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幼儿园大班 >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及反思(模板16篇)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及反思(模板16篇)

时间:2024-02-04 15:32:03 作者:影墨

在幼儿园大班,教师会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激发他们的艺术天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启发。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

1.学习整理活动用具,保持环境的整洁有序。

2.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则,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1.情景创设杂乱无章的整理区,音乐《劳动最光荣》。

2.超级大转盘游戏。

3.“迷宫”:自制棋类。

“垂钓区”:小鱼、鱼竿。

“图书吧”:自制图书。

师:今天,我代表丫丫游乐园给小朋友送来一封邀请函,邀请小朋友去参加“智勇大冲关”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了,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1.我是整理小能手。

放音乐,来到第一关。

师:我们的第一关到了。

场地布置:杂乱无章的场景。

第一关:我是整理小能手。

闯关要求:请小朋友把物品有序归位。

师:现在闯关开始。

放音乐《劳动最光荣》,整理。

师:请整理完的小朋友坐在座位上休息。

现场采访:请问你刚才整理了什么物品,怎么整理的?

我要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能不能闯过第一关。

这里现在整洁有序,说明我们小朋友很能干。我们给自己鼓鼓掌。

我现在宣布:我们第一关闯关成功。

2.游戏《超级大转盘——谁对谁不对》。

师:我们现在向第二关进发。

放音乐,来到第二关。

师:我们第二关是《超级大转盘》,闯关规则:转动大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到数字几,就打开旁边相应的数字几的图画,并按照图画上回答问题的方式,说一说“谁对谁不对”。

教师示范第一次,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有序排队,物品归位,轻拿轻放,节约用水,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应该互相谦让。

师:现在我宣布,我们第二关闯关成功。

3.我是文明小公民。

师:我们现在向第三关进发。

放音乐,来到第三关。

师:我们第三关是《我是文明小公民》,里面有三个活动项目,即图书吧、垂钓区、迷宫。

闯关规则:请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参与三个活动项目,分组讨论各自活动项目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并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讨论结束,请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幼儿分组游戏,遵守基本的行为规则。

迷宫:各种棋类。

遵守规则:有序排队,轻拿轻放,互相谦让,不大声喧哗,友好竞赛,乐于合作,物品归位。

图书吧:自制图书。

遵守规则:有序排队,轻拿轻放,保持安静,不损坏书籍,友好交换,物品归位。

垂钓区:鱼钩小鱼。

遵守规则:有序排队,轻拿轻放,不大声喧哗,物品归位,互相谦让,合作分享。

师:第三关闯关时间还有2分钟,请小朋友做最后的整理工作。请整理好的小朋友坐回座位,我要检查闯关结果。

教师简单评价。

宣布:第三关闯关成功。

4.结束冲关,发奖牌。

师:小朋友在刚才的闯关游戏中都做得不错,都能遵守游戏规则,我现在宣布我们的智勇大冲关全部闯关成功。每人获得一枚奖牌。我们一起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吧。

1.课程设计打破了学科界限。我们组织的活动都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课程设计自然,整个活动,从情景的不断深入到材料的逐步投放,过程的开展都是环环相扣、自然过渡,渗透了操作、合作、挑战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随着闯关情景的不断深入,幼儿的心境也紧紧地投入其中,其能力和规则意识在活动中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发展。

2.紧扣目标,层层深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一环扣一环逐步深入,孩子们在操作、尝试、讨论、合作的过程中,整理了活动用具,理解并遵守了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则,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关注幼儿最近发展区。整个活动过程,一步步提高要求,让幼儿跳一跳就能够得到,在一步步的挑战中感受游戏的乐趣,并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4.活动内容选择生活化。本次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来选择的,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扩展了生活经验,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主题教育理念,更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

答:家长的态度既要积极,也要有方。

建议您:一是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受苦头"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二是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一般而言,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这几个方面情况往往影响其入学后的适应性。您需要时时关注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

话题2:幼小衔接家长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答:以下这些内容,可以供您分析、了解孩子情况时作参考。

(1)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

(2)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

(3)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沮丧?

(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

(5)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回答相关问题?

(6)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等事情?

(7)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自己穿脱衣等?

(8)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

(9)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

(10)孩子是否能够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

(11)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

(12)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家长要踏好准备节奏"学习准备期"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一个过程。按一般而言,可分为学前、学中和学后,应抓紧学前、关注学中、延伸学后。

话题3:暑假中,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有规律地生活?

