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调研报告 > 会计职业道德调研报告(优质20篇)

会计职业道德调研报告(优质20篇)

时间:2023-11-21 16:34:46 作者:曼珠 会计职业道德调研报告(优质20篇)

通过调研报告,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某个领域或行业的现状和需求。如果你对如何撰写一份成功的调研报告感兴趣,以下是一些经典范例供你参考。

会计调研报告

随着中央银行机构改革的深化和核算系统的升级,会计管理工作的加强显得日渐重要,它对促进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全面履行基层央行工作职责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目前基层央行的会计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工作,才能更适合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

会计工作是基层人民银行各项业务活动的基础,是作好金融管理、履行好中央银行职责的出发点。会计工作在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基础建设、完善内控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银行的会计工作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控制度滞后,不能有效防范会计风险。随着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制度建设未能及时得到完善和补充,一些业务缺乏制度约束或制度与实际业务操作脱节,制度跟不上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造成控制盲点,不能有效的防范会计风险,有效指导会计工作存在一定欠缺。现行内控制度只是作为对会计人员工作的要求,而没有将其作为法律、法规执行,致使会计业务潜伏着很大的风险隐患。

二是责权不清,缺乏激励机制。会计工作的风险性与待遇不相匹配,从现实情况看,会计未形成一套系统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操作规程和评价标准,没有真正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人员的积极性。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致使会计人员提高工作质量、业务能力缺少动力,成为引发内部资金风险的重要根源。

三是缺乏动态预警机制。内控制度对风险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现有的内控制度着重强调了对业务环节的控制及事后监督检查控制,而忽视了对突发性事故或案件的预测预防,没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会计内控软件,对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报警,起不到风险预防作用,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

四是人员老化素质偏低。中央银行会计是一项原则性、专业性较强,风险性较高的工作,是央行的要害部门,对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行人员逐渐减少而且结构老化,岗位轮换、交流制度得不到实质性落实。少数人员的知识结构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工作上只限于被动应付,操作上随意性大。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基层行对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个别县支行的领导认为会计工作实行双重管理,即上级会计主管部门和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局限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缺乏对本单位会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常工作仅限于账表平衡,资金不出现问题,有的甚至只关心本行费用指标的多少、经费的松紧,对具体业务不做深入了解。 有的行纯粹把会计部门作为行内业务培训基地,把会计业务熟练的人员充实其他部门,或者经常抽调会计人员搞行里中心工作,使一些会计人员不能正常从事会计业务。

二是岗位设置与现有会计人员配置相互矛盾。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县支行会计国库科承担着国库和会计两项核算业务,还肩负辖内金融系统及国库经收处的管理职责,一般应设置接柜岗、记账岗、复核岗、票据清算岗、清算管理岗、综合岗、系统维护岗、会计主管岗、会计档案管理岗、事后监督等岗位。其中票据交换员、事后监督员、系统维护员、会计主管员不得参与日间账务处理,记账员、复核员不能兼岗,还必须建立定向替岗制度。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人少岗位多的矛盾。要保证正常业务开展,必须一人多岗,如遇培训、外出检查、正常休假等情况,兼岗和顶班就不可避免。具体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按制度要求充实会计人员,就会不同程度出现混岗、兼岗现象,缺乏岗位制约关系,存在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县支行人员少,会计业务量也较小,按制度要求充实会计人员,势必造成会计人员占全行人员比重较大,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县支行其他工作的开展。

三是业务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协调。基层县支行是具体业务操作部门负责国库、会计、甚至包括科技,业务管理分别接受中心支行会计财务科、营业部、事后监督中心、国库科、科技科五家指导,由于具体工作布置和管理“政出多门”,县支行国库会计科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首先是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制约措施。银行会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会计风险具有隐蔽性、持续时间长、危害大的特点。为确保会计核算操作的合法性、规范性,必须从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入手,狠抓会计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规范操作程序和会计行为。对现有不合理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补充、修订,使之更严密、更完善,通过建章立制,使内控制度的触角延伸到会计核算的每一个角落,使每项业务的开展作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堵塞漏洞。

其次是明确责任,奖罚分明。要对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会计岗位责任制作出明确规定,把会计制度、任务和工作职责具体分解到会计部门的各个柜组和岗位,落实到具体经办人员;对主管行长、会计主管、复核员、经办员的责任应做出具体的规定,使各级人员各司其职;对那些有悖于内控要求的人和事要认真检查,严肃处理,绝不能姑息迁就,努力做到查一儆百,令行禁止。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制度为标准,以事实为依据,甄别是非,分清主次,界定责任;同时,要对一切破坏内部控制运行的违纪违规者,不管是谁,要一视同仁,以维护内控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再次是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解决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人员配置不合理、会计监督不到位、会计人员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等问题,只靠健全内控制度难以奏效,必须从改革会计管理体制人手,打破会计工作分级管理的体制,实行会计核算集中管理。

最后要加强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素质。针对新业务发展需要加强现有会计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的技能,使之尽快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自觉按照各项制度的要求履行职责;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增强法律意识、纪律意识,提高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的自觉性。

会计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中央银行会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给中央银行会计工作的职能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是中央银行会计部门要从自身单纯的内部核算向会计监管的深层次方向发展,要树立全新的会计监管理念和思想。强化基层中央银行会计监管职能,对于保障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机构财产和资金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基层中央银行会计监管中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银行会计监管工作的正常进行。

1、基层人民银行会计监管制度不完善,会计监管机制没有真正建立。会计监管是中央银行会计部门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受重核算,轻监管的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会计管理机制没有跟上会计工作发展的步伐和要求,造成会计监管约束机制不完善,会计监管的任务,目标和制度不明确,没有一个独立的会计监管机构,监管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各项会计管理法规不健全,监管的对象、范围、权限以及标准缺乏科学、系统的制度规定。会计监管的操作性规程、日常性的检查、非现场监管以及各项监管报告制度没有真正完善地建立起来,从而会计监管往往流于形式。

2、金融机构会计科目与会计报表编制方法不统一,给中央银行会计监管工作造成一定难度。会计科目是各家银行信息来源的主要反映,是其业务活动根据资金性质、核算内容等来进行分类的,然而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会计科目编制规定,各银行机构中同一科目在不同的金融机构报表中代表的科目代号不一样。而同一科目代号,在不同的机构中代表的资金性质也不同。另外各家银行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也不统一,有的是按科目大小号排列,有的是按资金性质来进行分类编制,这样就给中央银行会计监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3、基层人民银行会计监管缺乏应有的力度。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监管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往往只是应付上级行布置的检查任务而已,检查的次数少,缺乏力度,没有真正起到监管的作用,而且在实际工作中,缺少会计监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由于会计监管没有统一的监管措施和方法,使一些银行长期存在的会计违规违纪现象,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从而失去了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的应有作用。

4、基层人民银行会计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方式和手段落后,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监督管理的目标和职责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性规定,也没有一个适应不同层次的规范化会计监管内容,/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基层央行的会计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无从下手,没有明确的目标。另外基层中央银行的会计监管方式和手段比较落后,大部分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没有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会计信息采集的电子化应用程序,极大地影响了会计监管的效果。

5、基层人民银行会计监管人员少,素质低,不适应监管工作的需要。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人员不仅要负责本系统内会计的检查工作,还要对辖内金融机构进行各项会计监管、结算管理,同时还要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量相当大,常常是顾了这里,顾不上那里,真正用在会计监管的力量明显不足,其人员少的情况相当突出。再加上会计人员流动性小,学习培训时间几乎没有,普遍存在人员素质低,文化结构层次不合理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会计监管工作的效果发挥。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对会计监管工作的重视。各级领导要加强对会计监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既要保证会计核算质量,又要履行好会计监管职能,真正树立身兼两职的观念,把会计监管工作纳入支行监管总体目标中。强化会计监管是对金融机构会计管理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水平,依法执行金融、会计法规,规范金融机构会计业务操作,实现会计部门由单纯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的转变。

2、统一金融机构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统一的会计科目有利于中央银行会计监管和信息的提取收集,也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因此要设置一套基本能反映会计科目各项要素、内容的会计科目,以达到科目代号统一、科目名称统一、核算内容统一,既方便了会计核算,也方便了监管信息的提取,为会计监管的非现场收集、整理和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3、强化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的规章制度建设,统一会计监管标准。当前要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管的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和颁布有关会计监管的各类制度和法规,明确各金融机构所享有的权利,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做到中央银行的会计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现行的《会计法》、《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为基础,加强现行法规、法律的监管执法力度,充分体现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的效果。

4、提高基层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的科技手段,实现会计监管的科学化。基层人民银行在实施会计监管时,要积极拓宽监管思路,大胆创新,要将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监管工作中,提高监管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加强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系统建设,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研制开发统一的、科学规范的会计监管软件,以改善现行的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的手段和方式,提高中央银行会计监管水平,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5、加强会计监管队伍的建设,提高会计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人员的新业务、新知识、新法规的学习培训力度,要把队伍培训和人员素质的提高纳入会计监管工作中,长期来抓。要认识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它关系制约着会计监管职能的进一步发挥,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岗位培训,要定期组织到金融机构进行学习,以提高中央银行会计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继承和发扬“三铁”精神,提倡爱岗敬业,团结奉献,勤学好练,务求实效的良好工作作风。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即是会计行业在规范会计人员的日常职业活动的准则,对会计职业具有严格的规范性,能有效的调节会计职业道德所引起的各项经济活动关系,在会计行业充当着监督者的作用,在会计行业规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会计行业领域的整个过称包括会计处理、会计行为、会计工作、会计经济利益等各要素都有少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引导和贯穿,是评价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及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制约手段,关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工作处理的合法性。

所以,为维持企业的正常经济秩序,会计人员必须要严格规范自我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杜绝违法乱纪的账务操作等不良现象产生。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失范问题严重,急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改正完善。

会计从业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弄虚作假,甚至存在违规、违法行为,这不仅给社会和利益相关者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产生了不正当利益。目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人员总体职业道德意识浅薄。目前,我国对会计人员的个人道德素质的考评要求不严格,仅仅通过理论测评考试来衡量会计人员的个人从业水平,忽略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严格把关,使得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普遍偏低。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偏低,学习意识薄弱,在行业不良影响下,拉低了整个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

企业领导在聘任会计人员是大多偏重经验,对会计人员的学历要求不高,现在在职的、担任要职的会计人员大多是大中专以下学历,专业的会计能力都不能达到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业水平的要求,在职业道德方面,更是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行业素质水平的需求。

2.财会业务水平偏低。目前,会计行业从业人员总体财会业务水平偏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欠缺、工作能力不强、会计独立性差、缺乏创新,容易对企业管理与决策造成误导。考虑到会计人员总体学历偏低,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较落后、结构老化、缺乏职业判断能力。有的会计人员平时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自我感觉良好,在企业工作为了混工作经验,不重视会计知识积累和继续教育,此类会计人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业务能力必然低下,对会计信息的判断、评估必然产生较大偏差,导致会计信息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

3.会计人员不熟知法律法规。很多会计人员由于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大都是通过社会培训机构报考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师证,很多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片面看中会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不重视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知识的考核,变相的要求会计人员为公司利益服务。这些问题就导致了会计人员法律法规知识的匮乏,在实际工作中即使违反了“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也浑然不知,所以会计人员的工作规范性、合法性难以得到保障,出现弄虚作假、审计失真等现象。

4.会计人员职业原则意识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会计人员自身就具有较低的职业道德素质,其本身就认可和同意在工作处理中采用虚假手段制造虚假财务信息,混淆视听,以此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缺乏正确的思想意识,加之没有正确的职业道德加以引导,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会计行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许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强,但迫于工作压力,企业领导的施压等多种外部因素导致其背离职业道德原则。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了不合法不合理的会计处理行为,长期处于该环境下工作,严重偏离了会计人员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意志力较弱的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道德严重失范的状况下,欣然接受了目前的会计处理原则,放弃自身职业原则,对此,他们将获取更多的好处,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在工作中不讲诚信,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甚至不讲原则,没有底线。

