ 猜 ” 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如在小组中可以进行 “ 夺红旗 ” 比赛,在个人中可以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数由上学期的20以内的数扩展到100以内的数,通过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理解计数单位“十”。从而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1、不吝惜时间。

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来认识几十与一百,学生很难做到,象这样抽象的数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必须要借助于实物,真实地去感受与体验,通过捆与数在头脑中建立表象,从而达到真正理解计数单位的目的。因此课堂上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数出10根,捆成一捆,虽然孩子们太小,很多学生捆的小棒是零散的,虽然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耽误太多的时间,但那些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极其珍贵的。因此不要吝惜时间,让学生去数一数,捆一捆是学习中必经的道路。我不可以随意地去侵占。

2、有效利用时间。

课堂上不吝惜时间,并不是让学生的操作时间随意延长,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效果,课堂上我让每个学生带20根小棒,要求每人数出10根捆成一捆,在教学几十与一百时,充分利用每个学生手中的'一捆小棒在实物投影前展示,这样积少成多,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让学生体验了十与几十、一百的来源,学生在数与捆最后几捆的过程中理解了100以内的数。

1、模型不是单一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100以内的数,上课前我给同位俩发了一个小计数器,让每个学生都能亲手去拨一拨。通过计数器进一步巩固单位十与百,为理解数的组成打下基础。学生有了上学期20以内数的组成的学习基础,这部分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但学习中我发现仍有个别学生不理解个位与十位上的数的意义。因此这节课我还花了大量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拨珠并说说拨出的两位数的组成,收到了好的效果。

2、巧用计数器帮助小学生理解算理。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利用数的组成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个位上的数字相同)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以为当学生理解了数的组成再来计算这样的题目会水到渠成,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课堂上有部分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学过,他们只是机械记忆,并没有一定的算法,而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会计算,数的组成与这部分计算完全脱节。为此,课堂上我让学生谈了自己个性化的想法之后,组织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想一想,通过拨珠,让学生形象地看到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从而达到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口算。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在本学期里,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认真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课后,对学生进行恰当辅导,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育教学任务,下面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反思: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两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在教学中,我与年级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

2.抓好写字训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通过自己的课堂板书,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从技能方面和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强化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抓好读书训练。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其次,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经过一年的实验,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对学习语文有了比较高的兴趣。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方式上,还体现在学生在课外学习上。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不仅学习了课内要求掌握的知识,还引进了许多课外资源,学习了许多课外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