答:作息有规律也是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

一、逐步帮助孩子确立时间观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厕所、做作业等)之前,要让他作好充分准备,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一旦开始,就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来拖延时间(如,来回走动)。另外,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规定好时间限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控制时间。

二、安排孩子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

三、作息有序与灵活调整相结合。孩子升入小学后,在作息时间上,会有许多意外的变化,为了增强孩子的适应性,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打破常规时间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观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赛等。如果过分刻板地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孩子的适应性反而会大大降低。

话题4:入学前,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答: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学准备的必要内容。入学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

(1)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

(2)用好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

(3)能正确处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

(4)能帮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5)比较合理地计划并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内容。要让孩子具有以上这些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可做些尝试。

话题5:入学后,家长如何与老师进行沟通?

答:您不妨采取以下方法与老师沟通。

(1)通过多种方式与老师保持经常联系。您除了可以利用家长会、教师家访时与教师作个别交流外,也可以利用便条、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及时地与教师互通信息,使双方更多了解孩子近阶段在家庭及学校中的一些表现,您也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议。

(2)向老师客观地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往往是最真实的,其在家中的学习、饮食、娱乐和休息等各种习惯,以及在向家人叙述学校发生的事件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您都可与教师作适当地沟通,以便教师更多了解您的孩子。

答:作为家长,可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每天在校与老师、同学相处,发生的大事小情都希望在家中与您分享。这时,您要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因为这是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好途径,您与孩子一起分享好消息或有趣的事,让孩子觉得校园生活的快乐,从而加深与老师的亲近感。

(2)多与老师沟通。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容易产生分歧,使孩子难以适应。这里,就要求您能够多与老师进行沟通,共同探讨教育的理念。如果对老师的做法有所不解,可以坦率地提出并探讨,从而达成共识。家长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不要心存顾虑,这样反而容易产生误会,适得其反。

(3)切忌与老师关系过分亲密。有很多家长希望通过送礼、请客吃饭等方式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以获取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特别照顾。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的做法实不足取。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

1.初步掌握手指弹纸球的基本方法,锻炼手指力量。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增强目测力和动作的准确性。

音乐、小纸球、桌子

1.活动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排成四路纵队。

(2)准备操练习:要求幼儿能与音乐节奏合拍、有力、到位、有精神。

2.基本部分。

(1)手指操活动。

(2)让幼儿跟音乐做手指操。

(3)手指游戏。

请幼儿说说、做做,有哪些手指游戏。

3.学习弹纸球游戏。

(1)在幼儿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手臂弯曲在肩上,两脚前后分开放,身体前,用力蹬地头向前方。

(2)幼儿集体徒手练习3―5次,教师注意观察加强个别指导。

(3)请幼儿分组开始手指弹纸球游戏。

4.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

探索纸的更多玩法。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

1.能按照自己从“0岁到现在”的顺序讲述成长过程。

2.知道在不同的时候,“我”会有不同的表现。

3.体验自己的独特性,学习表达不同的“我”。

小时候与现在的照片、笔、绘画纸

1.律动导入。

(1)幼儿跟音乐律动。

(2)请幼儿介绍自己。

2.讲述“我”的故事。

(1)阅读幼儿用书p1页。

(2)请幼儿说说书里的故事。

(3)教师完整讲述幼儿用书“我的故事”。

(4)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请你们也说说你们自己的故事吧。

(5)幼儿拿出自己的成长相册,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

(教师提醒幼儿按照自己从“0岁到现在”的顺序讲述成长过程)

(6)师: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最有趣的事情?

(6)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故事。

3.绘本制作“我的故事”。

班级举办幼儿绘本制作“我的故事”展。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

1.了解毕业典礼的意义,学习运用简单的符号、标志及绘画等形式制订班级毕业典礼计划。

2.能清楚、完整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愿望。

3.体验毕业离园时依依惜别的情感和对幼儿园老师的感激之情。

了解毕业典礼的意义,学习运用简单的符号、标志及绘画等形式制订班级毕业典礼计划。

能清楚、完整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愿望。

1.经验准备:观看以往毕业典礼的录像资料,了解毕业典礼的基本流程。

2.物质准备:往年幼儿园毕业典礼的录像资料、ppt课件、毕业典

礼流程的图片若干、白纸、彩笔、背景音乐、黑板。

1.出示博士服图片,引出活动主题,激起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样的衣服吗?在什么时候可以穿呢?