1.企业负责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我国是法制国家,企业、公民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法律的约束,会计行业、会计工作同样应该遵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很难及时查处企业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很多企业负责人包庇甚至指使会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的劳动收入来源于企业营业收入,企业作为最大的经济利益授予者,在很大程度上对会计人员具有约束和限制作用。会计工作本身就是隶属于企业,没有相应的独立地位,没有单独的决策权和行使权,在实际的经济利害关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所以,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企业领导层的影响。

2.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影响。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会计这一行业对人员的需求处于饱和状态,加之,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不高,行业的道德素质水平处于良莠不齐的状态。许多企业对会计认识不足,偏向于聘用工资要求低,经验多的会计人员,大多忽略了会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社会对会计人员存在普遍的偏见下,严重影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意识。不良的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利于解决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失范问题。

3.会计人员的自我学习意识差。会计人员除了参加理论考试参加日常的学习外,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许多会计人员处于在职状态,忙碌的工作已占据大量时间,在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方面所用时间极少。除此之外,许多会计人员的自我学习意识差,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导致在长期的工作中,没有新的知识加以充实,表现出思想落后,职业道德素质偏低,专业技能跟不上经济发展要求等现象尤为突出。因此,会计人员应积极主动学习,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培专业技能训、进修等途径,不断提升会计专业技能、改善整合会计知识结构,改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低的现状。

4.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会计人员通过审计、收集会计信息等工作为企业负责人及投资者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但是在现实会计工作中,监督制约机构很难对会计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只能对会计信息、财务报表等进行审查,而对会计工作过程的真实性、独立性无从考究。会计人员的工作多多少少会受到企业负责人的干预,所以不健全的会计监督制约机制难以保障会计成果的真实性、独立性。

1.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首先应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我国政府不能只关注会计行业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效果,还应为会计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改变企业对会计人员的消极看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再次,会计人员要树立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除了专业理论的学习外,还应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学习,多学习外国先进的会计理念,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除此之外,企业在录用会计人员时应提高准入门槛,不能仅局限于工作经验,还应考核其接受教育程度,综合考评会计人员,优先录用职业道德素质高的优秀会计人员,从根本上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

2.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要重塑会计职业道德素质首先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力度,加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考核,要求会计人员认真做好职业规划,将职业道德作为重点规划方向。在此基础上应具备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很多情况下,会计行业缺乏一个标准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这对于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约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造成了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一旦健全,就能促使会计人员约束自己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就会提高专注度,并提高会计业务水平、保证会计信息和审计结构的真实性。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偏低,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会计人员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程度不够的影响,因此,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就应该在会计教育培训过程中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同时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会计人员合规、合法的进行会计工作,在弄虚作假的.时候可以权衡利害关系。同时,配合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人员会计工作的随意性和利益驱使,完善职业道德自律机构可以从根本上约束会计工作,使得会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只有会计人员自愿、自觉的遵守职业道德,他们从事的会计工作才具有真实性,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的数据分析。

和制度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企业基本上都是通过制定企业制度来约束、管理员工的行为和工作,制度管理对员工很受用,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比如工资、待遇、升职等。那么企业和监督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完善奖惩制度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履行度,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通过不定期的对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同时要适当的加重表彰和处罚的力度,这样就可以从实质上鼓励会计人员自愿遵守职业道德,放弃违背职业道德的消极工作思想,因为会计人员往往会为了获取金钱利益在工作中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加大了奖励和处罚力度就可以极大的打消会计人员的侥幸心理。另外,建议对会计人员的升职、更好职称的评定与会计人员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奖励与处罚相关联,对多次获得奖励的会计人员进行制度优待、政策优待。这样就相当于断了会计人员违规违法操作的后路,自然会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五、总结。

企业会计信息和审计结果的真实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越高,在处理会计工作和参加审计分析的信息结果的真实性越高,所以面对目前我国严重的会计职业道德失范问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从自我身边做起,杜绝不良的会计信息,重塑良好的会计形象,为我国会计行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紧跟国际会计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安为光。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j].会计师,2012,(17)。

[2]赵代军。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j].中外企业家,2013.

[3]杨久娇。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分析及诚信建设构想[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2)。

[4]韩传模,郝景昭。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j].会计研究,2002,5.

[5]杨基炫。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行业诚信道德[j].会计文苑,2002.

[6]王美萍。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5):68~99.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会计调研报告

20__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规范了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重要会计事项,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具体,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已基本接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银行业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人行镇江中支对全市上市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深刻剖析了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与原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准则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以及收入、费用的确认条件和计量行为,在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同时,引入公允价值属性;新增了“金融工具确认及计量”、“套期保值”、“金融资产转移”等会计准则,更加规范了减值计提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行为,填补了我国会计标准在这些业务领域的空白,进一步加快了我国银行业会计的国际化步伐。

1.对金融工具的影响。

1.1金融资产与负债分类的变化。

随着金融创新程度的加快和衍生工具的发展,金融工具长短期的界限变得模糊,所以从流动性分类划分,无法真正反映出资产和负债的本质属性。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投资和负债采取长、短期分类核算的方法,而是按金融工具属性对金融资产和负债重新进行分类。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4类: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则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类。

1.2金融资产与负债确认和计量方法的变化。

原会计制度规定银行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而新会计准则中则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明确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使银行的资产和投资价格更接近市场价值,更能真实反应一定时期银行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1.3衍生金融工具及套期业务的处理。

新会计准则明确要求银行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同时要求在会计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价值,以便及时反映交易的盈亏状况。对于套期业务,新会计准则要求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消结果计入当期损益。

1.4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的规定作了较大的调整,改变了贷款按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的做法,要求按现金流折现法计提减值准备,即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该金融资产实际利率折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负差额进行计提。这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对减值准备计提额的影响,从而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更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使得银行更准确地把握金融资产减值可能造成的损失。银行非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银行无法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其利润将更为真实。

1.5金融工具披露的深度和广度发生变化。

新准则既要求披露金融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又要披露金融资产负债的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确认条件,特别是在金融管理的信息披露方面,不仅要求披露金融工具管理的目标和政策、风险控制流程、工具分析过程及其估值模型,而且金融工具对资产负债的影响和结果均作出了相应要求。

2.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的影响。

按照新会计准则,要对关联方企业进行披露,关联方主要是股东,关联方交易类型主要是向股东发放贷款,如江苏银行镇江分行,20__年4月末向股东发放贷款8.23亿元,银监局对关联方交易有严格要求,但在会计报告中披露未作出强制性要求,新准则实施后强制要求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新金融会计准则中对金融工具分类及分类标准的改变,衍生工具纳入资产负债表内核算,一方面大大丰富了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对于风险的表现更加全面;同时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主要计量属性,风险的变动及时反映到当期损益表中,对银行的资本机构净利润、净资产、资本充足率等关键指标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易受利率和汇率等价格指标的影响,由于历史原因加之我国银行机构对规避这类风险相对经验不足,必然会加剧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波动。

1、经营效益的不稳定性增大。

实施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引起财务报表状况的较大起伏,将给银行的损益确认标准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最显著的是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变化要直接计入损益,金融资产价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变化幅度以及变化方向都难以确定,而且变动频率将导致财务状况以及盈利能力的频繁波动。

2、公允价值的测算难度。

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获取方式做出了规定。首先,不同类别资产的公允价值获取方式不尽相同,对那些没有活跃公开市场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相关人员的专业判断或委托评估公司评估,这种判断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留下了操纵当期利润的一道关口,因此如何合理设计公允价值的获取方式,并确保公允价值的准确性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其次,由于获取公允价值要涉及银行的信贷管理、金融市场、国际业务、个人金融、财务会计等多个部门,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对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和整体协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在贷款、债券资产等业务核算中要频繁使用实际利率法。对于固定利率的贷款和债券资产的实际利率的计算,即固定利息收入与金融资产以及相关手续费之和的比值,需要具体核算在每笔贷款中所支付的相关手续费,这是难以精确计量的。对于浮动利率的贷款和债券资产,其实际利率的计算要基于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如何确保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也是一个难点。同时,实际利率的不断变化也会增加银行损益的波动性,可能会削弱银行披露的会计盈余的稳定性。

4、资本充足率管理的难度加大。

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增加了风险资产,导致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加权风险资产发生变动,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加剧了附属资本的变动,按可收回金额现值与账面值的差额提取减值准备后,导致损益的波动,从而影响附属资本。这些变化将增加银行资本的波动性,使上市银行资本管理面临新的课题。

5、核算及管理系统的更新开发。

应用新会计准则并不是简单的会计政策的转换,特别是银行机构,在会计核算方面,如新准则要求商业银行推进统账制(外币业务发生时直接以本币记账,月末再对每个账户进行估值)、大量“现值”的引入,以及新口径信息报告等,要求商业银行对现行的会计核算系统、各种业务交易系统及内部管理等电子化进行改造或开发;在管理方面最为关键的是把新准则的精神和实质“植根”于银行自身的核算及管理体系中,让整个核算流程及管理体系符合新准则要求,而且能够把这些信息用来管理资本、风险和业务,做到“管理流程层面”和“会计账目层面”的切换真正与新会计准则对接。

6、与税务政策存在诸多差异。

目前,税务监管当局尚没有明确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纳税处理,特别是企业所得税中诸多情况,商业银行出于纳税考虑,不敢轻易将原来的核算方法完全摒弃。但同一套会计核算系统又不可能同时支持两个差异很大的法规制度,即使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做纳税调整处理,也将非常复杂。以固定资产折旧调整为例,税法规定残值率为5%,而新会计准则未规定残值率,两者折旧年限规定也不同,带来长期大量的纳税调整计算,工作量巨大;又如,新准则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改进了成本核算项目和方法,要求企业考虑预计环境恢复等资产弃置费用等,将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引入会计系统,以更为科学、全面地反映成本信息,但税法中未明确此类成本费用能否在税前扣除;再如,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后,因某时点上资产公允价值上升或下降,导致企业在损益项目上列示收益或损失,此类收益或损失如何在税收上进行调整等。

7、统计口径的差异。

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商业银行按期限对金融资产及负债分类,如存款分为活、定期存款,有价单证投资划分为“短期投资”、“中长期投资”两大类,贷款则先划分为自营贷款、委托贷款核算,再将自营贷款划分为短期及中长期贷款进行核算,这基本与金融统计指标相一致。在新准则实施之后,将改变金融资产负债传统按期限的分类方式,而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到期类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贷款及应收账款;将金融负债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且资产与负债的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资产负债分类方式的改变能使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更为全面、风险判断更为有效,但商业银行统计部门难以将现行金融统计指标与调整后资产负债进行简单的划分和对照,需要重新建立一套与新会计准则相适应的金融统计指标。此外,新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引入及资产负债范围的扩大(将衍生工具隐含的各种权利和合同义务确认为金融资产或负债,已经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以及其他不能满足终止条件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纳入表内核算),也给金融统计部门带来数据难以估量的困难。

8、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变化将增大。

当前上市银行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诸如信息披露标准不尽统一,形式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全面,频度不够及时等突出问题。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列示和披露作了详细的规定,信息披露将更加统一、严格、规范和透明。突出表现:一是强调信息披露的全面性。要求银行应当披露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二是强调对风险的披露。要求银行应当披露与各类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应当披露所面临的各类市场风险的风险价值或敏感性分析及其选用的主要参数与假设。