2.组织幼儿回顾毕业典礼的精彩瞬间,了解毕业典礼的意义,激发幼儿筹备毕业典礼的愿望。

提问: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要举行毕业典礼?你喜欢哪个环节?为什么?

小结:原来毕业典礼上有这么多丰富多样的活动。

3.引导幼儿集体讨论毕业典礼的内容和形式,按兴趣分工设计毕业典礼计划。

(1)提问:你想在毕业典礼上设计哪些活动?

(2)根据幼儿的想法梳理活动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其分为四个板块:展示本领、感恩的心、友谊最珍贵、毕业啦。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对应的活动图片。

展示本领:例如:举办美术作品展,表演唱歌、舞蹈等节目,举办生活中会做的事情照片展。感恩的心:例如:向老师赠送自制的礼物,选小朋友代表向老师说句感谢的话。友谊最珍贵:例如:相互赠送小礼物,在离别纪念册上互留电话号码,和好朋友拥抱等。毕业啦:颁发毕业证、赠送集体照,园长、家长代表给小朋友送上祝福和期望等。

小结:毕业典礼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表达自己对幼儿园、老师以及同伴的感谢和留恋。

4.引导幼儿分组合作制订计划,鼓励幼儿大胆交流。

(1)为每组准备一张大表,请幼儿把毕业典礼计划记录在表上,可用标志、符号、数字、图画来表示自己的想法。教师为幼儿提供指导和帮助。

(2)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本组的计划,其他幼儿共同讨论、完善计划,

在交流中引导幼儿完整表述毕业典礼的准备工作。

5.鼓励幼儿根据计划合理分工,积极为毕业典礼做准备。

利用离园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将计划介绍给家长,邀请家长在毕业典礼日来参加班级活动。

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联系实际生活,大胆动脑思考,合作制定毕业典礼计划。活动后对本次活动进行梳理,反思如下: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在活动开始前,组织大班幼儿观看了以往毕业典礼的录像资料,为之后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幼儿对毕业典礼中各个环节的活动有了简单的了解。在之后的活动环节中,通过再次欣赏毕业典礼活动图片,调动幼儿已有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毕业典礼的了解,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环节或是想设计的活动,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其分为四个板块:展示本领、感恩的心、友谊最珍贵、毕业啦。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对应的活动图片。将幼儿的思路进行整理,帮助幼儿梳理活动各环节流程。在这一环节幼儿参与积极性较高,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设计毕业典礼环节,幼儿分小组合作制定计划,有的负责提建议,有的负责绘制计划表。在这一环节,幼儿都能够相互配合,共同讨论,在彼此的相互交流中,共同完善毕业典礼计划。

在分享环节,除了请本组的代表上前介绍毕业典礼计划外,还请共同参与计划的其他小组员也上前来分享和补充,让幼儿能有更多地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以及修改措施

幼儿在相互分享各自的毕业典礼计划时,思维在刚开始还是有局限性,更多的幼儿想到是只是展示各自的本领,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开拓他们的思维。在分享交流毕业典礼计划时,幼儿在台下的想法很多,但是有的不会表征,可以在计划之前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图形或者数字代替。对于情感上的表达还有所欠缺,可以再深入的挖掘情感,使幼儿体会毕业离园时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

随着时间的临近,大班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句号,上周孩子们与家长共同参观了盛大花园小学,那美丽的园舍,鲜艳的红领巾、绿领巾都一一让孩子们向往,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成为一名小学生,同时他们又非常舍不得离开生活了四年之久的同伴和老师。虽然,孩子们已经有了自主意识,但在活动中还是会显现出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孩子将来的成长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阶段的比较,让孩子感受的成长经历,体会现在的成长变化,从而感同身受要珍惜时间,在此基础上,引发幼儿思考怎样合理在好自己的时间,改变家长要“我”做什么,而成为“我”要做什么。短短的三十分钟里,孩子们并不可能完全掌握其中的内涵,好习惯是日积月累的,因此,活动后将在学习性的区域中以“安排的时间表合理吗”开展个别化的活动,并围绕珍惜时间开展“课间十分钟”、“一分钟能干什么”集体活动,以次激发孩子,为将来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1、通过观看录像、照片回忆过去,感受自己已长大,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

2、再看看说说中体会时间的宝贵,从而懂得要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

幼儿过生日照片一套、活动vcd、故事背景图、日程设计表。

1、前几天,我在教室的时候,发现了一张vcd,我们一看里面有什么内容?(幼儿观看)

2、讨论:

-你看到了录像里有谁呀?

-这是你们什么时候的活动录像呀?

-和现在比起来,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引导幼儿说己的成长变化)

3、还有几天就是xxx小朋友的生日了,他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欣赏一组照片)

提问:

-xxx小朋友过了几个生日?

-看了照片,你对他几岁生日印象最深?

-想一想,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过生日时的样子?

-那么你们还能不能回到小时候了呢?

4、:时间是不停的向前走,过去的时间已经回不去了,以前我们是什么也不懂的小娃娃,一转眼即将大班毕业了,时间流逝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现在。

1、(出示故事背景)

提问:

-还记得这个故事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猴?

(教育幼儿做事不能拖拖拉拉)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你会是一个爱等明天的小学生吗?

交流:离开幼儿园之后……

1、刚才,我们各自都说了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我觉得你们都是会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的孩子,不过你们离小学生还有点距离,因为真正的小学生是会自己安排好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出示小学生的课程时间表表)

提问:

-这是什么?你能看懂表上的安排吗?

-这个表格有什么用?

3、教师:课程时间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好时间,我们以后也来试着安排一下吗?时间是最宝贵的,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们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好好利用它,学会和时间赛跑。

1、区域活动中幼儿设计周末作息表,并与同伴交流。

2、集中展示幼儿制作的时间安排表,并在以后的活动中讨论哪些是比较合理的。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

1、通过带幼儿参观学校,初步了解学校,熟悉学校环境、教师和学生,感受哥哥姐姐的学校生活,激发幼儿对入小学的向往。

2、初步发现学校与幼儿园的区别,找出不同之处,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能力。

3、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知道小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活动方式。

4、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课间要先入厕,在做户外游戏,并且听到上课铃声或上课音乐声,能迅速回到自己的班里上课,在心理上做好适应这种学习模式的准备。

5、教育幼儿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时间观念的良好习惯。

1、事先联系好学校负责人,确定参观的有关事项。

2、提前通知家长做好幼儿参观学校的工作。

3、告诉幼儿听老师的指挥、不乱跑,不大超大闹,做个文明的参观者等参观前的谈话。

1、请小学生给自己讲讲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校园趣事,说说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2、组合幼儿到学校去实地参观。

3、教师讲解,幼儿观察了解学校环境。

4、教师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5、参观后讨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请幼儿从环境、作息时间、上课科目、纪律等方面说说。)。

1、家长配合幼儿园,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学校的生活,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

2、看电视录像,或让上小学的哥哥姐姐向孩子讲述小学学校生活,进一步了解学校。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

1.体验装饰名字的乐趣,能大胆表现。

2.尝试用图形、线条、颜色等对自己的名字进行装饰。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培养欣赏能力。

1、幼儿能够书写自己的名字。

2、艺术家的装饰字几张,教师设计的名字画几张,图片制成电子白板课件。

3、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绘画纸、勾线笔、油画棒、水彩笔等。

4、ppt课件

活动导入;

(一)观察欣赏、激发兴趣。

1、出示多幅汉字组成的装饰画,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简单小结:原来每幅画里面都藏着一个字,这些艺术家们把我们的汉字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呀!

(这个欣赏的环节是让幼儿了解我们民间字画的传统艺术,感受中国汉字有图形演变到简体字的艺术美感。)

2、出示教师的名字装饰画,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想象和创作的欲望。

师:老师也模仿这些艺术家们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请你们猜猜我画的是什么内容?

根据幼儿回答进行小结:原来是老师的名字,我把我的名字变成一幅漂亮的画了,这就是漂亮的名字画。

(这个环节问题抛出后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有的说一棵树,有的说是一支铅笔等等,在一连串的答案之后,我逐步提示:画面中藏着一个字,有的幼儿猜到了是老师的名字。我用笔写出名字的笔画,幼儿为发现里面的秘密而兴奋至极。我用自己的名字首先是为了激发他们后面设计自己名字的创作欲望,同时引出主题,也拉近了教师和幼儿的关系。)

(二)介绍自己名字的意义

师: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呢?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吗?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从一生下来,大人们就花了很大的心思为我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希望小朋友以后有个幸福、快乐的生活。所以名字包含着大人们对小朋友的一种祝福、希望和深深的爱。

(通过以上师生对话,让幼儿了解家长对自己的希望、关爱、无形之间幼儿也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和名字的意义。)

(三)拓展思维、激发创作欲望。

1、出示班里一位小朋友的名字,你们能认出是哪个小朋友的名字吗?这位小朋友的名字画和我们平时写的名字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