9、人员素质的提升压力。

由于金融资产、负债分类标准和核算要求的改变,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和应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收益,银行会计人员所熟悉的会计理念和核算要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人员既需要对知识进行全面更新,又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有效解决新准则体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镇江市各上市银行为落实《企业会计准则(20__年版)》,均做了大量的业务培训和系统转换工作,并制订了相应的制度措施,分步逐层推进。新会计准则执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从形式上看:在分步推进实施的机构,目前在总行层面实现了报表披露与新会计准则的对接,但在分支行则仍然沿用旧有的标准。我市除江苏银行外,各上市银行报表转换均集中在分行及总行层面。基本路径是由各分支行负责信息采集填报,省级行负责对信息采集表的汇总、审核和加工,编制调整分录,生成转换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附注,然后提供给总行转换合并报表所需信息资料,由总行统一实现转换。虽然由其总行统一披露的会计报表达到了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但各分支行对本单位的数据调整结果并不知晓。在一次性实施转换的机构,其各类会计报告从总行到各分支行均实现了对接,但存在以下几类问题。如我市江苏银行按照总行的工作布置,于20__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准则,在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做好系统转换及科目拆分和调整工作后,于20__年3月22日起使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科目,其各类业务报表体系立即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新会计准则科目设置不能完全满足全科目金融统计要求,主要涉及到存款类明细指标有:活期存款明细:如0698工业存款、0701商业存款、0706建筑企业存款、0712农业存款、0713城镇集体企业存款、0714乡镇企业存款、0715三资企业存款、0716私营企业及个体户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明细中0737个人银行卡活期存款、1307储蓄账户存款、1308银行卡外个人结算账户存款等,这些存款类指标数据无法从系统中采集,目前这些指标的数据只能匡估上报。二是江苏银行各分行新系统不是同时上线,而是分批上线,这样一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二来影响与历史数据的可比性。而且在同一个统计区域,不同格式、不同计量方法的会计指标数据无法归并,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经济金融情况。

2、从内容上看:由于新准则引进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等理念,会计计量基础有重大变更,但目前各金融机构执行尚不到位。如:贷款业务,根据新准则,贷款应按摊余成本进行计量,并以此为基础按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当贷款发生减值时,应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贷款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当前各银行对贷款本金与利息收入的计量,考虑到一是按新准则计算的贷款利息收入与按现行制度确认的利息收入差异较小,二是目前境内行营业税仍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应收未收利息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__]182号),该通知与新准则的规定差异较大,若按照新准则在账面上确认利息收入,需要对账面利息收入做大量调整后才能作为营业税纳税基数,并可能面临向税务局的大量解释工作,因此,为便于操作,账面仍按照现行核算制度,区分应计、非应计贷款分别核算,其结果与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利息收入的差异,在总行报表层面统一调整。存款业务,根据新准则,存款应按摊余成本进行计量,并以此为基础按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支出。各行鉴于按新准则计算的存款利息支出与按现行制度确认的利息支出差异较小,对存款业务的核算制度暂不作调整。

3、从执行力看:由于新准则要求。

企业管理层从叙做某项交易的主观动机出发,根据持有某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意图、能力等因素对其分类,并对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分别采用公允价值或按照摊余成本计量。这就意味着,在对经济事项所涉及的金融资产或负债进行确认、计量时,将进一步加大管理层认定的比重。因此大部分的确认、计量集中在各商业银行的总行,基层行对此既不需要了解也无法了解。据调查,我市各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对新准则的实施仅在报表转换操作的层面有所了解,对于深层次的背景和依据则一知半解。

1、注重经营理念的转变。

一是要充分理解新准则中所阐述的关于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概念的含义,进而理解这些概念中蕴涵的科学管理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运用到日常运营、流程改革和系统改造中。二是不断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实现商业银行战略转型。通过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等新业务的方式提高盈利水平,做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相统一,从根本上提高银行业务发展质量、增收创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2、明确部门分工,加强部门协调。

实施新准则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多,信息涉及的业务面也非常广,大部分信息需要业务部门提供,因此,新准则的执行需要所有员工、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对历史信息进行采集整理,重新梳理现有的业务管理模式,操作流程,将新准则的要求融入日常业务管理工作中。

3、构建公允价值的计价模型系统。

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商业银行需做到:使用公允价值法时,能够实现与其风险管理框架以及董事会批准的整体风险承受力相一致的风险管理目标;采用适当的估价方法,金融工具能以可靠的公允价值计价;定期披露涉及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非财务性信息等。而要做到这些,商业银行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和升级。首先,要按照持有的目的区分金融资产,对金融资产的价值按市场波动情况实行动态评估、管理和考核。其次,要按照新准则的要求改造现有的财务会计系统,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管理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满足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此外,还应引入衍生金融工具新的处理方法;对公允价值的来源进行甄别,对现有核算系统进行改造;增加投资,改进内部系统和程序,使其能实现对复杂金融工具的估值和处理。

4、建立健全保证新准则体系贯彻实施的配套制度。

一是建立新的会计核算制度。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难以适应新准则中所要求的金融资产、负债分类方法,银行业应坚持审慎的会计原则,规范会计核算,从制度上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迎接新准则带来的挑战。二是建立与新准则相适应的综合统计制度。目前我国处于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交替阶段,资产的分类与计量均有所不同,首先应针对不同机构实行分类推进,其次立足新准则,扩充原指标体系内容,建立一整套的金融业综合统计指标体系。

5、注意与其他监管要求的协调和配合。

财务数据是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监管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同时,还必须同时考虑财政部相关财务政策及银监会、人民银行相关监管政策的要求。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了变革性的调整,在实施准备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和其他监管要求的协调。

6、做好全方位培训工作,提升银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新会计准则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的技术和方式,并从规则导向转向原则导向,提供了多种估值方法的选择,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对于习惯于传统记账模式下的财会人员提出了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应尽快完成在职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从全局性、总体思路上和具体业务问题上进行培训,在不同层面上展开,对内部不同的部门、不同分工的人员进行有侧重的培训;积极开展同业沟通和交流学习活动,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研究,研讨实施新会计准则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取长补短,贯彻执行好新《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调研报告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为理财目标,属于企业财务管理预期实现的结果。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财务管理目标更是对财务活动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进行检验,并且决定财务管理方向。文章旨在分析现有财务管理目标的类型及特点,并且阐明相关影响因素,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和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财务管理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必需的途径,合理构建现代理财措施和方法是进行财务管理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其无论在实践或是理论上均有深远意义,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研究,有助于财务管理实践以及完善财务管理结构,为财务管理良性循环以及优化理财行为奠定良好的基础。

1.1利润最大化确定预期投资利润收益后,利用财务管理实现公司利润最高,即利润最大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企业创造的价值便是利润,无论利润如何变化,均代表企业财富的变化。利润也是企业经营的成果表达,可以在财务报表中明确记录,虽然利润最大化是如今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也具有优势之处,但局限性也较为明显。

(4)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想尽一切办法少计成本费用、少提折旧等措施实现目标,久而久之,给企业带来恶劣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受阻,更有甚者还会违背最初的发展战略目标,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

1.2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股东的投资,股东是企业的所有人,一个企业的价值也往往体现在股东的财富。目前,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便是利用有效经营增加股东财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有所限制,即难以丝毫不差地明确企业财务管理情况,且对于非股东关系人的利益重视较小。

1.3每股收益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能够将股东股本和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并且反映出利润和投资额之间的关系,然而每股收益最大化容易忽视风险与利润以及利润发生时间的联系,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短期化”。

1.4每股市价最大化非常情况下,假如难以衡量企业价值,就可选择市场评价的办法。股票价格也能够酌情成为衡量指标之一,并且对企业价值的客观评价予以透明反映。但是,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多种多样,除了必要的企业价值,非经济因素、股票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以及每股股利多少均会对股票的价值造成影响,与此同时,非上市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则不能够采用每股市价最大化的办法。

2.1管理决策因素

2.1.1股利政策。因为股利政策会对企业的资本预算和融资计划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当利用低正常股利、剩余股利、额外股利等股利政策,以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2.1.2风险。决策具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应当重视报酬和风险分量的统筹思考,并且研究分析风险因素以及风险程度,尽可能地控制风险。

2.1.3投资报酬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股东利润财务并非总盈利额的绝对表现,在保证相同风险因素的前提下,股东利润还和投资回报率相关。

2.1.4投资项目。投资项目能够对企业报酬率和企业风险起到决定性作用,反之,企业风险还会对投资项目选择造成影响。

2.1.5资本结构。为了充分体现企业的价值,通常应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并且对商业风险以及未来增长率等进行深入思考,综合这些因素,进而制定最合适的资金结构。

2.2外部环境因素

2.2.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的构成有很多要素,包括市场竞争、利息率变动、通货膨胀、政府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等,其对于企业会造成巨大影响,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生产经营方式,并且利用通货膨胀以及利率波动等因素,优化企业应变能力。

2.2.2金融市场环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金融市场环境是企业投资和经营的重要依据,可以为其财务管理提供有利信息。企业就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筹资和投资活动,并且实现资金长短期的转化。

2.2.3法律环境。市场经济中,社会的各个方面均会和企业理财活动产生经济关联,严格规范法律,能够限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若想确保财务管理目标顺利实现,则必须要遵纪守法,方可正确完成财务管理任务。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了其财务管理的目标方向,因此二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一致性,有效的财务管理目标特征应涵盖以下五个方面:

3.1可控性

通过将整体财务管理目标予以分解,并且下达给各单位、部门,形成若干指标,这是整个管理目标中的重要前提。

3.2层次性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渐趋综合目标体系发展,由此能够细分为具体目标、整体目标以及分部目标,整体目标代表企业财务的发展点和未来,具备主导支配功能,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指导目标,具体、分部目标均是辅助目标,可以对主体目标予以细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具备丰富的方法和内容,因此在其相互管理的影响下实现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层次性。

3.3稳定性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便是对客观规律进行的总结,普遍具有稳定性。

3.4一致性

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是其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前提,并且和经营目标一致。

3.5可操作性

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管理目标的前提,所以要求财务管理目标引导作用充沛,并且结合有关指标,对效率、成绩予以科学考评。一个健康的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具备优良的可操作性。

企业价值往往体现在企业稳定发展前提下的合理经营,其充分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回报与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显著特点是全面思考社会责任以及公司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便是要在增值过程中确保企业相关各方面的利益,并且保证现代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前企业日渐由政府、股东、职工以及债权人等联合构成多边契约关系集合体,如果对部分群体利益目标视而不见,盲目地追求股东人的利益目标,势必会滋生企业和其利益群体之间矛盾的白热化。一个健康的企业价值要对全体企业与其相关者的利益予以维护,并且确保现代企业战略的长久发展,统筹兼顾货币价值的时间性与风险性。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不仅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更是企业财务目标选择的时代需求。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本质便是保持一致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目标,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强化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信誉,进而促进实现经济价值目标。相反,假如实现了经济价值最大化,消耗也会相应减少,可以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提高社会就业率,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稳定。总而言之,选择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一定要在经济和社会的双重作用力下,确保现代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若想有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关键在于企业制度,在明确这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同时,还应当重视以下两方面措施:

5.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5.1.1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为了保证销售、生产的顺利运行,应当将有限的资金予以合理使用、分配。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保证财务统一管理,并且定期开展资金调度会,结合预计市场需求以及客户订单,在保证库存合理的基础上安排原料购进和生产进度。各部门要承包月用款计划,接受统一安排,确保资金到位。

5.1.2盘活存量资产。目前,企业存货资金闲置十分普遍,所以企业不仅要担负着应付款项和贷款,还要存放诸多不用的产品、设备以及材料,资金使用存在严重问题,如何将呆滞资金有效利用是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财务管理部门在准备各项减值的过程中,集中部分时间和销售部门、生产部门予以调查摸底,提出处理挤压、处理物资等审批手续,盘活呆滞资产,提高流动性,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5.2开源节流,提高企业利润

5.2.1销售预测。结合产品售后反馈信息、市场需求调查、去年同期销售状况以及国家有关政策,财务管理人员可以科学制定销售预测,从而为企业的销售指明方向。实行奖励机制,根据企业状况累计提成率,提高企业销售额,确保利润最大化。

5.2.2降低成本。现代企业诸多资金均应用于设备和材料的购进上,所以设备和材料的价格变动将会影响成本预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便是降低采购费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5.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命脉,其管理水平也会对企业的效益造成直接影响,资金相当于企业发展和生存的“血液”,因此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合理统筹十分重要。所以,要求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充分利用自身能力尽可能以最小风险和最低成本筹备最多的资金,财务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新经验和新知识,旨在谋求更多的企业效益。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应当重视资金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管理理念,将资金视为企业的生命,关注资金使用效果,让每一位员工均能够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相关领导者要抓好财务管理,合理利用有限资金,确保资金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卢德爽 张晓东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职业道德