(1)颜色丰富了,色彩的深浅搭配很美;

(2)通过想象,字体里的点、横、竖、撇可以变换成其它物体或形状;

(3)字体里添加了一些点、线条、图形的装饰。

(4)装饰后的文字仍保留原来字体的基本结构。

(这个环节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名字画的规律和方法,帮助幼儿更好的进行装饰。)

2、引导想象:小朋友,你想怎样来装饰自己的名字呢?请一个幼儿把自己的名字写出来,我们帮助他一起开动脑筋,用一些好看的图形来装饰他的名字吧!(ppt演示)(这个环节鼓励幼儿自由想象,教师协助幼儿完成,示范名字画的方法。利用电子白板自身资源库的优势,里面的很多简笔画图案可以代替笔画中的横竖撇捺,也给幼儿做了提示,拓宽幼儿的想象思维。)

(四)建立自信、激发创作。

1、师:小朋友都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了,今天我们也来开打扮自己的名字,让自己的名字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吧。你如果已经有想法的可以把名字中的每个字都进行装饰,如果你觉得自己名字有些复杂,也可以选择你名字中最喜欢的那一个字进行装饰。

2、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幼儿兴致勃勃,时而交头接耳地商量,时而指指点点地相互评论,巡视指导的过程中我采取边巡视边展示幼儿的作品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创造灵感,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现在的幼儿名字大多是三个字及以上,而且笔画比较复杂,对于大班幼儿还是有一定难度,所以这个环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特点我提出幼儿可以选择完成名字中的某个字进行装饰。)

(五)评价幼儿作品

1、先画完的幼儿将名字画给同伴看一看,让他们猜一猜你的名字。

2、把幼儿的名字画都挂起来展示,你们的画真漂亮,可是我想如果画上能闪闪发光就更漂亮了。老师给你们一人一颗小星星,请你把它贴到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名字画上。比比谁画上的小星星最多,名字最闪亮。

3、通过幼儿最后的评价我们来找一找得到小星星最多的幼儿作品。

师:谁来讲一讲自己为什么要把小星星送给这个小朋友。

幼:(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师:老师还发现有的小朋友的画上的小星星较少,谁愿意来为这个小朋友出出主意,让他的名字经过修改后也能受到别人的喜爱。

幼:(提出一些建议)

(教学评价部分首先采用展览的形式使幼儿的学习成果得以肯定,给每一个幼儿极大的精神满足和自信心。而幼儿为自己喜欢的作品贴上的小星星,具有互评,鼓励,装饰的三重功效。)

把幼儿作品布置成主题墙名字里的故事,并在每幅作品旁边附上幼儿对作品的叙述。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

1.养成倾听的意识,练习倾听能力。

2.探索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

3.熟悉幼儿园周边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方位感。

1.底板图若干幅(每张底板图大小和a3纸相同),上面贴有家、幼儿园以及幼儿园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物(如大型超市、便利店、公园、肯德基、车站)的图片。

2.录音带两段(录有从家出发到幼儿园沿途经过的路线的内容),记号笔,记录纸。

3.测量工具:小棒,扭扭棒,绳子,教师自制的直尺(直尺上有1~20的刻度线)等。

第一种玩法

1.根据录音在底板图上画出上学的路线。如听录音用记号笔连接家――肯德基――民星公园――28路终点站――幼儿园。

2.用不同工具对上学路线进行测量。如使用了6次小棒就记录数字6。还可以用其他材料进行测量,记录方法同上。然后比较哪种测量工具更方便,为什么。

第二种玩法

1.听第一段录音在底板图上画上学路线并测量。如用记号笔连接以下录音中提到的地点“从家中开始向左至肯德基,再向前至民星公园,再向右至28路终点站。再向前到幼儿园”。再用教师自制的直尺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2.听第二段录音,在底板图上画出不同的上学路线并测量。测量工具、记录方法同上。

3.比较测量结果,说说哪条线路到幼儿园用的时间最少,为什么。

在第二种玩法的基础上增加路线的数量,提高比较的难度。

三分钟做的事

1.尝试在规定的三分钟内完成任务,养成做事专注、投入的习惯。

2.提高竞争意识及自我约束能力。

1.沙漏。

2.笔,记录表,白纸,玻璃弹珠,筷子,计算式题纸,印有动物图案的涂色纸。

3.根据记录表在墙上展示“班级之最”,如“夹珠子最多的”“绘画最多的”“计算最多的”“涂色最多的”等。

幼儿先选择一个沙漏,然后选择一种感兴趣的内容(夹弹珠、涂色、绘画、做计算题),转动沙漏计时,幼儿开始操作。当沙漏完时,幼儿必须停下手中的活动,在记录纸的相应格子内记录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录方式由幼儿自己决定,可以用数字,也可以用符号、图案。

1.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调整游戏材料或内容,如:三分钟卷几支铅笔,三分钟整理几本图书等。

2.展示墙中的内容由关注速度过渡到关注质量,如“计算最正确的”“涂色最均匀的”“绘画最逼真的”,等等。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

本活动是在“我要上小学”主题中的一个生成的内容。是实施新课程,实践新教材,并尝试着自我创新的内容。

针对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上小学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参观了小学;采访了哥哥姐姐;认识了书包、书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孩子做事拖拉、计划性差,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以后怎么办,特别怕早上迟到。所以我选择了符合他们实际问题与需求的切入点,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积累粗浅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着安排计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时间意识,知道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1. 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部分时间,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并具有初步的计划做事的意识。

2. 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录象、计划表、书包文具、笔、纸张、翻翻牌等

一、交流分享

对个别化活动中的记录结果进行有选择的交流,解决“合理不合理”的问题

重点提问:

1. 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上学的早晨调查表”。

2. 你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幼儿交流对计划“上学的早晨”中遇到的疑问,鼓励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预计幼儿会就整理书包、早晨拖拖拉拉、喝水等不合理的行为或是不好的生活习惯提出自己的疑问,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

我们要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

二、“阅读”、游戏

重点提问:

1. 观看小学生上学前的生活情景。(录象通过一个小学生自述的形式,完整表达小学生从起床到出门做的'事情若干项,并说出每一项花了多少时间,同时整合有关的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

2. 这个小学生早上做些什么事情,每件事情花多长时间?

3. 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的准备有什么不同?

4. 推算并交流上学的早晨的准备工作究竟花了多少的时间。

小结:

上小学的早晨和上幼儿园的早晨有很多不同之处,一定要安排好时间,不能迟到哦。

三、讨论交流

围绕问题“如何合理安排不迟到”进行讨论交流,了解如何才能合理安排

提问: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迟到呢?(预计:用闹钟、抓紧时间、叫爸爸妈妈提醒、晚上算好起床时间……)

小结:要作好准备工作,看好时间,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保证准时上学不迟到。

四、游戏、“阅读”

比一分钟整理书包谁快,感受不同职业的人一分钟可以干什么重要的事 --- 了解时间的重要与宝贵。

1. 重点提问:一分钟有多长呢?

(用一分钟来整理书包,开展一分钟竞赛,让自己一分钟成为一个小学生的样子。)

小结:我们用一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一分钟不象看起来那么短呢。

2. 重点提问:我们身边的人又能用一分钟做些什么事情呢?

(放录象提升:一分钟阿姨可以包几十个小馄饨、给警察叔叔一分钟可以抓住一个坏人、医生的一分钟也许可以拯救一个病人的生命、多给运动员一分钟也许他能进球改变一场比赛的结果、给世界冠军一分钟他可以创造一个奇迹)

小结:原来一分钟对我们来说这么重要,让我们合理安排每一分钟,珍惜每一分钟。

1. 目标达成,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2. 缺少对孩子整理书包时方式与习惯的关注。

3. 设计上对大班孩子有挑战,本班孩子大部分能完成任务。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课程教案,幼小衔接大班活动教案精选文档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戏剧脸谱的造型、色彩,学习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物,对戏剧艺术有兴趣。

3、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增强脸谱图形创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戏剧视频、脸谱成品若干。

2.彩笔、空白脸谱。

活动过程:

1.认识戏剧脸谱。

(1)出示戏剧脸谱。

(2)师:这些是什么脸谱?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这些脸谱?

小结:脸谱是画在唱剧的人脸上的,戏剧是我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1.脸谱欣赏。

(1)请幼儿一起观察和探索脸谱的颜色和对称。

(2)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脸谱,请你把看到有趣的、特别的地方找出来。

小结:脸谱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脸谱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

1.了解脸谱的图案与色彩。

(1)演员脸上有哪几种颜色?

小结: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英勇、蓝色--表现刚强、黑色--表现铁面无私、白色--代表狡猾;

绿色--代表暴躁、.黄色--代表凶猛、紫色--表现正直、金、银色--表现各种鬼、神、怪形象。

(2)出示各种脸谱,请幼儿根据色彩辨别人物性格。

(3)演员脸上画有什么图形符号?