摘要:企业的会计财务人员要牢记遵守法律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不能为了个人暂时的眼前利益而置企业和国家大局而不顾,做出有损国家和人民的行为来。

会计行业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打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会计是一种接受委托代理核算管理业务的责任人即投资者,并对其负责的职业。当前,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特殊时期,不少企业特别是很多大型特大型企业仍然属于国家控制,仍然奉行陈旧的管理理念。这样对于会计财务人员的监督力度不够,容易造成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要判断和评价一位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应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是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此项内容关系到会计行为是否能到达规定的技术要求,是否能到达科学合理的范畴,使得会计业务能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如果此项水平和素养不达标,就会造成财务混乱,阻碍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其次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包括会计人员能遵守会计制度和会计法的规定,实事求是,不做假账,对自己所作的账目和报表认真负责。如果此项要求不达标,即使业务水平再高,也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两方面内容,第二项要求是第一项要求的基础,没有第二项的职业道德做保证,业务水平再高,也是空中楼阁,甚至可能是业务水平越高,对企业的损害越大。

如果会计财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问题,做出的账目失真、混乱,不仅对国家企业和职工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对整个会计财务行业造成的损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造成的是经济利润的损失;而从整个全国会计财务行业来看,造成的则是社会层面的恶劣影响,不但会败坏市场和企业风气,更会削弱我国企业和企业中的会计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竞争力。所以我们企业的会计财务人员要牢记遵守法律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不能为了个人暂时的眼前利益而置企业和国家大局而不顾,做出有损国家和人民的行为来。

到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也取决于人民的基木素质。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人民基本素质的.竞争。而在经济领域,会计人才素质的高低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原有的带有强烈政府意识和行为模式的会计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加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和国情的特殊性,新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管理制度远未建立和运行。以往陈旧落后的会计制度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在会计理念上也需要与世界接轨。作为从业者,不光要从自身是受托管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处理工作,还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要适时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对企业业务经营生产状况及成果进行确认和统计报告,同时也要担负起向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有关的政府部门和社会部门及时准确的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责任。这就要求会计师要始终坚持忠于职守、实事求是的态度,不畏艰难的精神,不向不良风气和非法行政命令低头,要牢记遵守法律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将会计职能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当前的中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深化,迫切的需要我们运用现代企业的经验管理理念,对落后陈旧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国有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现有的国有企业该造成生产经营高效、产权明晰、管理有序的现代企业。而我国的会计制度也要进行改革,以便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会计信息系统论的应用,更是大大的改变了我国会计行业的面貌,此理论认为会计本质是一个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这种观点认为,会计目标是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会计职能是反映(包括分析、预测)和控制(包括计划、监督、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的处理对象是关于价值运动的信息。即认为会计(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是采用一系列程序和方法,处理和控制价值运动信息的完整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论”承认会计的社会性和技术性,但更强调技术性,认为会计在企、出经营管理中只处于参谋或顾问的地位,并不直接履行管理职能。在此问题上,我国业内权威的主要观点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会计本质的认识较为一致。

会计人员责任重大,这不仅表现在会计信息,要向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和政府提供,还要向供销企业、消费者、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集团提供,以便他们能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关心企业的经济活动。比如,企业职工和工会可以根据会计信息了解有关职责和劳动保护政策和结果,维护劳动者权益:消费者可以据此了解企业产品、服务质量、价格和赢利水平等情况,以便做出正确消费决择,保护自身利益:供销企业可以了解企业信誉、产品质品种以及财务状况等信息,以制定自己的供销和信用政策这样,通过信息披露面的扩大,帮助有关利益各方维护各自的利益,同时,也将企业的经营活动约束在合理、合法的轨道之上。

会计社会责任感的加强,还有利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促使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之间的协调一致强调会计的社会责任,是实现政府有效宏观调控的重要保证要求会计人员不仪要正确、合理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微观成果和效益,而要客观、公正地报告其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从而为全面评价企业的业绩和作用打下基础,也可以及时发现和防止一些企业为考虑自己的短期微观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国家的宏观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情况再者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明确会计对各方面的职责和任务。从法律、法规、制度上完善对会计不良行为后果的约束、监督和制裁,真正改变目前会计行业的不良现象和弊端,重塑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形象。

会计调研报告

财务会计工作是农村信用社的基础工作,也是抓好内部管理的根本。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实行县级联社统一法人核算,会计核算质量及会计检查辅导质量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找准切入点,加强农村信用社会计检查辅导质量工作,笔者在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从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看,会计检查辅导工作是加强内部管理的主要形式,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对检查出的问题不仅仅是就事论事,而是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进行纠正,在完善各项业务操作的同时,摸索工作规律。二是会计检查辅导工作具有序时性。会计工作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从凭证的受理、明细核算、综合核算、会计报表、会计分析,必须连续完整,不可间断。检查辅导工作也只有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的连续性出发,才能承上启下,做到有的放矢。三是检查辅导工作具有广泛性。检查辅导工作包括了所有的会计机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信贷等其他方面的业务。四是检查辅导内容具有全面性。检查辅导工作不能单打一,顾此失彼,在全面开展检查过程中,既要看金融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又要看会计出纳基本制度的落实;既要检查财务核算,又要检查资金安全,既要检查单位会计组织机构,又要辅导提高会计出纳人员的素质。上述特点,决定了会计检查辅导工作是提高核算质量,加强内部管理,督促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的关键性工作。

会计检查辅导工作是一项全面而又系统的工作,是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检查辅导工作一定要做到:一是要抓好基层社会计、出纳工作基本管理制度的落实(包括会计人员配备、分工和劳动组合,会出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和措施办法的落实情况等)。二是要促进会出职责。包括主办会计工作日志是否完整、及时地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联行印章、县辖印章的保管使用情况,主任是否按月或不定期对会出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检查,是否有效地促进会出制度的实施。三是发生的业务要定期核对,做到内容全面,内外相符。包括检查存贷款业务的核算、相关帐户的设置、存贷款利息的计算以及帐务处理情况。四是检查出纳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坚持双人管库和双人押运;现金收付操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换人复核;库款的押运手续是否完整合法。五是建立检查反馈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督促基层社限期整改,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六是内部检查与外部检查相结合。会计检查辅导员在检查核对“五无六相符”时既要查内部也要查外部,达到内外相符。七是会计检查辅导工作与等级考核相结合,从而提高会计检查辅导工作的全面性与有效性,促进各项会计业务程序化。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规章制度基本齐备,关键在于贯彻落实上,而会计检查辅导工作就是促进各项制度落实的有效途径。通过上半年对全县农村信用社检查辅导情况看,部分信用社主任或主办会计对会出业务监督不到位,复核制度流于形式,只盖章不复核,会计凭证要素不齐全,往来帐务未按期进行核对,帐簿设置不合规,重空凭证销号不严格,计算机操作员口令不定期更换,串岗操作,支付现金不按规定,不登记票面,不履行审签手续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业务技术方面的,又有思想方面的,而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加强员工爱岗敬业教育,培养员工的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对所辖的会计业务进行全面序时的检查辅导,针对工作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解决。三是根据业务工作的特点,开展好事前、事中、事后检查。如对会计组织、人员配备、岗位责任制的制定,凭证的审核都是属于事前检查监督;对会计出纳业务工作流程的检查属于事中检查;对内控制度的落实,会计报表的真实性,会计档案的管理,内外帐户的核对等,许多会计业务需要进行事后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使会计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

总之,会计检查辅导工作是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作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有效防范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重中之重,不能削弱。

会计调研报告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基础性工作,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强化会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会计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会计电算化为实现这一任务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对深化会计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使会计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使财会人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为更多地参与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也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会计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我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截止今年才普及运用,发展虽然有点缓慢,但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会计人员记账的工作量,是记账方式的一个飞跃变化,是我们单位乃至整个黄河系统会计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然而,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工程、计算机网络的应田,给会计工作的发展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会计人员应充当什么角色?使我们困惑之余也进一步思考。

1.对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软件功能和软件维护的困惑。

目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软件是模拟手工业务处理流程设计的,各单位会计业务处理方式不尽相同,管理上所需会计信息资料也有差异,若程序要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必定存在许多不必要和无效的中间过渡数据文件,这些文件的存在直接影响软件操作程序的简化,而且还会出现所需信息无法满足的情况,这是软件供应商与会计人员之间在业务技术上沟通的差异。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会计人员苦于贫乏的计算机知识,对软件及数据系统的维护均无法达到标准。

2.传统观念与习惯管理方式的困惑。

在手工会计工作中,账务处理方式是平行登记法,总账和明细账是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进行平行登记,总账对整个账簿体系起控制作用,总账和明细账之间是统驭与被统驭、控制与被控制关系。而计算机记账则采用的是集中处理方式,总账和明细账都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的,登账的依据相同,因此,这里的分类账已经不是手工会计意义上的总账和明细账了。在运用会计软件后,很多会计人员认为软件只是将传统的手工记账改为机器记账而已,软件所提供的报表信息并没有比以前多,而且有些报表取数较繁杂,很多人并未尝到使用财务软件的优越性,传统观念及管理方式始终在会计工作程序中起主导作用,会计电算化除了减少会计人员记账结帐的工作量外,并未对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有多大帮助。

3、会计人员知识更新的困惑。

现代信息技术在产业内部搞得非常火爆,但在业外似乎有点出人意料,有关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和专有名词,有些会计人员从来就未听说过,好多英语单词不认识,会计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中应发挥什么作用更是无从谈起,就连许多领域的管理人员也存在同样的困惑,这种对企业信息化保持冷漠的态度,归根到底是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4、会计无纸化及会计信息安全性的困惑。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实施,会计数据信息不再是以活页账、订本账的形式记载,而是以电子会计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存储介质上。因此,会计无纸化产生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和审核确认,电子会计数据安全保护和无纸化的会计系统的审核问题,已经成为会计领域的新课题。电子原始数据的审核和确认,在现有计算机会计环境下,存放在磁盘或光盘上的会计数据可以通过适当的计算机工具修改,并且可以做到不留任何痕迹,确保这些电子数据的安全是无纸化信息系统的关键,会计资料的无纸化对会计信息的安全造成了直接威胁。

1、知识的更新和知识结构改变,使传统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会计电算化业的发展,给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能只是固守传统的会计方法和传统的会计程序,而要不断更新知识,改变知识结构。今后,会计人员执行的任务应侧重于财务预算的`编制,对系统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对子系统进行设计,设计管理决策所用的各种内部报表,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各种信息等等,更好地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中的作用,使会计电算化由会计核算方法的电算化向会计管理电算化的方向发展。

2、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

会计电算化事业关键在人才,只有培养大量既有计算机知识,又有一定会计业务水平的人才,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根据《会计电算化培训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人员进行强化电算化岗位培训,无疑是会计人员初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捷径。通过初级培训,使会计人员掌握一些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操作技能;通过中级培训,使一部分会计人员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的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开发提供业务支持:通过高级培训,使一小部分会计人员能够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

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机构的职能和组成要素都相应发生了变化,但不论电子数据处理机构怎样设置,职能怎样变化,其职能间的牵制措施是会计电算化系统必不可少的,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部门应首先加强对岗位的授权及密匙的管理;其次要加强对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稽核、传递工作的控制:另外,还要坚持岗位轮换制度,加强各岗位各职能间的互相牵制。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资料的保管一般是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其会计档案不仅包括证、账、表,而且还包括会计软件技术文件。因此,要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结合会计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保管、调阅、复制、修改、销毁等制度,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及软件维护等工作环节也要制定相应的保密安全措施,以减少无纸化会计信息带来的困惑。

4、计算机网络化会计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实现网络电算化,在发达国家早已相当普遍,而我国还很落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采用网络来进行财务管理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其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会计电算化系统其实就是一套企业现代管理系统,它涉及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各个领域,具有参与企业管理的功能,如财务分析、资金管理、领导决策、财务监控以及投资预测分析,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因此,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应该熟悉计算机网络会计的一般知识,而且应该懂得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将来成为企业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主人,同时在企业管理层的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会计调研报告

xx市粮食局新会计准则赋予会计职业判断较大的空间,客观上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从更广泛和开放的视角思考会计环境,以面对不断变化、日益增多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