小结: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

(4)出示各种脸谱,请幼儿观察脸上的图形符号。

3.绘画脸谱。

(1)老师手里有一张空白的脸谱,我要帮他化化妆。

(2)教师示范画脸谱,强调对称。

(3)提出要求:脸谱要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可以选择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交流。

活动延伸。

请了解现实生活中还有可以见到戏剧脸谱。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

教案栏目每天为您提供优质的大、中、小班最新教案,包括语言、音乐、美术、游戏等多个全面的类别,是幼师们的充电加油站,更多名师公开课视频、高清ppt课件、配套资料等你来学习交流。通过猴子妈妈买水果的情境活动,引导幼儿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小猴子和猴妈妈、桃子、香蕉及5以内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题pp图

1.创设情境,学习得数是0的减法

师:猴子妈妈买回来2颗桃子和3根香蕉,大大的桃子和香香的香蕉都很诱惑,小猴子馋得直流口水,它想了想,还是先吃桃子吧,它一会就把2颗桃子吃光了。

(1)师:你们可以根据将小猴子吃桃子过程列一道算式吗?(2-2=0)

师:为什么是0?你们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师:小猴子吃完桃子就自己玩去了,玩累后回到家,看到那大大的,香香的3根香蕉,又把3根香蕉吃完了。

(3)师:请你们再将小猴子吃香蕉的过程列一道算式。(3-3=0)

(4)总结规律

师:2-2=0 和3-3=0这两道算式,你们发现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小结: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

2.扩展练习

(1)森林里要举行化妆舞会了,小猴子和猴妈妈高兴地去参加。门票就是一道算式,答对了才能进去。

(2)大象抽到的算式题是:5- =0;小猴子抽到的算式题是: -4=0.猴妈妈和小猴子都顺利拿到了门票。

4.小猴子和猴妈妈玩累了,猴妈妈说小猴子表现好,准备给它网购礼物。你们一起看看快递公司的小羊在忙什么吧,一起帮它数数有多少快递要邮寄的。(幼儿完成幼儿用书p13页作业)

留意生活,看看生活中哪些可以用5以内的减法计算。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

1.发现硬币中有趣的各种纹理、图案,感受拓印画的美。

2.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拓印。

3.感受动手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1.拓印好的作品。

2.不同大小的硬币、蜡笔、纸张。

1.欣赏拓印作品。

(1)师:你们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的?

2.教师讲解,幼儿欣赏。

(1)教师拓印一枚硬币,幼儿仔细观察。

(2)师:看看这个图案是不是跟硬币的图案一样?你试过这种方法吗?

小结:这种方法就叫拓印。

3.讨论正确的拓印方法。

师:用什么方法才能拓印出好看的图案?

小结:同一方向涂,不移动硬币和纸张。

4.幼儿作画。

(1)引导幼儿先构图,再进行制作。

(2)师:一枚硬币印出来的还不算漂亮,我们可以将硬币组合成一幅画,再拓印就更漂亮了。

(3)提醒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少用力,不移动,同一方向涂,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

5.欣赏作品,幼儿相互评价。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寻找不同的物品进行拓印画延伸活动。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课程教案,幼小衔接大班活动教案精选文档

目的:

1.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准备:

蚕豆、筷子若干,画有数字或图形的纸板图若干张(如图二)。

玩法:

1.用筷子将一粒蚕豆依次从1搬(夹)至10或从10搬(夹)至1。等熟悉玩法后进行“夹豆子”比赛,又快又正确者为赢。

2.分别按单、双数练习帮豆豆搬家。

3.用筷子将一粒蚕豆任意夹到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形里,并说出结果。如:“我把豆豆搬到了三角形的家里。”

建议:

该活动适合小、中班幼儿。

钓鱼。

目的:

学习数物对应,比较数字的大小,学习6以内的加减法。

准备:

磁性钓鱼竿若干,写有数字或式题的纸小鱼(上别有回形针)若干,鱼塘背景图一幅(如图三)。

玩法:

1.把钓到的鱼放到写有相应数字的鱼池中。如:钓到写有数字4的鱼,就把鱼放到4号鱼池。

2.把钓到的鱼放到比它大1或小1的鱼池中去。如:钓到写有数字3的鱼,就把鱼放入4号或2号鱼池中。

钓到的鱼上写有式题“2-1”,就把鱼放入1号鱼池。

建议:

该活动适合中、大班幼儿。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合作玩。

大班社会幼小衔接《下课十分钟》教案公开课反思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围绕儿童学习适应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在教育建议中指出“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的有趣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下课十分钟”是《我要上小学――小课堂》里的一个集体活动,其主题经验是:模拟小学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的设计围绕主题的核心经验来展开。

“下课十分钟”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学习内容,在这十分钟里可以做什么,让孩子分享、安排十分钟活动,在孩子了解这些活动后,了解什么是必须和选择做的,目的让孩子更清晰、有条理、有目的性地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乃至合理、有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为终身学习和提高生活品质打下基础。

在我们幼小衔接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有参观过小学的经验,也从成人口中听到过下课十分钟这个词,个别化活动中也观察过图片,有过相关的表征的记录。但幼儿的这些经验都是比较粗浅的、零碎的、个别的。需要通过一个集体活动来统整幼儿的零碎经验,需要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来提升粗浅经验,更需要在一个逼真的情境中通过真实体验来感知和内化,体验下课十分钟的内涵,进而内化为合理、有序安排自己生活的一种能力。

在幼儿园课题《幼儿园学习活动益情趣融合的实践研究》的学习和研究过程,我深刻体会到:幼儿园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以“益、情、趣”三个要素融合的基本线索,通过理解综合主题课程内涵,尊重幼儿学习特点,采用适宜适切的方法、策略,使三个要素在学习过程中彼此影响,互为作用,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幼儿发展,提升学习品质。要努力对这种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思想进行认识与理解,转化为实现“益、情、趣”实践意义上的融合。

1、模拟小学课堂,尝试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2、了解下课十分钟必须做和可以选择做的事,体验并向往小学生活。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活动难点:下课十分钟必须做和可以选择做的事。

幼儿自备书包;小学学习用品若干:绿领巾、时钟等;幼儿前期经验的记录。

(一)回忆已有经验

1、讨论:小学生是用什么方法知道什么时候上课和下课的?

2、课与课之间可以休息几分钟?

3、观看时钟:10分钟是多长时间?在钟上怎么看?

小结:小学里会用音乐或者铃声提醒同学们上课和下课的时间,下课可以休息10分钟。也可以看看时钟,时钟的长针(分针)走两个数字就是十分钟。

(二)交流讨论

1、你觉得小学生下课十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2、你觉得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可选择做的?为什么?

3、教师按幼儿的讨论分两栏记录在题板上。

(对一些有意见分歧的问题引发幼儿生生互动,作进一步的讨论)

如:看图书、下棋、聊天、散步等,为上好下一节课放松一下身体和心情。

(三)摸拟下课十分钟

1、学做小学生,戴上绿领巾。

2、模拟下课,休息十分钟。

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活动。

4、按上课音乐声准时回到座位上。

5、交流。

(1)幼儿是否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2)介绍自己在下课十分钟所做的事情。

(3)评论:哪些事情适合在课间十分钟做,哪些事情不适合?

小结:课间的十分钟是很有限的,必须先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做好小便喝水

这些事情,保证身体的健康,做一些必要的放松和休息,这样的十分钟才会过得有意义,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对此却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从幼儿的参观经验谈起,避免了说教。这样的讨论交流既是参观活动的延伸,又能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录像短片有重点地引导幼儿观察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安排。观看后、教师有意识地提供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交流讨论、再与小学生互动,并及时小结。这样的设计使幼儿主动地提出“为什么要有课问十分钟。怎样安排课间十分钟才是合理的”等问题,并积极商讨解决的方法,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邀请小学生来“点评”也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一年级的小学生能与幼儿平等沟通,孩子们也更乐于接受并模仿,因而活动效果较好。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

按贝壳的颜色排序,复习10以内的数字,比较数的大小,学习数的'组成。

贝壳若干(其中凸出的一面分别涂上红、黄、绿色,凹的一面分别写上1~10的数字)。

1、按贝壳的颜色排序,如一个红贝壳,一个黄贝壳,一个红贝壳,一个黄贝壳……。

2、按数序排列贝壳。

3、比大小。两个幼儿同时翻出一个贝壳,比比谁的数字大,大的可以吃掉小的,最后比比谁赢得多。

4、撒贝壳,练习数的组成。看看正面朝上的有几个,反面朝上的有几个,然后说出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几。

5、将贝壳拼成各种图案,并说出结果。如:“我用7个贝壳拼了一朵花。”

该活动适合中、大班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