一、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1.树立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在主观上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是会计人员提升职业判断意识并能够正确运用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会计人员必须从过去只需根据会计制度的明确规定作简单的是非判断向职业判断迈进。更新过去已形成的排斥判断、崇尚统一的传统思维方式,改变处理会计事项时只是按图索骥地照以前的做法或者请示领导遵照执行,缺乏独立职业判断意识的模式。

2.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1)会计人员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如会计理论、会计准则、管理会计、计算机操作及数据库、网络技术等知识,应掌握与会计工作相关的财政、税收、贸易、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这是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继续学习新政策、法规、制度和不断更新知识,独立自学的能力。

(2)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在不断训练、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和相关知识外,还要注重多参与会计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判断、总结,从实践中不断积累从业经验,掌握职业判断的技能和技巧,能够排除干扰、坚持原则,对现实中不断出现的复杂且有不确定的经济业务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能够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求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判断的保证,是衡量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一个标准。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提倡和监督会计人员依法核算、实是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环境和会计对象日益杂,会计人员应在严守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做出职业判断,不断提升职业判断能力。这样,会计人员才能做到从原则上把握问题,从实质上认识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应用

1.坚持诚信原则和遵守职业道德。诚信原则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客观公正地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作出合理合法的判断。会计人员的诚信是经济实体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诚信的会计人员才能客观、真实地进行会计核算,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对正确进行职业判断十分重要。会计人员作为特殊的行业人员,在作出职业判断时,应以遵守职业道德为前提,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依法理财、客观公正,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2.坚持独立原则。独立原则要求会计人员不要盲目依从管理层的意见而放弃应有的职业判断原则,应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借鉴其他单位对同类会计事项的处理,不要把思想限制在过去的判断方法和结果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会计职业判断。

3.坚持合法原则。会计职业判断只能在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判断和选择,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原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精神实质,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4.坚持谨慎原则。要求会计人员的每一次判断都有充足的依据为基础、以免造成判断失误。在出现多个备选方案时,应按谨慎原则,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后选择最优方案。

5.坚持一致性原则。要求职业判断的依据或方法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不同时间出现的相同的经济业务,无论同一个会计人员或不同的会计人员都应运用相同的判断方法。对于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在会计处理方法能上能下,也应遵循一致性原则。

6.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相关制度。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和制度以及行业财务制度、管理会计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及数据库网络技术等知识,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与会计工作有密切关系的财政、税收、金融以及外语等知识是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条件。会计人员不仅要面对实际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作出专业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记录的备选方案。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高度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它是会计人员常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职业判断意识 。

会计调研报告

目前,市共有持证会计人员1179人。从会计人员学历层次看,持证会计人员中,具备中专及以下学历335人,占28.3%,具备大专学历512人,占43.4%,具有大学本科学历328人,占28%,具备研究生学历的只有4人,占0.3%。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看,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的有5人,占0.3%;具有中级会计师职称的有59人,占5%,具有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有709人,占59.7%,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有401人,占35%。会计人员中,在岗注册的会计人员1102人,占持证人员93.4%;不在岗注册的77人,占持证人员6.6%。在新任会计中,最近三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有154人,占持证人员13%。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市在会计人员教育培训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会计人员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保证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知识结构、职业道德等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1、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够合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推进,要全方位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会计人员再也不能局限于单纯的会计核算,而是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预测分析能力、纵横协调能力,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本行,还必须具备网络信息、法律、金融、管理等知识。但从会计队伍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会计人员只了解简单的核算知识,会计工作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会计核算只是服从税法的“税务会计”,不是遵循会计准则的“财务会计”,更谈不上参与分析决策和管理。

2、会计人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职称偏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目前在岗的会计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师傅带徒弟”方式培养起来的,而且许多还是属于“半路出家”,从别的行业转行从事会计工作,这部分人员在就业前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尽管工作后边学边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系统的财会专业知识比较缺欠,会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也不高。

3、许多会计人员不求进取,职业意识不强。许多会计人员不注意加强学习,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在日常工作中默守陈规,业务知识贫乏,对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认真学习和钻研。从每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情况看,许多会计人员把继续教育培训看成是为了应付财政部门从业资格的检查,这样的会计人员既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核算资料,更谈不上为企业理好财当好家。

因此,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特别是重视初涉会计工作的新任人员的岗前培训和会计实务操作培训是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加快会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我们对我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学员、今年新取得上岗证人员和想取得会计上岗证人员进行了初步统计,在取得会计上岗证后准备从事财会工作的占72%,不打算立即从事财会工作的占28%。对于没有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其原因:60%的人考证是为了给自己充电,40%的人是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调查人员中有50%的人从事实际财会工作感觉力不从心。

针对目前,我市会计培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会计事务科走入相关行业群体部门调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会计队伍的规模扩大迅速,岗前培训缺乏。如前所述,仅我市本级,近三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就有154人,占持证人员13%。同时,有相当数量的持证会计人员,虽然从业资格证书已取得,有的甚至已从事会计工作多年,但工作仍觉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会计实务的处理仍显知识底蕴不足,因此有的没有找到合适的财会岗位,有的虽上了岗但只能勉强应付简单的会计事务。可见,潜在的会计岗前培训市场较大,这些人员包括:一是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未上岗的人员,二是轮岗会计人员,三是新任会计,都需要实务技能方面的培训。

2、会计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够强,供给较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培训内容的要求方面,一是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务操作知识培训的人员,占65%,尤其是对一些刚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虽然他们经过了考前培训,但对实务操作经验比较匮乏;二是要求参加外贸企业会计操作培训的人员,占15%,因为随着外贸企业的迅猛发展,在会计实务操作中,要求参加外贸企业会计操作培训;三是急需了解和掌握最新出台的税收法规知识的人员,占20%,以便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前提下,进行税收筹划,合理避税。而目前社会上的各类会计培训主要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前培训、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考前培训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前两者是考前培训,后者,近几年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主要以会计法、新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新企业会计准则内容为主,对提升财会部门负责人、主管会计的业务水平很有帮助,但对相当部分初涉会计工作的人员帮助不大。对于将要上岗或新任会计人员来说,现在的会计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供给不足,他(她)们需要的是“手把手”的会计实务基本操作技能培训。

3、教育培训缺乏约束激励机制。我们的会计培训存在培训是“硬任务”,但培训的各项激励约束机制在目前的会计教育培训工作中并没有真正得以落实,再加上培训考核、评比制度的不完善,自教自学的培训方法,使教与学两方面都没有较大的压力和动力。会计干部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内动力不足。部分干部一天到晚工作生活忙忙碌碌,加班加点,抱怨工作压力大,家庭事务多,没有时间“充电”;一些会计干部认为当前所处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不高,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另一些年龄稍大的干部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学与不学一个样;还有些人平时松松垮垮不学习,考试时手忙脚乱靠作弊;而长期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的机会少,会计业务知识薄弱,想学业务没机会,即使学到知识也没机会实践,时间一长也容易忘记,因而也缺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1、搭建会计人员信息交流平台。随着经济的发展,现机关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由此带来对高素质财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急需高素质的财会人才,而难于寻找;另一方面,社会上大量闲置的会计人员难以求职。因此搭建会计信息平台,构筑会计人才市场,对满足财会人才的需求,挖掘会计人力资源,发挥牵线搭桥的纽带作用,有着重大意义。财政局会计事务科可采用在政府信息网站设立“会计人才教育服务专栏”的形式,建立信息库包括会计人员的基本信息、继续教育、惩罚记录、信息变更记录、就职需求等情况,任何单位都可以随时查询会计人员的信息。有需要会计人员的单位可到服务专栏办理申请,有意谋求会计职位的持证人员经过服务专栏提供个人资料由会计事务科提供培训以及资格认定后,发给合格证书并推荐工作。搭建会计服务专栏网站,便于会计人员与培训机构进行信息沟通。培训机构建立会计信息平台后,可通过举行联谊会、成立协会等活动,使会计人员之间、会计人员与培训机构、会计人员与企业之间加强互动、沟通感情。

2、创新会计培训模式。一是开办网上课堂。“会计人才教育服务专栏”网站开办后,要开发适合会计岗前培训的教学管理软件,建成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网络,并制作一批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地实施教学。还可以选择具备条件的若干市县联网,通过远程教育实施培训,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果。二是实施课堂实践性教学。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工作,用人单位往往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直接上岗承担会计工作,因此,会计培训中必须加强课堂实践性教学。在这次调查中,有70-80%的急需上岗人员希望参加会计实务操作培训。单一的考证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院的求知愿望,因此会计实务实践性教学显得额外重要。课堂实践性教学可以分出纳实务、企业会计实践教学、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税收申报实务、仓库管理实务等,手把手地指导学员建账、日常核算、成本核算、账项调整、期末结帐和年度决算等业务,形成由简单到复杂、单项到综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三是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随着各种财务应用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广泛使用,会计电算化成为代替手工记账的一种新型手段,因此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得的考试科目中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既是必须的又是急需的。使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在专业实务操作能力方面,“既能手工记账,又能适应和使用各种财务应用软件”的目标。

3、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做到施教与需求有机结合。在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做充分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内在需求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分层次组织培训。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参加会计培训的有不少中小企业业主,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也很迫切地要求掌握会计、税收等基本知识,以便于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便于理财增效,有些小企业业主自己还兼任出纳工作。针对中小企业主这个群体,希望掌握会计知识的情况,我们可安排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会计报表的分析和利用,企业管理等的培训;对于新上岗或新轮岗的会计人员,则加强会计、税收、成本等实务操作培训;对于未上岗的会计人员,重点进行课堂实践性和会计电算化教学,通过系统培训使学员一上岗就能胜任基本的会计工作。二是分行业组织培训。不同行业的业务具有其特殊性,培训内容可结合各行业的实际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制造业、商品流通业、建筑施工业、外贸业等,在师资安排上,适用所有行业会计人员的一般性知识,可由培训机构选派教师讲课,体现行业特点的专业知识,培训机构应聘请相关行业中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授课。

4、加强会计培训班的管理。应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社会效益,把每一期培训班都当成一次宣传自我的机会。首先,强化服务意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应强化对会计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一切为了学员”的办学理念,以“诚心、爱心、热心”吸引学员,以细致周到的服务打动会计人员。平时注意把要求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的相关信息登记下来;在学习阶段尽可能地满足学员的需求,为学员创造温暖舒适的学习环境;培训结束后,征求学员对培训的意见。其次,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学方法上改“填鸭”式为启发式,重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实行课本、案例、实务、模拟相互推进的教学方法;最后通过考试取得从业资格证书,使此证书在社会上具有权威性。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优化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贯彻落实《会计法》、发挥会计职能作用的重要手段,会计岗前培训对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尤为重要,对培训机构来说也是谋求发展的一条市场广阔的渠道。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会计职业道德论文字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

(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

1.性质不同: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法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作用范围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会计职业道德则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3.实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主要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又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的主要表现:做假账。造成会计人员做假账的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客观表现为违反《会计法》等,私设帐本,目的是千方百计为逃避财政、税务、审计、外汇、海关等部门的监督,为企业或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从会计人员方面分析,做假账的'成因主要有二:一是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二是会计人员个人自律意识不强,为谋私利挺而走险。从企业及单位方面分析,促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动机有三:一是企业本身的利益所需;二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公司利益的需要;三是监督机制和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四、加强会计道德建设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会计人员道德的内部环境依赖于本单位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其外部环境则要在全社会营造出新的道德价值趋向,并不断赋予鲜明时代的道德特色加以规范。一方面,要大力宣扬敢于“求实讲真”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经验,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二方面,还要使做假账等违纪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的、有力度的惩处,加大违纪违法的机会成本,保证这种惩处远远大于其违纪违法所得的利益。

(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其评价体系。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目的,就要将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固化为会计人员的观念和信念,并对其行为选择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首先要确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其次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其评价方法应包括社会评价方法和自我评价方法两个方面,而社会评价方法又包括社会舆论评价与传统习俗评价两个方面。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不仅受制于外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会计人员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来体现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自律性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社会性和非强制性。比如:第一、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及时判断会计职业道德的状况及所处的阶段,发现会计职业道德演进的新动向;第二、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把职业道德标准作为会计执业的必备条件,严格执业资格验审制度,凡是有做假账行为并依纪依法受到严重处分和刑事处罚的,一律取消其执业资格;第三、建立由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多管齐下的监督机制,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

参考文献:。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2]冯金娣.浅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2。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引言】素质是一种人们先天具有与后天习得的特点和品质的综合。人的素质,是包括人的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和品质的综合体。就会计人员来言,主要是包括了政治思想的素质、职业道德的素质、会计业务的素质、综合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的素质五个方面。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会计人员的素质如果不高,将会导致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不力,以致带来严重后果的事件,这在近几年来已屡见不鲜。因此,会计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怎样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这已经成为会计行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现就这一问题做如下探讨。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会计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一)会计造假。

一些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意识比较薄弱,不能够遵守职业的规范,不能坚持其原则,直接或者间接去参与伪造、篡改、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编造虚假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等,对外则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和经济指标,严重的影响了政府的决策,扰乱了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违法乱纪,牟取私利。

(三)违背执业准则,弄虚作假。

在某些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人员,不能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的准则,对于那些明知有重大的错误和舞弊现象的会计报表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使广大投资者受到了欺骗。但造成以上表现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又有客观上的。从主观上讲,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普遍的偏低,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对遵守职业道德不够重视,缺乏自我的控制的能力;从客观上来看,一是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这一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弄虚作假、偷税漏税、哄骗欺诈和用权谋私等违背诚信的不良现象,导致一部分会计人员的心理失衡,也参与到了弄虚作假的队伍当中。二是执业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法制并不完善,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的具体惩治措施比较缺乏,而对那些坚持原则和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也缺乏些必要的法律保障和鼓励制度,使得一些会计人员受单位领导胁迫,参与的会计造假。

会计在实际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会计人员一定要无条件的遵守《会计法》中所规定的各项制度,这是强制性的,同时要自觉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会计人员要拥有高尚的品德,不仅要努力认真地学习文化知识来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而且要反省自己要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战胜一些错误的观念。一个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反复的进行就能形成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也就会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

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人可能不是会计人员,但是这与会计人员屈从压力和不坚持原则有着很大的关联。消除腐朽,有懒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一定要坚持原则,用《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来指导自身的行为,逐渐形成自身的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竞争的日渐激烈,我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速。会计法律制度建设的任务在“十二五”时期十分艰巨,不仅要进一步完善会计审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等等,还需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来建立新型政府会计的标准体系,需要参考国际会计审计准则制定、争夺在国际标准话语权,需要加快体制的创新,以此来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并“走出去”。在这些工作任务的背后,都透着对一流会计人才队伍强烈的需求,要对会计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尤其是对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会计调研报告

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成功走向社会做准备。

xx年x月x日-xx年x月xx日。

xxxx有限公司。

一、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职业操守。

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很高的素质要求。作为学习了差不多三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从知识上讲,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税法细则,法律知识及攻关经济动态。这样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给企业的生产与流通制定出良好的财务计划,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从道德素质讲,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可接触到大量的共有财产,所以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办事的尺度,首先自己要做到安分守己,其次对于他人的威胁,诱惑,和指使要做到坚决不从。朱镕基同志曾经讲过不。这四个字代表了他对整个会计界提出的要求和寄予的希望。如何挽救道德的缺失,将个人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来,是我们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要努力思考的问题。只有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提高,才能够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只有会计人员全体道德素质提高,会计行业才能够得到更深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才能够发挥得更好。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工作重要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记住一句话叫做事高三级,做人低三分。

三、严谨的工作态度。

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

四、注重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我只能参加财务部门中较为简单的工作,如出纳及帮助会计进行帐目的核对等工作,但是,这帮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现在的企业会计,并且我对会计分录、记帐、会计报表的应用也有了进步的掌握。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实践暴露了我许多知识上的不足,也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补足。

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有一个部分出差错,那么就会牵连到其他的部分,所以会计真的不是简单的算算记记,这是一项十分严谨的管理活动,工作前先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外,我还结交了许多朋友、老师,我们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因为我知道只有和他们深入接触你才会更加了解会计工作的实质、经验、方法。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改掉了很多毛病。知道挣钱的不容易,工作的辛苦,与社会的复杂多变。而为了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实习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专业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因此,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为了顺应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培养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我来到天津一家电子厂企业,为自己创造了一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以检验自己这一年半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也为自己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我的实习单位是xx有限公司。公司计划总占地十三万五千平米,厂房和行政办公区域占地八千一百平方米,高级管理人员及研发人员400人,是一家集科研开发、制造、国内外贸易、代理加工各类数码电子产品于一体的大型外资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大容量光磁盘驱动器及部件、数字放声设备、播放设备、便携式微型计算机等电脑、通讯及数码电子消费品的生产,更专注于高科技术的开发,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我所在的会计部门有四名会计,一名出纳,以及一名主管。这次带我实习的就是一名资深的会计长辈刘静刘姐,刘姐已经有十多年的会计工作经验,对于各方面都十分精通。

进入岗位后,刘姐亲自带着我熟悉自己的岗位,耐心的向我讲解,她告诉我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以及能运用电算化进行简单的操作,帮助她做一些简单的分工。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这也算是对我一年多来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我还需要再进一步的学习。虽然我在单位中只是参加了比较简单的工作,但这正是现在的我所需要的,这些工作不仅让我对课本中的只是有了更深刻形象的理解,也让我找到了我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许多不足。

而通过在工作中与前辈们的交流,也让我有了许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感悟,这些经验不仅会对我以后在会计工作中有所帮助,而且我相信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也会有更加深刻的启发!

首先,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从知识上来讲,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和税法知识以及相关的经济动态;从道德上讲,会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办事尺度,会计是一份非常敏感的职业,要做到安分守己,并且要坚持做到不受他人的诱惑和利用威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其次,会计工作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准确的核对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不仅如此,会计工作人员还要做到细心认真再认真,对每一项记录都要反复核对,对每一个数字都要反复检查,以确保每一笔凭证都没有任何差错,还要工作人员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在实习期间,我也曾整体面对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厌倦,以至于登帐时出了很多错误,幸好弥补的及时,才没有酿成大错,这也让我明白,做会计一点儿也粗心不得,必须用心去做,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认真细心的反复检查,还需要恒心和毅力,这样才会成功的做好一件事情,而当你成功的完成一笔账之后,你会觉得那些努力都没有白费。

最后,作为一名会计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对外要与公众社会和各政府部门搞好关系,要懂得为人处事,同时也要了解相关的礼仪知识,增强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因此,在这次实习中,我不仅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专业实践技能,也明白了很多与人交往的道理,而且现今人际关系是很多大学生踏出社会的一大难题,当然,这也离不开在实践中前辈们传授的宝贵经验,它们对我的帮助也非常的大。这次实习,不仅仅是让我对会计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熟练,而且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来,对会计的整个工作流程有了更详细的认识和掌握,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中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让我学到了宝贵的社会经验,懂得了简单的处理人际关系,总之,这次会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会计调研报告

从5月初开始,我社组成调研组用7天的时间,深入到下属公司、基层供销社就强化会计监督,防止社有资产流失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的印象是:近几年来,随着供销社的“四项改造”不断深入,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资产的质量和运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会计监督力度弱化,致使社有资产在一些企业不同程度被流失。截止20xx年,部分企业与20xx年相比,资产总额减少,资产负责率上升,资产收益率下降。

会计监督力度弱化,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得会计人员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比如,新的《会计法》虽以颁布,但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有些企业领导人只把《会计法》当作一项财经纪律,认为违反了《会计法》根本不算违法,甚至出现了违法行为,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制裁,使得会计监督形同虚设,导致普遍存在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现象。

第二、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比如,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只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对企业领导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比如,有的单位领导人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的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人员做假帐、办理违纪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监督职能,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比如,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有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而且有的还是无证上岗。有的会计人员监督意识和原则性不强,法制观点淡薄,自我管制能力差,使会计工作处于被动。

综合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在供销社企业改革、改制后,强化会计监督尤为重要。其监督力度的大小与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有着直接联系。供销社企业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发展,供销社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发展的本质特征就是资产保值增值,社有资产不能保值增值就谈不上发展。因此,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不仅是供销社企业发展的目标,而且是做好会计监督工作的方向,也就是说,只有强化会计监督,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才有内在动力。为此,对如何强化会计监督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明确各自在贯彻实施《会计法》中的责任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会计法》和各项财务制度,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重新认识会计监督职能。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管家,原有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但要保留,而且要加强,切实把监督职能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一是会计监督应遵循以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不断优化资产、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强化内部宏观调控,搞好监督约束,规范企业行为,促进供销社企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二是会计监督要有一整套办法,讲究科学规范,既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财会监管制度,最大限度消除企业管理中的随意性,更要敢于动真碰硬,狠抓制度的落实到位;三是会计监督要以建立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以资本管理为联接点,要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的简单管理方法,以经济手段创新管理模式,善于运用资本运营、资产经营等手段配置资源,运用财务杠杆强化会计监督;四是会计监督要切实做好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的社有资产的监管。对企业资产的处置,如出售、转让要实行“阳光交易”,防止暗箱操作;对重大的对外投资要统一决策,不能个人说了算,特别要防止盲目投资,同时要积极清理收回旧欠,盘活资产存量,走内涵型发展道路,确保社有资产有序运营,不断创造新效益。

一要正确处理会计监督与服务关系。会计监督的最终目的是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改善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会计监督工作不是为监督而监督,而是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强化监督中搞好服务。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难免出现违纪行为,会计人员在拒绝办理财务手续时应做耐心的解释工作,应讲究会计监督的艺术,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强化监督中搞好服务。

二要正确处理会计监督与会计参与决策的关系。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它是通过提供财务信息给领导参考、决策之用。会计人员当好领导的参谋,一方面要及时向领导提供可靠信息的最优方案,另一方面要参与决策活动。事实证明决策一错,全盘皆错。因此,会计人员应高瞻远瞩,不仅在参与决策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督,而且要对决策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督,这就要求企业领导人以领导者的特殊地位和胆识,为会计人员参与决策创造条件,也要求财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会计监督由单纯的事中、事后监督转移到事前决策、监督上来,这样就能更好的履行会计监督职能。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的关系。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作为会计工作的两大基本职能,共同为实现同一目的服务,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会计核算不能为会计监督提供可靠的资料,则监督就会失去依据,因此,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要以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为依据实施会计监督,还要通过对会计核算结果的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追踪会计监督的不足方面,去加强会计监督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要实现会计核算的现代化,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日常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将主要精力用在会计监督上。

总之,企业要把强化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会计监督是多方面、多环节、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是渗透到企业内部各项工作中的价值管理中枢,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需要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需要全体职工的参与,更需要企业领导、会计人员、职工严格遵守国家经济法规、财经制度和企业内部各项财务制度,加强自律意识,规范经济行为,只有这样,供销社企业才会赢得振兴和发展。

会计调研报告

国家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于20__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为配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改革顺利过渡,我们对全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摸底,并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对77个乡镇384个行政村的563名村级会计人员进行了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考试,对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443名村级财务人员颁发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0__年8月,通过对__、__、__、__、__等县的7个乡镇农经站的走访,了解到从20__年起,这7个乡所属村级财务已经全部委托乡农经部门进行核算;其他各村集体经济财务也已经在不同年份全部由乡农经站统一代理、核算。

乡农经站财务岗位基本设置总会计1名、会计1名、电算化维护人员1名(采取电算化核算的乡镇);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到位,移交手续清晰,会计档案管理规范,上岗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以前年度上升,会计账户设置合理,科目使用规范,基本制定和建立了财务制度,能够满足村级财务核算的管理需要。各村彻底杜绝了包包账、箱箱账的现象。村民推举了5-7名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支出通过理财小组审核、签章,各类收支能够及时张榜公布。

各县、乡、村正在依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代理的意见》(农经发〔20__〕4号)文件精神,积极规范乡级农经部门代理记账业务。

电算化软件统一使用由青岛太阳软件公司开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版本的电算化软件,软件基本能满足核算国家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核算的需要。

电算化软件的配备使用,主要在于各县、乡农经部门的重视程度以及县、乡财政的状况。__、__仍在使用手工记账、算账。

通过发放调查表统计,全州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机构目前在岗会计人员249名,持证人员200人,占80.32%,无证人员49名,占19.68%;无证人员主要为村级出纳、报账员。无证人员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山区、荒漠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会计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汉语言基本不懂,更换、变动频繁,仍存在一任村委会班子一任财务人员;会计知识主要靠乡农经部门的财务人员临时现教、现学、现用,有专业学历的会计人员基本没人愿去这种状况的村里工作。

1、村级账务核算不全面,没有核算上级财政部门转移支付到村一级的财政资金。

村级核算,应当全面反映村级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包括村集体收入、“一事一议资金”、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

通过调查,实际情况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个别年度划归村级核算、支付;目前统一由乡财政所负责核算、支付。这种人为分割的核算体制,一是无法满足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审计要求,二是无法体现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对村级的关怀力度。

2、继续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关怀和帮助力度,加大在职教育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调研中,广大会计人员普遍诉求自己专业知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知识不足;在会计电算化核算下,农村难以配备微机专业维护人员、电算化软件维护人员。会计人员只有依靠自己,现有在岗人员存在微机知识、微机维护、电算化软件维护知识的严重缺乏,即渴求扩大知识面,更要求解决现实会计工作当中面临的知识不足而存在的许多棘手的难题。

因此,对农村会计的业务培训,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和农业农经部门主要应侧重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主要以基础知识、会计基础规范、会计电算化规范、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为主。

3、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核算的信息质量。通过调查,大多数核算机构基础工作良好,但个别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急需改进。

__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别是偏远农牧区,主要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村级出纳人员、报账人员长期仍将以当地民族人员为主,从目前的调查来看,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务人员,汉语言文字、语言能力较差,会计业务知识相对不高,在账簿启用、文字书写、科目应用、经济业务活动的账务处理、职业判断方面都明显不足。

被调查的乡镇,村级财务大都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其中4个财务人员素质较高的乡镇,财务制度制定的相对完备;个别乡镇仍存在财务制度简单罗列几个岗位责任制了事,存在支出报销单据粘贴不平整、没有经办人签字、会计人员审核签字、单据分项支出内容、单据份数;账簿使用随意,总账使用活页账本,没有启用单位名称、没加盖启用章;财务主管、会计都没有签字、盖章;会计科目名称使用不规范,存在随意性。比如制度规定科目为“应付福利费”,实际被改为“福利费”,“银行存款”被改为“银行”或“银行存”等;账户余额存在跨年度不结转,账户没有月结、季结、年结;发生记录书写错误,纠错规定可采用“红线法”划一道红线更正,而是直接用“蓝笔”划二道线;凭证装订不符合《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

个别村存在将“一事一议资金”单独开户,单独建账,单独核算,违反了《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调查组当场提出了批评,要求立即更正,并要求县级财政事后进行监督检查。

4、加紧制定和出台《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确保农村经济核算安全、完整。

20__年,农业部发文提出将制定《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要求各级农经管理部门据此建立和规范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但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仍未正式出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的建立只能由会计人员依据其他会计制度和核算要求和经验探索建立。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显而易见。

1、立足当前,规范农村村集体经济会计核算队伍。

当前,农村乡镇正在积极推行“村财乡管村用”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农经部门长期以来一直代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财政所根据改革进度,目前是集中核算乡镇级财务收支。根据实际,建议现阶段我州应采取乡财政所和乡农经站并存,共同完成乡、村财务核算的方式,随着乡镇管理体制的推进,适时提出将农经站划并到财政所集中核算,这样既可减少人员,又可统一管理村级核算。

自从国家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乡农税所(财政所)工作人员从过去的收农牧业税,转为为农村服务,核算转变;这些同志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少数民族比例大,收税是专家、是内行,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是新手,需要重新学习,当前也承担着“乡财县管”的具体会计核算工作。

农经部门长期从事农村财务管理和核算,有一批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财会队伍,一些农经站从1993年就开始为村级财务代理记账;在调研中,这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较高、制度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建议“村财乡管”目前仍由农经部门管理、代理记账;财政部门待条件成熟时将核算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直接拨付给行政村,由农经部门统一核算。

鉴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下一步改革将到乡一级,财政所同志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建议财政所和农经站两个部门目前仍保持现状,待时机成熟再考虑划并事宜为妥。

2、积极从法律方面探索乡级财政、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代理权限。

乡财政所、农经站目前是依据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开展村财账务代理工作的,是遵从改革阶段的行政规定。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中国法制化建设正在步入正轨,村级账务代理机构也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审批和管理。只有通过规范的“代理记账”许可的申请和批准,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三章第十五条之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之规定,通过修订《农业法》、《会计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的相应条款授予乡级核算机构法定代理记账权限,村级账务的核算才能符合法律规范,才能真正体现村民权益,保障代理机构合法运行。

会计调研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公司财务部的xx,主要从事总帐会计工作,非常感谢公司给我这次机会做述职报告,一年来的工作是紧张和忙碌的,但更是充实和快乐的!具体工作包括以下5个方面:

1、负责项目控制表的信息更新、统计各区域应收账款、异常项目、销售人员信用额度统计,每月末及时将各种汇总表发送给主管领导。

5、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各部门的稽查工作。加强和销售人员的配合,发挥自己的优势,多与他们沟通,对存在的问题与他们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努力使公司的利益得到保护。

以上是我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基本达到了总帐会计的职位要求!但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爱岗敬业、更要有职业道德和系统的财务知识。如果有幸能够成为一名会计主管,我将在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真正做领导的好帮手、好参谋:

1、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这需要根据公司具体的业态、规模以及核算形式来定。

2、建立一套会计人员岗职描述,将每个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干到什么程度都给予量化、做好规范。

3、为团体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环境,在干好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力争团队整体升级,因为我深深知道:学无止境!

我希望以这次述职为契机,虚心接受评议意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端正的工作姿态,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及业务素质,争取实现工作中的理想目标!

会计调研报告

会计专业是院校中开设非常普遍的专业之一,由于各行各业、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所以整个社会每年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总量是非常大的。随着我国大专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多和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学历要求逐步提高.本次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调研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会计专业设置情况及人才培养情况。

(一)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会计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对于会计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级会计岗位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普通会计技能的专业人员已开始无法适应快捷的企业发展,而具有“管理型”的会计人才却属于极度紧缺的人才行列。

有关专家说,目前会计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高级人才告急的阶段。出纳、普通会计员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手中拿着国际认可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滚打”过几年的人才却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那么,怎样的会计人才才能算是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真正合市场“胃口”的会计人才大都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凭,有3—5年的“实战”经验,并持有过硬的职业资格证书。但是,本科文凭并不是必需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是走向成功的法宝。但对于工作经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有2~3年工作经验为宜,可见工作经验对于应聘的重要性。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看也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求我们应届学生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我们会做,从凭证的填制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其实这只要通过一定的实习实训是可以做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他们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会考虑招收。大多企业认为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企业认为现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乏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实务经验、职业规化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及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事实说明,应届毕业生尽管在开始时在应聘会计、审计等岗位时有一些弱势,但发展的机会客观存在,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从基本的核算工作干起,摆正心态,准确定位,工作几年后自己不就是人才市中最具竞争力的群体了,毕竟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二)会计人才需求结构中,中高级会计人才稀缺。

新增企业数是越来越多,国家的总体投资规模是越来越大,可是各媒体招聘会计人员的数量就这么几个?其实深入观察不难发现,初级会计人员太多了,连年饱和。数据统计表明,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比中高级职称及其他高证书的人数多。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会计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再加上一般会计人员企业一般通过内部员工推荐,所以人才市招聘的数量就更少了。中高级会计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会计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会计人才的紧缺就更严重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跨国企业及一些外国企业家纷纷在华设立公司,这就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本土高级财务人才。

(三)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业务素质、能力要求情况。

1.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企业普遍认为财务人员要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摸索,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要熟悉企业的具体实际,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有关规定,并从严要求自己,做到记账、算账、报账手续完备,内容真实,账目清楚,这是最基本的财务工作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

2.广泛的知识面。

企业认为光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只有涉及广泛才可能从账本里解放出来,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会计毕竟只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如经济学、税收、营销、管理、法律等也应相当熟悉。调查中企业一致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懂会计,他实际上不懂会计”,改革开放的中国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会计工作是实践知识的应用,因此,会计人员应是综合性的人才,他需要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及时地吸收反馈,例如金融、证券等知识。

3.掌握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计算机现已广泛地运用到财务系统的账务处理等方面,它将使广大会计人员从单调、繁杂的记、算、报账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经济效率,从而使会计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分析预算、统筹等工作,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差错,其优越性不言而喻。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机应用这一能力。

其次,企业认为财会人才掌握外语知识是我国财会工作与国际财会制度接轨的基础性条件,它可以帮助我国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探讨一些可行性方法,尽早参与国际经济事务。能力要求如下:

(1)较强的实践能力。

财务人员经过实践检验,动手能力差不行。当前,我们财务人员越来越感到对于会计这样一个实用性经济学科,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再从实践中提高理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社会需求量比较大,市场竞争的情况下,相应的,应注重对理论的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更新知识的能力。

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便在于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情况千差万别,自然不可能有一统天下的具体方法,会计工作,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会计的服务对象,核算原则,会计信息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适应这一特点,财务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科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头脑,更新自身思想观念。光靠输血是不够的,还应该具备造血的功能。

(一)会计专业方向分析。

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够就业的行业包括制造业、商业、房地产业、金融银行业、饮食业、酒店宾馆业等归纳这些行业的会计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一是盈利性企业内部核算管理性质的会计工作;二是行政事业单位(非盈利性单位)内部核算管理性质的会计工作;三是盈利性企业对外经营性的会计工作,这主要表现在银行业。由此应该将会计专业分为三个专业方向:企业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银行会计。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绝大部分知识能力被企业会计内容覆盖,技能方面与企业会计没有区别,所以决定去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专门化方向。最近的从财经网和一些相关的报道中了解到,现在社会上很缺乏资产评估方面的人才,由此最后确定,会计专业开设企业会计、银行会计和资产评估师三个方向,其中企业会计针对的岗位重心是小企业会计,银行会计针对的岗位重心是银行柜面出纳,资产评估师重心是大专会计班的考证。

会计专业这三个专门化方向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在会计基本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两者是一致的,但在具体业务上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企业会计主要是内部管理方面的核算,银行会计主要是对外经营业务方面的核算,资产评估师要求执业人员既具有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又具有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这些共同点所需掌握的会计知识和能力将成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依据,而其不同点将成为专门化方向课程的依据。

(二)会计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分析。

在这些岗位群中,有些只适合大专以上学历层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如审计、总账、报表、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能够适合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主要是一些理论知识要求不高、技能操作要求比较熟练的岗位。目前适合学生的会计类岗位主要有:单位出纳员、银行柜面出纳员、会计信息录入员、统计员、工资员、成本核算员、仓库保管员等。

会计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要求,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

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同意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面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为:

1、内涵的变化。由于会计的地位、作用增强和对会计的要。

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2、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

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3、会计工作组织变化。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管理职能建立。

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4、现代新技术的运用。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

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

作,自1985年制定会计法以来,对我国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会计现代化进程。中国会计现代化从本质上讲是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结合的问题。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国会计的优秀成果。

实现中国现代化,首先要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其所在的客观环境制约的,并受管理的对象及要素、手段的影响。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会计观念只有受到时代的、客观条件的冲击而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的观念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实现中国会计现代化,要求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理论现代化其主要功能在于预测和解释,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准确科学地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科学、合符逻辑地预测未来。第三,中国会计的现代化要求会计研究角度的现代化。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参照系统,由过去纵向比较转变为纵向与横向比较,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以及国内与国外的比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工作,并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为实现三个面向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问题,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1999年10月31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明确规定必需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同时,又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给予法律保护,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这些规范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障,必须进一步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完善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在新日制度交替并存情况下,因法制的不尚完善,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会计秩序比较混乱。

条线管理之弱化。法律和制度出于条而行于块,也就是说,出台的法不能说少,著书立学也挺多,但批“作业”的老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块强线弱。

1、执法检查之弹性化。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例如,检查中发现一企业有意透漏税x万元,处理结果:鉴于被查单位态度良好,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免去罚款而补发较少的款数等。

2、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财经政策和财务知识缺乏,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3、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守法和聚财,还要向内部和外部负责。可如今在舆论导向上却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在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

加强经济管理,严格规范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会计在经济工作的作用,加强工作,建议如下:

1、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要继续贯彻各项财务制度和“会计罚”,保证制度和法的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情况,指导和帮助企业执行好新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改革还尚未全面展开,政府部门对会计管理的职能、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管理体制。

2、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向,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规则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宣传、学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会计规则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3、加强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进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效益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信息的竞争。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重点做好以下4项工作;研究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以引导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要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管理,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推动我国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培养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会计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为了拓展业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结算业务上下了一番功夫,各种结算方式不断出台,结算渠道逐步畅通,同时,随之而来的会计结算操作风险日趋增大。从农村信用社在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预防和管理上来看,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会计结算操作风险控制质量明显提高,发案率明显下降,但与具有现代化的国际水平的会计结算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还相差甚远。如何防范和化解结算风险是农村信用社当前和今后管理活动中中一个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内容。因此,树立风险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对策,最大限度地化解结算风险,促使结算业务得以稳健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就如何防范会计结算操作风险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看法。

一是会计结算队伍建设落后。目前,基层农村信用社会计队伍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程度偏低、操作技术落后、人员结构老化、职业道德有待加强的问题。对新的结算业务开展感到无所适从,操作方面容易出差错,或者利用操作上的薄弱环节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进行诈骗。从近几年的发案情况来看,结算部门内部人员作案和与外部人员勾结作案的比较多,这与多年形成的选人、用人标准低、忽视对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很大的关系。

二是会计结算系统存在缺陷。目前,农村信用社会计结算系统普遍存在核算体系过多,功能分散,流程复杂,清算时间较长,核算环节烦琐,实时监督不力、监督手段落后、电子信息化水平低、会计信息反映情况滞后和信息不全等问题。会计职责尚未得到强化,会计业务操作能力差,前后台混岗严重,操作员和复核员一人兼办的现象时有发生,事权划分模糊,出现差错后责任不清。会计监督、检查、监管停留在口头上,各项制度挂在墙上,各种处罚措施浮在表面层次上。会计信息收集和会计分析工作基本是一片空白。

三是会计结算操作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部分操作人员制度观念、法制观念淡薄,突出表现在制度执行方面随意性较大,对会计结算风险认识不足。从近几年案件暴露出来的原因来看,几乎是与违章操作有关,基层信用社在抓管理和业务的同时,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切为了业务,管理为业务让路”的思想。认为一谈风险控制就会牺牲业务拓展,一谈业务拓展就得在某些环节为制度开绿灯。造成乱设科目、乱拉存款、乱*结算,随意受理票据,随意处理会计账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使许多会计控制和业务监督处于失控状态。会计人员遵纪守法观念淡薄,按章操作意识低下,不仅制约了业务发展,影响了会计结算质量,同时也非常容易为犯罪分子所利用。

四是会计结算制度建设和内控手段滞后。尽管在过去的业务经营中基本形成的系统的会计结算操作制度,但由于目前核算流程变革很快,新业务发展迅猛,在制度更新方面已经落后流程更新,此外,一些基层信用社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的习惯做法,其中有许多的做法已经违背了现行的制度,但仍然按老一套的做法去处理各项业务,弱化了制度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有效性,以经验代替制度的做法留下了事故隐患。

会计结算工作是农村信用社业务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操作风险也非常之大。切实提高农村信用社会计结算操作风险意识,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促进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是要强化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意识,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培育全员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文化决定农村信用社经营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行为模式,特别是会计结算领域点多面广,更要把科学的.会计内控管理文化作为基础,领导层在风险管理中起着决策作用,领导者要时刻绷紧“风险管理”这根弦。

二是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规范化操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正确处理业务发展和业务拓展的关系,在没有有效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前提下,任何业务拓展都可能是一条不归路,谈风险控制就牺牲业务拓展或谈业务拓展就忽视风险控制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事实证明,如果只注重业务发展,疏于风险管理,就容易发生各类案件,因此要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风险管理工作。

三是要建立健全的会计结算操作风险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测算的风险信息要及时向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报告,确保风险管理层及时掌握风险管理状况,从而采取多种形式化解结算风险。

在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风险在经济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它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经营活动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农村信用社要防范结算风险,重点加强人员的管理。

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定向培养风险管理人才,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水平,使基层信用社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防范的有效范围内。

二是要加强从业人员的会计基础理论、操作技术、核算知识等教育和培训。采取老师授课、自学、开辟测试中心实地操作辅导、强制训练、业务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把他们的学习成绩与年终考核、绩效挂钩。努力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是要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和优质文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消除思想杂念和隐患动机,自觉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来,自觉抵御风险。

四是操作人员的岗位管理。要通过岗位轮换、强制休假、干部交流、定期考核和不定期稽核等措施,加强监管制约,消除风险隐患,从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农村信用社应要求负责操作风险管理层管理人员、会计主管人员对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中应担负的责任。由于会计主管人员所处的地位与履行的职责关系到结算体系的安全与发展,因此对各级会计主管人员的能力、品行及从业经验进行评估,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按考核业绩和判断能业务控制能力,决定其职位和岗位。

一是要应按照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系统相互制约的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制约。

二是要建立健全的内控会计制度体系,在制订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合理性,严密性,明晰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整章建制使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是要建立会计内控运行监督体系。监督工作对结算操作风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项工作,对各项工作的风险要分门别类,按风险程度大少进行排除,同时对不同的操作人员也要进行排队,对不同的岗位使用不同的人。

一是建立和落实会计检查辅导制度。要合理调配、充实会计管理人员,配备专职会计检查辅导员,充分发挥会计检查辅导的规范、监督和约束作用,要实行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一般辅导与重点帮教相结合,加大检查辅导力度,确保会计检查辅导质量。

二是全面推行会计事后监督制度。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配备会计事后监督人员,采取集中监督或分散监督的形式,对所有网点的业务操作人员实施全面监督。

三是加强稽核检查力度。在全面贯彻落实会计基本制度、内控制度的同时,农村信用社要认真查摆当前制度执行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整改方案全面整改。对违规操作人员要从严从重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会计调研报告

会计舞弊泛指会计活动中的一切非诚信行为,可以细分为员工舞弊与管理舞弊。会计舞弊与舞弊审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反会计舞弊是审计人员的天职。

员工会计舞弊是指企业员工在会计活动中利用非法手段侵占、挪用公司财物的不法行为。从已发生的员工舞弊案件中,出纳舞弊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出纳舞弊的案件中,出纳利用其职务之便挪用公司的货币资金的情况又比较突出,出纳挪用货币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现金的挪用,二是银行存款的挪用。

现金出纳利用自己保管货币资金的便利很容易出现挪用货币资金的情况,所以,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要注意企业的现金日记帐余额是否过大,如果过大就应怀疑出纳是否存在挪用货币资金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一般采取突击盘点现金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审计人员来审计,出纳就会预料到对现金突击盘点,如果他挪用了现金,这时就会想法把挪用的现金补回去,这样,突击盘点也不易发现问题。一种有效的对策就是在审计结束之前第二次突击监盘,俗称杀回马枪。当然,对于那些坚持把漏洞补到审计结束的情况,杀回马枪也是无用的。那么,审计人员就要关注,任没审计的时间段里,现金余额的状况,如果这个时间段现金余额一直较大,而每当审计的时候现金余额就会回落,审计人员仍然应该怀疑出纳在挪用现金。虽然无法查证,建议管理层仍然要加强对现金余额的监管,严格执行库存限额制度。

银行出纳挪用货币资金的情况往往在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如普遍存在由银行出纳负责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情况,为舞弊提供了便利。当审计人员了解到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由出纳自己编制的时候,首先应该怀疑该企业存在出纳舞弊的可能,并对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审查。一种最稳健、最有效的做法是就是对12个月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审计人员重新编制,但我们并不提倡使用这种方法。一种比较简捷且有效的方法是审查每个月的未达账项,对比一下,看看有没有异常的未达帐项,即指同一笔未达账项在调节表中连续出现在两个月以上。出纳挪用了一笔资金,到月底必须形成一笔“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未达帐项,由于无法入账,到了次月,这笔未达账项仍然无法消除,所以依然存在。但如果精明的出纳对挪用资金形成的未达账项每月在编制调节表时进行不断的拆分,就需要审计人员明察核实每笔未达账项的真实性。

管理舞弊是指由管理人员,通过编造虚假数据,提供不真实的会计报表来进行的欺骗活动。管理舞弊集中体现在围绕着企业的“业绩”上做文章,要么虚增费用、少计利润、偷逃税金,要么虚增资产、少计成本费用、虚增利润。在审计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分辨出被审计单位在哪方面“动因”最大,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审查方向正确,才会事半功倍。

(一)虚增成本费用、少计利润、偷逃税金。

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独资企业进行审计的时候,首先应该怀疑企业是否存在有虚增成本费用、少计利润、偷逃税金的行为,而不是相反。一种比较隐蔽的手法就是让生产车间虚开领料单。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方面形成账外资产,一方面由于加大了制造成本,结果减产了收益,最终偷逃了税金。针对这样一种舞弊,常规的审查方法无效。一种比较有效的审计策略就是执行分析性程序,可以直接计算分析企业的销售成本率指标,一般这个指标造假年度会比正常年度高。造成这个指标高的原因是制造成本高,是在产品生产中耗用了比正常多的原材料,所以,应该通过与生产工人交谈,查看个别生产工人的领耗料记录、技术部门的产品单耗技术标准以及生产工人的奖惩记录,进一步收集证据。一般把这些证据收集齐全后向企业管理当局质疑,企业的造假行为就会真相大白。

(二)虚增资产、少计成本费用、施增利润。

凡是存有“业绩”压力的企业,在审计时首先要怀疑是否有虚构业绩的行为。

企业虚构业绩的手法一般是在接近年底时虚开销售发票,到次年再将其冲回,俗话叫“拆东墙,补西墙”。在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始使用以后,这种方法的使用明显受到限制,但并没有绝迹。针对这种舞弊,审计人员应该根据企业的应收账款明细帐,结合经验,判断企业最有可能通过哪儿个应收账款明细帐来虚构销售业务,然后对怀疑的账户审查接近年终赊销的真实性。要追查所有的赊销记录,重点是“运输单”。虚构的销售是不会有运输单的,真正的销售必然有运输记录,而这些是企业很难伪造的。审计人员如果对账户的判断没有错误,那么通过进一步追查有关凭证,被审计单位的造假就难以遁形。此外还有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查看被审计单位年初有没有销售退回。除非被审计单位在被审计年度第一次使用此法,且在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结束之前坚持不冲回虚假的销售。不然,通过对销售退回的审查,一般可以发现企业是否有虚开发票再予以冲回的情况。

企业还可以通过虚增存货来虚增利润,就是通过少转销售成本来虚增存货、虚增利润。针对可能发生的这种舞弊,审计人员一般要先初步审查企业的库存商品明细账、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看看每月产品销售的数量与结转的数量是否相符,再审查结转的单价是否正常。如果企业的产品品种比较多,有效的审计方法是对权数比较大的产品进行较为详细地检查和重新验算,而且要逐月验算,以应对企业低频率的舞弊策略。